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尖端科技,已经成为国家头等大事,尤其是中美科技战后,对先进技术的渴望成了国民共同心声。
几年前,有次跟一个院士吃饭,院士说:“你们有什么好的创新想法都可以来找我。国家高层对于新科技的渴望是超出你们的想象的,而且没有太多经费方面的约束。”
最近新闻界又开始炒作6G话题了,5G才被应用,6G又开始热闹了。最近还出了一个科技新名词,元宇宙,小扎铁了心要投入进去,亲自做了一个视频,成了热搜,而且还把公司名称改成了Meta。
这个世界每年都会出现几个科技新名词,总是要热闹一阵的。比如物联网,AR/VR,机器人, 区块链,云计算,量子计算,车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现在的元宇宙。大量的风险投资奋不顾身的冲进去,然后成批的死掉。我们对未来总是充满期望,富有理想,但现实却又是那么骨感。
未来的科技会如何发展?什么是决定科技发展成败的关键?中国在未来的科技战中能不能赢?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也经常找周边的领导、同事讨论,得到很多启发,今天我把自己观点整理出来,供大家拍砖。
1
对于科技的未来,这些年我看过不少书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是以下几本。
首先是K.K. 的科技三部曲,《必然》、《科技想要什么》、《失控》。尤其2010年首次出版的《科技想要什么》是个神作,他抛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科技可能是跟人类一样的一种生命体,也就是第七种生命形态,而且科技正在跟人类融合,促进人类的进化。这本书对科技的分析已经上升到哲学角度了,打开了另外一种视野,非常值得读读。
另外一本就是日本人加来道雄在2012年出版的《物理学的未来》,他预测了物理学未来一百年可能的变化,非常开脑洞。从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未来医学、纳米机器人、未来能源、太空旅行、职位财富、行星文明、未来生活等九个方面描述未来。看完后,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人类最终会创造出人类,那么从这个逻辑上来讲,人类真的是可能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进化来的。
上面这些书我都仔细读过,我标上出版日期主要方便大家了解出书的时间背景,给出判断。比如库兹维尔发表《奇点临近》10年后,世界出现了AlphaGo,下围棋战败了人类,印证了书中的一些想法。坦率的说,我刚读到《奇点临近》的时候很兴奋,因为这本书给我描绘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而且是可触摸到的未来,2029年和2045年,不像《物理学的未来》那本书跨度那么长。书上描述的某种程度上的永生,对我有魔幻般的吸引力。当这两年我8岁的孩子开始表现出对家人死亡的恐惧的时候,我就告诉他,2045年人就可以永生了,我跟你妈妈能够坚持到那一天。现在他是坚信2045年人类可以永生的。
而且“奇点”这个词我很喜欢,被我反复应用在其他领域。
资水东流给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他给出了大量的科技停滞的证明,这些观点深深打动了我,或者让我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共鸣。我是今年才看到他的文章的,我认同他70%的观点,因为之前我也写过几篇类似的博文。但我认为他还是有一些局限性,只是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现象后面的本质。他的观点如果跟KK的观点结合在一起,可能会迸发出别样的火花。这两年科技的进展也给他过于悲观的预测打了脸,比如新能源的发展比他想象的乐观。
K.K.关于科技生命体的观点让我们去思考科技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其自身规律在里面,我花了一些时间去审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我确实发现其中有一些不可名状的规律,尤其自然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因为进入信息时代而发生指数变化,进一步佐证了KK的部分观点。
这些观点交织在一起,让我有种顿悟的感觉。就是科技从来不是单线条发展的。科技有快速的爬坡过程,然后进入平台期,等待下一次快速发展的契机到来。而影响科技发展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在后面的篇幅里面会做详细介绍。
在这里,说明一下,如果你有好的书推荐,也请在留言区推荐给我,感谢。
2
技术创新在很多领域里面确实在放缓。
前两天跟一个搞航天的朋友感叹那个神奇的12年。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57年10月由苏联送上天的,史普尼克1號。美国人在1967年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推动力的火箭,土星五号。并在1969年7月通过阿波罗11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从首颗卫星上天到人类登月总共花了12年。
