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包括什么(教育装备对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装备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保障。文章从教育装备标准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入手,发现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装备产品的功能研发与技术参数的标准制定,而忽视了教育装备标准制定的系统性和拓展性。随后,文章梳理了教育装备的内涵演变与发展进程,深入分析了教育装备标准制定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发展创造力提供物质基础和活动空间,应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根本进行学习情景创设,并以提升学生的感知舒适度和改善学习体验为目标。最后,文章构建了教育装备标准制定的模型,为国与地方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教育装备包括什么(教育装备对教学的重要性)
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教育装备标准”,并将其作为公共教育领域标准化重点任务之一;2018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完善学校、幼儿园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出台教育装备分类标准,组织研制装备标准建设规划”,由此可见教育装备标准的重要性。然而,到底什么是教育装备标准?教育装备标准包含哪些内容?教育装备标准制定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制定教育装备标准?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理论研究者加以明确。
01
教育装备标准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教育装备标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具有强制性的具体产品(设备)的技术标准,如《智慧校园总体框架》、《中小学交互式教学一体机技术规范》等;另一类是学校教育装备配备的应用标准/工作标准,如《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本研究中的教育装备标准是指教育装备的配置标准即应用标准,它是建立在教育装备产品标准基础之上的对教育装装备产品的配置标准、规范和要求进行描述性规定的文件,而不是具体产品标准。通常是各地区基于上级部门制定的标准、政策与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提升,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标准,是指导教育装备系统建设和规划的根本,在一定程度决定了该地区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我国学校教育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装备处于匮乏阶段,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研制与生产教育装备,无暇顾及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1978年11月,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装备标准《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颁布,但直到1986年3月才颁布了《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这些标准都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低标准,对于绝大多数地区尤其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城市来说,其已然失去了促进和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梳理并对比各地区的教育装备标准,发现:
①各省市教育装备标准不够严谨,表现为:标准的名称、要求、格式体例及更新周期差异很大,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普通中小学校教育装备配备指南》和《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等;发达省市的教育装备标准大多在2015年后进行了更新和修正,且有单独的学科实验室建筑标准和配备标准,装备产品的信息化指标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经济中等地区只更新了装备配备目录或标准,而专用教室装备配备标准仍采用国家标准;经济落后地区基本采用国家标准,且多是2010年以前的标准。
②各省市教育装备标准不够系统,表现为:多集中于教学仪器的配备要求和技术标准,缺少绿色节能、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与整体规划;缺乏校园公共空间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标准;缺乏对教育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缺乏对环保的明确要求,特别是对于现代化电子产品的辐射、光污染、声污染以及采用新材料产品的装潢、家具设备中的有害物质标准,大都采用成人的国家标准,而不是采用要求更加严格的儿童产品的国家标准。
相较而言,发达国家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教育管理机构就基于对基本教学仪器设备的规范,将学校的空间建设与地域特点进行了紧密结合,对学校的空间设计包括教室的布局、学科功能室和教室的关系以及教育装备的教育体验性都进行了描述和说明。
02
教育装备内涵的演变与发展
教育装备标准的内容是教育装备理念发展的集中体现,而教育装备理念的发展主要体现两个层面:一个是教育装备称谓、相关机构以及产品功能的演变;另一个是学术界对教育装备概念内涵界定的拓展。


1 教育装备称谓、机构的演变与发展教
育装备这一称谓是逐步演变而来的,其前身是“教具”。“教具”一词在清末的书籍中就已出现,但有关教具理论的研究却伴随新式教育理念而不断发展。1916年起,陈烈勋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了系列文章,对蒙台梭利教具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介绍。汪畏之曾表示:“回顾我国,自提倡新学,创办学校迄今,为期不可谓不久。而小学教育之成绩,未能显著者,不能应用教具,亦其一大原因也”。建国以后,国家大力普及学校教育,教具的功能和作用也得以凸显出来,其内涵也随之宽泛,其称谓也逐渐演变为“教学仪器设备”一词,同时“学校装备”、“教育装备”等称谓也在一些新闻报道、学术文章中逐步出现。与教育装备称谓演变相对应的是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称谓的改变及教育装备功能和作用的转变,图1详细考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发展脉络,图2描述了教育装备的功能演变历程。
