西瓜直播平台主播和平台怎么分成(观文一览西瓜直播抽成机制)

西瓜直播平台主播和平台怎么分成(观文一览西瓜直播抽成机制)

导读:青联界所提出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当下网络直播的乱象,如若只针对直播这一范畴进行管控,那么录播是否会成为未成年网络主播的“救命稻草”?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达到4.25亿人,较2017年年末增加294万人,用户使用率为53.0%。在网络直播这片红海里,繁荣背后亦有隐忧。

聚焦直播乱象

网络主播边界尚不确定

针对治理网络直播行业乱象,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国青联提出了建议,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建议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细化监管规定和处罚措施,考虑对未成年人担任网络主播作出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建议文化市场管理部门明确主播准入条件,完善主播资质审核。根据目前网络舆情显示,网友们大都赞同该提议。

2016年,网络直播在多方力量推动下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风口。对于网络主播这一行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在逐步地加以修正。在2016年4月,头部的直播平台早已形成行业管理条例,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乐视、优酷、酷我、映客、花椒等20余家从事网络表演(直播)的主要企业负责人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提出网络直播主播必须实名认证,且明确表示,不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

目前,就目前各个平台的运营注册情况来看,直播门槛各有不同,西瓜视频开通直播权限需要实名制,快手则是需要注册7天以上才能申请直播权限,抖音则是需要达到一定等级才会开放权限。尽管如此,未成年人做网络直播的现象仍然存在。

比如,现年15岁陈玺达在离开时代峰峻之后,在抖音开启直播借此获得部分盈利。这亦是说明若是全国青联这一建议通过,或可将网络主播行业里未成年的网络直播现象进行“一刀切”。

青联界所提出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当下网络直播的乱象,如若只针对直播这一范畴进行管控,那么录播是否会成为未成年网络主播的“救命稻草”?

“一刀切”后

Z世代会止步逐梦网红圈吗?

客观而言,如若只对未成年直播活动进行一刀切,那么意味着未成年人在短视频平台上仍有生存空间。

以短视频博主为例,这类博主是以录播剪辑的形式进行内容分享,从概念上来看,亦是从属于主播范畴。若录播领域不加以管控,在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全面禁止直播后,自主运营自媒体平台的Z世代或许仍能逐梦网红主播圈,短视频内容创作将是Z世代网红化的又一天地。

就以当下正热门的vlog来说,目前也有不少Z世代的学生党通过vlog分享着生活日常,积攒粉丝,甚至有一定的商业合作。

vlog大都是记录生活流水账,在生活化的场景内植入产品,相对于主播一本正经在镜头前案例,更有代入感,植入相对软性,但据一位早期是美食博主逐步转型到vlog博主透露,目前此类普通博主的变现能力似乎还处在低谷期。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未成年人通过早期的vlog内容创作多平台分发,可以沉淀个人初始的流量池。以B站未成年的UP主Elevenisy为例,目前还是一名高三学生的她,已是LV5的深度用户,不到2年的时间积攒了7.1万粉丝,主要在该平台分享日常58支vlog和31篇专栏,内容以业余的学习、生活日常为主,以及部分美妆相关的内容,所有视频包装已经风格化,产出质量稳定。拥有这样的内容沉淀和基础粉丝用户,如若其成年之后,有意往美妆博主或是测评类博主方向发展,甚至加入直播领域,其所沉淀的带货能力势必将成为最好的敲门砖。

当然,在vlog内容领域,也有部分学生党将镜头朝向了校园生活,这是否会对正确的校园秩序造成影响,也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短视频平台对此内容也应加强审查,以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整体来看,受拍摄工作和技巧的限制,学生党所产出的vlog品质良莠不齐,但势必会在竞争激励的互联网环境中优胜劣汰。

故而在【锋芒智库】看来,政策上的一刀切只能在行径和社会效应上有所改变,只能“治标”,“治本”的关键在于要真正客观地认清网络主播这一行业。从准入门槛来看,主播这一新兴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学历、地域等一些硬性条件的要求。

不可忽视的是,直播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依然是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学历仍是起到重要影响的因素。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主播的收入高低与学历的高低成正比,在月收入高于8000元的主播中,本科及研究上以上学历的主播占到了63%。而高学历主播对职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28.6%想成为平台顶尖主播,15.8%想打造个人IP成立工作室;15.7%想成为专业歌手演员。由此可见,表面上无门槛的网络主播,在晋升过程中亦是门槛重重,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势必会在长效竞争当中,学历和见识会成为天然的劣势。

低龄儿童被迫网红化

如果以上这群将要成年的人群是自主选择“网红化”,也有大量低龄儿童正在“被网红”。

在这一群体中,首当其冲的是网红萌娃。

这一类用户大都由父母或监护人运营,运营管控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尤其生产萌娃段子手这一内容领域,孩子们成为那些幕后推手的提线木偶,其中部分内容含有低俗、错误的价值导向。

孩子:“爷爷,你抽烟吗?”

爷爷:“不抽。”

孩子:“爷爷,你喝酒吗?”

爷爷:“不喝。”

孩子:“爷爷,你打牌吗?”

爷爷:“不打。”

孩子:“那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活这么久干啥?”

这一文本被多个用户演绎,但其间所传达的价值本就是扭曲且低俗,对生命价值不尊重,却被传播者和看客津津乐道。

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的调研显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网民中经常观看直播的比例分别达到6.4%、18.3%和20.5%。如若这类内容被三观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所观看,会对该群体的成长造成的不良影响难以想象。

与此同时,尽管目前主流直播平台在监管之下,大都提升了直播年龄准入门槛和相关的平台机制。但目前市面上依然有能够供未成年人直播的平台存在,比如,杭州怪兽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怪兽bobo,根据百科介绍,这是一个融合了儿童才艺展示,兴趣培养,成长关怀,在线教育,品牌合作的多场景亲子直播平台。

但是,在互联网的流量经济大环境之下,这类平台的存在又是否是间接的造童星行为呢?毕竟,在当下短视频是儿童出圈走红的便捷方式。据从事少儿节目海搜工作的业内人士介绍,在综艺节目选角上,也不单单会从学校和培训机构等传统渠道进行寻找,也会投入部分精力到各大短视频平台去海搜,这类孩子的家长大都想孩子出名,配合度高,而且长期的镜头下展现自己,更能适应节目录制环境。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类小孩自带流量,为节目加持话题度。故而,怪兽bobo这类针对儿童的直播平台,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商榷。

在【锋芒智库】看来,在完善网络主播相关政策完善之时,平台方也应加强完善自纠自查的机制,涉及儿童的内容审核应更严谨,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增加一道防护锁,切莫再出现“早孕少女群体事件”后继续“亡羊补牢”,早日告别“人人主播、全民直播”的场景,还未成年人一片网络蓝天。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