这个记录到今天来看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一度怀疑他的真实性。中国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上天的,现在计划2030年将人类送上月球,前后60年。即便按当今的科技水平,美国原计划的2024年重返月球,现在来看已经不太现实了。
航天技术虽然说不上退步,但在过去的50年里确实没有发生范式变化,还停留在原有的范式里面修修补补。iPhone 的计算能力是阿波罗11号登月导航计算机计算能力的1.2亿倍,所以互联网和大型计算机对于登月这个事情帮助不太大。
汽车发动机最后一次大的变革发生在1967年,博世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EFI),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四次重大突破。也是最后一次重大突破,停滞了将近50年,直到这两年的新能源车出来,彻底摒弃了发动机。而汽车的形态自从福特的T型车1908年诞生后,就一直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只是把壳子换来换去,飞行汽车一直停留在模型机里面。
飞机工业也差不多,大型客机的高点是1969年首飞的超音速客机协和号,50年来一直没有再被超越。航空发动机方面自从英国劳斯莱斯公司在1959年推出涡轮风扇发动机“康维”后一直没有发生过大的范式变化。
上面这些现象实际在造船业、能源、纺织、造纸等很多传统产业上都能体现出来。
科学理论上的突破也有明显的放缓现象。
很多理论提出都超过70年了,比如通信领域的几个关键定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是1927年提出的,香农定理是1948年提出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是1946年提出的。
自1948年以后,在通信领域缺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作为指导,业界感到有些失落。在2011年的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agazine上面有篇著名的文章《Is the PHY Layer Dead? 》,描述了通信物理层技术陷入停滞期,在过去的10年,有不少非常优秀的信息论大教授离开了通信领域,投身大数据和AI,比较痛心,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在信息论的突破上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他们失去了信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948年是ICT领域的关键一年,因为出现了许多基础贡献。比如Wiener的工作“控制论,动物和机器中的控制和通信”开创了信号处理领域的许多应用,涉及通信系统的检测,估算和控制。J. Von Neumann和O. Morgenstern的“游戏与经济行为理论”一书开启了博弈论领域,更广泛地开启了SON(自组织网络)系统的学习代理。这些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布的重要里程碑论文的一个子集,并开创了许多理论。所有这些贡献为多年的算法研究提供了关键输入。
我跟法国著名教授Mérouane Debbah(华为数学家)交流时,他说:“人们认为信息论已经死亡的事实并不新鲜,正如1998年获得著名的IEEE控制系统奖的Jan Willem教授提出的那样:“我一直听说这个、那个领域已经死了。“电路理论已死”,“信息论已死”,“编码理论已死”,“控制理论已死”,“系统论已死”。然而,良好的科学永远活着“。
因为有如许多的技术理论、以及技术创新是在二战后集中出现的,以至于我们两个开玩笑,说战争驱动了科技的发展。教授还给了一些其他一些战争产生科技突破的案例,比如美国伊拉克战争中诞生的一些生物医药技术。
3
这就引起了一个新的思考,为何在二战和冷战期间,科技能够快速发展呢?
一方面极端的环境产生了很多新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战争和冷战期间,国家能以举国之力投入到武器相关的研发中去,使得大规模的协作成为可能,很多技术因此而诞生。
技术复杂度提升,对大规模协作依赖提升是制约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大型的客机、新型的战斗机、航母、光刻机等创新越来越难,能够参与的国家和企业越来越少的原因。
“复杂度发展到现今这个阶段后,技术进步所涉及的理论太复杂,技术实施复杂度或者超出了人类能力范围,或者所要耗费的成本太高,预期回报时间太长,人类暂时已经无力再前进。”