2 教育装备内涵的拓展
“教育装备”一词称谓的演变过程与其定义内涵的演变分不开。虽然有关教具的应用与开发在古代就有详细的记录,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20世纪初,玛利亚·蒙台梭利对教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对教具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实践,提出了蒙台梭利教具理论,认为“教具是提供给儿童学习时所使用的材料,旨在提升儿童的智力及改善期其性格。”该理论至今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受其影响,陈际云区分了校具与教具,认为教具是校具的一种,但校具的范围更加宽广(如桌子、黑板属于校具,而不是教具)。可以说,教具是教学的工具,为教师提供便利;对于学习者而言,是帮助学者了解与熟练。教具与教学直接发生关系,使教学的效率提高,使儿童有充分发展创造能力的东西。”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教具的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教具是要提升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东西;不同之处在于,蒙台梭利所指的教具范围更广。通过查询蒙台梭利自己翻译的英文著作,“教具”所对应的英文单词是Didactic Material,其含义要比陈际云所指的教具内涵要宽泛。通过查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辞源》(商务印刷馆1979年版)以及《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等权威工具书,笔者只在《汉语大辞典》中找到了教具的定义:“教具是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物的模型、实物、图表等总称。”台湾版的《教育大辞书》则将教具定义为“是任何辅助或替代教师呈现教学材料的器具或设计。传统的教具如黑板、板擦、挂图、大三角板、模型等等;受到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具可泛指所有新式的视听教学媒体,包括视听教材(Audio-visual Materials)和视听设备(Audio-visual Equipment)。新型的教具以放映性的媒体为主,如投影片/投影机,幻灯片/幻灯机,套装学习套件(Learning Packages)、电脑等等。”刘济昌对“教具”一词进行了溯源,并对其本质做了详细的论述与分析,提出“教具理论”,认为“教具不仅仅是‘粉笔加黑板’,也不仅仅是现代化技术装备,它是体现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各种不同形式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物的总和。”至此,可以看出“教具”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远超其最初的定义。
笔者在2005年对教育装备进行了界定,认为:教育装备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为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而配备的各种资源总和以及对其进行相应配置、配备的行为与过程——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有关教育装备的界定。随后,众多学者纷纷对教育装备的内涵展开了更为深入、详实的研究,从而引发了教育装备研究的一波热潮。艾伦从词源考古的角度追溯了“装备”一词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并对教育装备的各种定义进行剖析,提出了教育装备的理论框架。
纵观上述国内有关教具、教育装备称谓及其定义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发现:“教育装备”一词的内涵要远大于“教具”。但在解读现有教育装备的定义时,笔者发现这些定义大多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装备的教学功能、作用以及所包含的内容,重点关注“教”的绩效,而对“学”的绩效论述不多,同时忽视了教育装备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这与教育装备的本源初衷“促进儿童的智力、性格的发展”有所不符,也与教育装备功能的发展趋势相左,如图2所示。国外学者对教育装备的内涵理解更为深刻,如蒙台梭利认为教具不再充当教师的“辅助手段”,要变为孩子的“助手”,教具本身才是产生某种效果的根本因素;Shahin认为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计划、设施和工具,要以提高知识水平和学习者的直觉为宗旨。教育装备应是物质上可获取的,即其设计标准指标中既要考虑良好物理品质与空间(如洁净空气,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光线,适宜的声音等良好的感官感受),也要考虑能源效率、可及性和沟通效能等指标。教育装备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全寿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Cost,LCC),从“建、配、管、用、研、培、评、效”的角度出发,来制定教育装备标准,才会更加科学合理。因此,传统的教育装备标准制定方式及其内涵应重新加以审视。
03
教育装备标准制定本质与发展趋势
1 教育装备标准制定的本质
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要体现教育装备的内涵。就国内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来说,如同“九龙治水”,如图3所示。教育装备系统是多个产品的集合,且不同的产品可能涉及不同的行业,属于多个标准的集成,而国家标准大多是针对普通消费者或具体行业生产的某一款产品的要求,而非教育的系统集成品。教育装备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其本质是在提升教与学效率的基础上,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根本,提升“教”与“学”的体验质量,创设情景,为发展学生创造力提供物质基础、活动空间以及舒适氛围。如美国的一些教育装备标准明确提出:“学校设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高他们的教育体验质量。”因此,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对现有的标准制定流程加以改进,以形成新的教育装备标准制定模式,如此才能更好地符合教育装备标准制定与发展的本质诉求,如图4所示。


2 教育装备标准制定的发展趋势
既然教育装备的本质是提升“教”与“学”的体验与效率,那教育装备标准就不应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甚至企业标准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其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更高层次的标准。本研究认为系统化设计、注重环保、空间设计以及人文设计应该是未来教育装备标准制定的发展趋势。
(1)强化教育装备系统化设计标准
由于教育装备内涵的扩展,教育装备种类、门类大增,不但包含建筑设施、传统的实验仪器设备、传统家具设施、生化标本、信息化仪器设备,还包含图书资料、网络环境、信息化系统、教学资源,甚至包括学校食堂餐饮、学生住宿等众多内容。因此,在制定教育装备标准时,要进行通盘考虑,从教育装备的全寿命周期出发,以提升教育装备的系统效能为根本,把装备的教学功能、可靠性、维护性、安全性、保障性和恢复性等作为技术指标并优化到标准之中。
(2)强化教育装备空间设计标准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认识的来源。Tak在一项旨在通过设计学校环境来提升学生大脑学习效率的研究中发现,学校的创造性设计和多样化的教育空间可以促进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因此,要通过对物理空间布局的调整,来实现对学习空间布局的调整。就目前国内学校的教育装备空间的设计来说,亟待修订空间标准。
①空间复用、功能整合:将以往单独设立的学科实验室(危险、精密等特类实验除外)、功能室尽量与普通教学空间进行整合复用,形成学科教室,这就需要重新制定教育建筑空间标准,而不能沿用民用建筑标准;充分利用楼宇走廊、大厅的空闲公共空间,设计图书角、作品展示栏以及休息座椅等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交流的空间场所。空间复用、功能整合的理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装备表中多有体现,即在确保为既有课程计划和活动提供足够空间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空间的多用途设计,使得房间、家具、设备和存储等实现有效兼容。
②建筑结构、布局外显化:主要是学校楼宇的内部结构,在无安全隐患的条件下,尽可能不做吊顶、封装等隐蔽工程处理,让学生看到水、电、气、消防等管道、线路的走向和布局,体会建筑的特色和技术规范。
③空间布局多样化:应彻底消除讲台、改变桌椅布局,即改变教室空间布局。灵活的教室空间,即课桌椅的形状和功能要多样化,可以随时移动和拼接,满足学生的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需;消除讲台、改变桌椅排列布局主要从物理空间的角度改变教师居高临下所带来的空间压迫感,从空间感上为学生提供平等安全的课堂互动氛围,使课堂教学的话语权回归学生。
(3)提升教育装备环保节能设计标准
新兴材料和工艺被用来制作教育装备产品,不但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还降低成本。但是,环保问题随之而来——教育装备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环保标准强调不突出,在标准正文中对环保要求不够明显,多以编制依据、参考标准等形式列在标准末尾;②环保标准要求低,如《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中对于课桌椅中甲醇释放量及试验方法,只说明了应符合普通成人的《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而非《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要求,这对处于生长发育期、人员密集、空气流通相对少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不利的;③绿色节能要求偏少,对现有的装备主要是固定设施、家具(易耗品、部分电子产品除外)规定使用年限,提高其耐用度标准,如现在中小学课桌椅的材质多为钢木(如多层胶合板、刨花板等含有大量甲醛粘合剂)结构,遇水涨裂,使用寿命偏短——相较而言,欧美等国家的要求相对严格,明确提出储物柜、架子以及可变动的桌椅等设备的使用寿命要确保在10~15年之间。
(4)突出教育装备人文建设标准
教育装备的根本目的是要为教育服务,而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育人”。作为“育人”物质环境的教育装备系统建设应该充分体现人文特质,应将校园内路牌、雕塑、宣传栏、建筑外墙的制作和校内亭廊楼宇的建筑风格尽可能地与本土历史文化背景融为一体,避免千校一面,毫无文化气息。虽然教育装备包含学校的基础建筑,但是这些学校的基础建筑不属于教育装备标准的制定范围,这就使得很多学校空间的建设与学校的教学需求和规划脱节。因此,在教育装备标准中应适当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特色,并将其融入校园建筑标准中,以突出校园环境的人文建设。
04
总结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都是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公立学校,学校的教育装备投资和规划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和配置。因此,制定教育装备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论证。而现有标准的制定大多强调具体的教育装备产品技术参数和功能要求,而忽视了教育体验;特别是在学校的公共空间建设、建筑风格、安全标准等方面,没有广泛征求学生、任课教师、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卫生健康专家以及环境建筑专家等相关人士的建议,急需进行完善。
作者:殷常鸿 马晓燕 高伟 刘雍潜
关于东方
上海东方教具有限公司始于1993年,深耕教育行业近30载,致力于现代教科设备、理化生实验室、教育云平台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最大的教育设备解决方案提供者之一,并曾参与到相关行业的标准制定中。

东方教具拥有行业内一流的专业研发团队,旗下拥有教具品牌Labox莱博士与东方sky-docking等,同时享有多项知识产权。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的理念,务实求真,以国家政策为依据,以客户需求为准绳,运用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为教学提供更优质的设备与方案支持,致力于为学生、老师、学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谐的教学环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