实际上5G技术也体现在这个复杂度上。有很多朋友跟我讨论5G的时候都是基于信息论的突破受阻,认为华为的5G技术不会有大的突破。其实5G哪里只是信息论的进步啊。5G的突破也体现在摩尔定理上,因为更先进的芯片工艺使用,使得复杂算法成为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大规模天线技术能够在5G时代得到商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突破,需要在系统、算法、材料、器件上形成集体突破。因为5G过于复杂,有大量的黑科技应用在信道控制、散热、天线等技术上。使得华为一再受美国制裁下,依然能够保持领先。在这个领域,小公司就基本没有参与游戏的资格了。
技术对于产业生态的依赖提升也是制约科技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技术的成功不再只是技术的突破了,是整个生态的突破。很多技术,你原本想象的产品路径很简单,技术本身可能也没有那么复杂,但最终商业落地却很难。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可见光无线通信Li-Fi,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波谱(如灯泡发出的光)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由英国爱丁堡大学Harald Hass教授在2011年发明。
其实哈斯教授只是创造了Li-Fi这个词汇,真正可见光通信最早是2000年日本学者论证了家里照明用LED做可见光通信的可行性。
我是2012年见到哈斯教授的,我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组织了一次通信类的workshop,请哈斯教授过来做了一次演讲。从那以后,我基本上每年年末都能够看到他出现在一些新闻的头条里面,给大家描绘Li-Fi的美好愿景。10年过去了,Li-Fi还是停留在愿景里面,何时能够真正规模商用还完全看不到时间表。华为在2013年左右也做过这个技术的原型机。但这个技术之所以迟迟得不到商用,固然有一些技术的挑战,比如上行问题不好解决。关键还是产业链成熟度问题,产品商业价值问题,以及跟同类技术竞争是否有优势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教授所能够左右的了。
车联网技术也是一样,创新热潮出现过三波,我都参与过。第一波出现在2006年左右,第二波的高潮发生在2010年左右是由802.11p,也就是DSRC技术,以及美国政府主导的相关技术测试带来的。而第三波从2017年左右开始,是由5G、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政府是主要推手。
对于车联网技术,前几年我遇到Orange的CTO,聊起到车联网,他提到的几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
1、哪个运营商来建这个网络,用什么频谱,频谱如何分配,如何协作?
2、5G网络覆盖不好的区域,车祸责任如何界定。
3、车子10年的更换周期,联网的车跟不联网的车如何协作?
4、建这么复杂的网络,运营商怎么挣钱?跟谁收?
他的这几个问题都不是技术问题,我跟他讨论后,得出一个结论,车联网这种“大事”,未来只有可能在中国成功,其他区域都很难。
这些不是孤立的案例。这几年,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越来越大,很多技术热闹一阵后就沉寂了。一些技术虽然最终商用了,也经历过漫长的磨难。比如多年前的认知无线电技术,以及相关的白频谱技术。整个行业,包括华为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却一直没有被商用化。还有很多技术,这个列表很长,就不一一举例了。早早投入到这些新技术方向上的创新公司都纷纷阵亡了,领先三步最终都成了先烈。
关于技术创新, Gartner每年都会定期发布新技术的炒作曲线,它将技术的生命周期分成5个阶段,认为大部分技术都是遵循这个阶段发展的,研究的资金投入围绕着这5个阶段进行取舍。
很多商业公司实际上都是采用浅滩捡鱼的策略,就是不做先烈,等技术幻灭后来收拾残局。
技术投资真的只是遵循这么一个简单的理论图形发展吗?我在以前的文章里面放过一些有趣的图,大家可以看看,感受一下。
很多新技术从概念到产业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可能是一个长期的、波浪式的发展过程,我称其为一波三折。如果没能看清楚这一点,很多的投资都将会失败。最近有朋友问我,从Gartner曲线来看,XX已经度过幻灭期,进入复苏期了,是不是意味着大的商业机会马上就要来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开玩笑说:“You are too young too naive”,很多技术都是经历过几次幻灭才可能真正走向规模商用的。Gartner的炒作曲线只告诉了你故事的前半部分,没有告诉你后半部分。
所以,因为技术的链条太长,技术成功的难度越来越大。Google的未来实验室在过去的十几年做了很多尝试,最终基本都是以失败为结局。
最近Facebook据说要改名Meta了,小扎要大搞元宇宙了,我听到这个新闻,就笑了。我不清楚Facebook在过去几年做过哪些成功的创新,但我不得不佩服小扎的勇气,他挣了这么多钱,也应该为人类的科技创新做一些贡献了。据说Meta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死亡,让我们祝福小扎吧。我真的期待他能够成功,希望他能够改变这个世界,这样就又出了一个马斯克了。
4
上面写了这么多现象,是哪些要素决定科技发展呢?
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技术发展的因素很多,我个人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首先是信息的交互,人类出现语言后,加快了进化,以及技术发展的速度。后面出现了文字,出现了舟船,以及信件等通信手段,使得信息交互的手段进一步提升。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抹平了信息交互的距离概念,使得信息交互到达峰值。促进了科技的进展。
交通的发展让大规模协作的能力提升,使得复杂的科技创造成为可能,诞生出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也使得大型飞机、航母等创造成为可能。
电脑的出现,对科技的创新带来很大的助力,他延续了了人脑的能力,使得一些复杂的工作成为可能。
信息交互、交通发展、电脑的普及,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但你会发现,一个领域的技术快速发展30-50年后,就会放缓速度,进入平台期。即便进入信息化时代,有了非常先进的计算能力,也无法带来一些领域技术的快速突破,就如前文所描述的,1970年后,很多领域的技术都进入范式停滞,陷入发展平台。那是什么制约了技术的快速发展呢?
除了前文所提及的技术复杂度,以及对产业生态的要求外。我在梳理基础理论突破历史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理论突破的发展,好像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自有规律,它受通信和大规模协作的影响较小,并没有出现类似指数的爆发性发展。理论突破是脉冲式的,一波接着一波,中间也会有一些平台期,但过去几百年一直稳步发展。这可能跟KK说的一样,技术仿佛是一种生命,他们有自己的进化节奏。
这就产生了一个速度差,理论突破的速度,跟不上技术发明的速度,会逐渐拉大差距,最终影响了技术发明的速度。这有点象投资圈里面说的背离指数,指数太大,就需要等待修正。
这个因素跟技术复杂度,产业生态复杂度提升共同作用下技术发展会出现一个拐点,过了拐点,技术创造速度会明显放缓,进入平台期,等待另外一次刺激的到来。这就是以前常说的,技术一进入4代、5代就会放缓。电脑、发动机、通信都一样。
如果是语言、文字、交通、通信、电脑等促进了科技快速发展,那么下一个关键的促进因素,也就是新动力是什么呢?
都说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时代,但是人类在生物科技突破上遇到了瓶颈,目前还看不到突破的迹象。所以生物科技还不能成为发动机。
我自己有一个感觉,在当前的创新活动中,人脑自身已经成为创新的短木板,在过去几十年里面,人脑通过电脑的辅助,使得创造效率达到一个高点,但是人脑自身的缓慢进化特点决定了人脑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飞跃,而人工智能很有可能加强人脑的不足。但AI是否能够刺激下一轮创新,目前还有待观察,不能轻易下结论。因为AI技术本身已经遇到瓶颈,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年里进入平台期。
过去的三十年,只有ICT技术获得快速增长。ICT技术发展目前有一些放缓的迹象,但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进入转折点。而且ICT技术正驱动各个传统行业发生深度转变,比如上面提及的汽车工业,最近因为新能源车和自动驾驶的出现,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跟ICT技术的深度融合很可能是驱动科技创新的一个关键。也就是ICT技术自身可能临近平台期,但溢出到各行各业可能远没有到平台期。
新物种(革命) = 老物种 ICT
这个现象已经在很多领域出现了,比如智能手机、电动车、新家电等。
以上的讨论还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理论突破的滞后,跨学科的系统创新能力,大规模协作的能力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国家要积极支持学术界搞理论突破,帮助打开上限。并组织科研力量,加强材料、器件、工艺等研究,深挖科技潜力。
企业在理论创新的投资要谨慎,尤其不能搞大跃进。很多领域的理论创新停滞多年,并不是一个企业简单的投入人力、物力就可以改变的。
企业考虑加强系统创新,加强垂直整合的能力,通过ICT融合去革传统技术的命。
对技术生态的控制力越强,技术的成功可能性越大。当年爱立信5G芯片依赖Intel 10nm工艺的设计,硬生生的把自己的竞争力滞后了两年。随后的爱立信收购德国凯仕林(Kathrein)天线和滤波器业务就是典型的加强垂直整合能力。大的科技公司都在做垂直整合,苹果、三星、华为在搞。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想构建自己的垂直能力。
未来的科技创新是有利于大型科技公司的,大公司要有勇气通过跨学科的系统突破,构建复杂的技术壁垒,拉开跟其他公司的差距,进入无人区。
5
2021年的诺贝尔奖刚颁发过,在自然科学奖项里面,4个美国人,2个德国人,1个意大利人,1个日本人(美国籍)获奖,这个结果基本符合现状,在基础研究这块,美欧分庭抗礼,美国领先,亚洲尤其日本快速跟进。
中国再次缺席诺贝尔奖,网上有很多抨击中国科研能力的文章,其实也没有必要。
看看这次获奖的日本人真锅淑郎已经90岁了,诺贝尔奖表彰的是1960年代的工作“为当前气候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都是50多年前的事了。再看看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的屠呦呦,表彰的是她在1972发现的青蒿素,时间跨度43年。
那个时候我们在干啥?直到八十年代逐渐重新构建教育和科研体系,九十年代才真正有资金开展科研活动。很多国家科学实验室的历史非常短,起点非常低,机制也落后。跟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实验室,动辄百年连续发展历史来看,差距非常大。如果中国现在能够有很多诺贝尔奖的诞生,那反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中国近十年的科技蓬勃发展暂时还不可能体现在诺贝尔奖里面,还要最少等20年。
我提诺贝尔奖,是因为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西方的学术领先,如果计算诺贝尔奖数目,中国连一些北欧小国都比不上。但这些年这些国家并没有产生非常强的科技竞争力,也没有产生大的商业价值。他们眼瞅着没有多少诺贝尔奖的中国一步步的赶上来。
有个朋友开玩笑说,“你看这些年的物理学创新都是在分子、光子这些微观世界里的了,这些技术何时产生商业价值,没有人知道。”这些年大量的科技公司将资金投入到量子计算里面去,何时能够产生商业价值还是一个未知数。还有量子通信,如果只能解决一个保密信息传输问题,那么代价也就太高了。我真的不知道这些领域的创新公司如何熬过寒冬。
所以对于中国和西方的科技差距和关系,资水东流有一个描述,我感觉挺直观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去30年是消化吸收了西方300年的科技成果。30多年前的中国,大部分地区依旧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当中国融入世界,对世界技术成果的吸收是采用鲸吞方式。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阿波罗登月后半个世纪,除了IT技术外,其它技术领域都没有革命性改变。
技术大停滞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可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一块水泥平地,中央放一个圆形漏斗,漏斗中灌了一些水,很显然,漏斗中的水会从下面流出来,向四周扩散,漏斗中的水越多,扩散得越快。要想保持漏斗中的水位不变,上头必须不停的有足够流量的活水注入,否则,漏斗中的水最终都会扩散出去,导致水泥地上各点的水位相同。西方要想保持技术优势,就必须不停的能够实现技术创新,保证“漏斗中有活水注入”。如果技术创新的脚步停下来,漏斗中的水位就会下降。而新世纪以来,美日欧撞上了技术台阶,面对中国的紧逼,日趋趋于窘迫。当然,就中长期来看,中国也会面临这个台阶。
我挺欣赏这段的描述的,所以直接引用过来。这个也是为何西方国家一再考虑联手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想搞小院高墙的原因。技术跟进速度和理论突破的速度差会很快抹平技术差距。中国用了30年就赶上并超过了很多国家。
对于未来的科技竞争,跨学科的系统创新,大规模协作的能力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资本是推动因素,也是制约因素。
“在一个人人为己,资本为王的时代,技术造就了一个扼杀自己的高复杂度台阶。资本推动了技术复杂度的升级,但最终厌恶现今的高技术复杂度。”,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整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弱化一些短期功利心理,开展高复杂度的创造。比如现在的新航母、航天计划、第五代战机等,包括未来的光刻机、6G、大型医疗设备等。中国这些优势将会在未来逐渐体现出来。
中国可以通过推动传统行业跟ICT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对西方国家的弯道超车,将电动车的故事在各个行业里面复制。
总体来看,科技发展的当前局势,是有利于中国。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
“Most people overestimate what they can achieve in a year and underestimate what they can achieve in ten years.”。
我们对于未来的判断都是偏悲观的,所以也不用太担心科技会停滞,创新原本就需要有一些非理性和疯狂的思想。人类会有大量类似马斯克的疯子站出来进行范式创新,改变这个世界。
期待中国能够接过西方的棒子,帮助人类再向前迈一大步。
2021.10.31 于比利时鲁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