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利润分析(全面解读一次性筷子利润)

一次性筷子利润分析(全面解读一次性筷子利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一次性筷子成为许多人的用餐“标配”用完了,就丢爽!?

这两根小小的木条或竹条

拼凑起了一个巨大消费需求的市场

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然而……

近日,晶报记者走访中意外发现,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在深圳,似乎成了一个鲜有人问津的管理“盲区”——

从哪里来

一次性筷子有保质期吗?

深大地铁站C出口处,清晨常有五六家流动摊贩出没。

工作日清早,许多经过地铁站的上班族都会从这里捎走一份早餐。和早餐一起被捎走的,还有被打包装袋的一次性筷子。

这些一次性筷子大多以木材制成,用一层薄薄的塑料纸包裹,轻轻一撕就能迅速取出。晶报记者看到,这些筷子的包装纸上除了印有筷子的品牌名称外,再无其他信息。

“用量很大,几天就需要一大包。”卖炒河粉的王阿姨说,他们一般会从市场购买一次性筷子,一包大概有几百双。他们对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没有过多留意,因为放不了很久,很快就用完了。

除了流动摊贩,许多餐馆也给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在记者走访的10多家提供餐饮的商家中,有三分之二的商家不知道一次性筷子的质量情况。即使是一次性筷子的销售商,也无法明确地告诉消费者筷子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你的生活中难免会用到一次性筷子。

外包装上看不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在走访中,晶报记者了解到,对于不同的批发商家,一次性筷子的包装和销售模式又是各不相同。在位于宝安区钟屋市场的陈记粮油一次性餐具批发行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货,箱箱高叠,袋袋相依。批发行的老板称,都没有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只要不回潮,放几个月是没事的。”

然而,在南山区南贸市场的佳荣盛商店里又是另一番景象。晶报记者走访发现,这里销售的部分一次性筷子在包装上均标明了生产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些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日期,则标注在外层的包装袋上。

此外,晶报记者还在淘宝网联系了几家销售一次性筷子的店铺。但晶报记者发现,卖家都无法明确说出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日期,“当天”、“近期”是卖家对生产日期普遍的回复,但他们无法出示相关证明。至于保质期,卖家也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三个月”、“半年”、“四年”等答复层出不穷,还有不少卖家认为是“看个人储存”。

“是否发霉”成验收一次性筷子的标准

为什么大多一次性筷子缺少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

带着疑问,晶报记者咨询了位于深圳的一家筷子生产商宝星竹筷子厂。该公司工作人员文先生称,竹子是一种自然材料,本身含有水分,这很难为它设定一个保质期以保证不发霉。“如果直接把筷子存放在店面里,十几二十件堆放着,又有空调长期吹着,那肯定容易发霉的。”文先生表示,一次性筷子是否发霉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存放的环境,“所以,如果我印5个月的保质期,可客户存放3个月就发霉了,怎么办?”

“是否发霉”,是许多商家验收一次性筷子的主要标准。“这些一次性筷子都没有标明生产日期的。我们主要是看有没有发霉,打开包装看到有发霉的,我们就不会要。”南山区一家面馆的老板说。同样位于南山区的一家小干锅餐馆一般在打包外卖时需要用到一次性筷子,由于用量不大,所以老板通常在采购食材时,顺便在市场购买一次性筷子。对于筷子的生产质量情况,该老板坦言并不清楚,只要筷子表面没有出现霉迹,就会继续给顾客使用。

一次性筷子有国家标准

据了解,国家对竹质、木质的一次性筷子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在每箱制品上应有制造厂厂名、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标志。”根据质检总局2006年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一次性用品最小包装单元上应该对产品保质期有所标注,经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多为4个月。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工作人员表示,“2016年抽查了24批次的一次性筷子,2017年抽查了27批次的一次性筷子,2018年正在抽样中。”

对一次性筷子的抽查没有停止,但漏网之鱼仍然在外肆意游动。

到哪里去

大量一次性筷子随外卖送出

“老板,来一个双蛋加肉肠粉。”上午9时许,位于福田区景田综合市场附近的一家肠粉店人头攒动,不少上班族和附近的居民都来这里解决一天的早餐。在这个狭小的店面里,支着大约10张木桌,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桶未拆封的一次性筷子。

除了堂食,打包带走更离不开一次性筷子。上班族午间就餐时间紧张,晚上下班后倍感疲惫,下厨意愿也不高,叫外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账单显示2017年,深圳白领点外卖交易额占比99%、订单量占比99%。随着每一份外卖订单的生成,就有可能有一份以上的一次性餐具同时送出。

在走访中,晶报记者了解到大多餐饮店采购一次性筷子的数量主要根据外卖的销量来决定。位于南山区的一家沙县小吃店的老板称,在实体店里,他们会提供消毒筷子,送外卖的时候才会配送一次性筷子。小吃快餐店妈妈厨房的负责人称,他们每天送出大约500份外卖,有时甚至可达700多份。每一份外卖至少会配送一双一次性筷子,也就意味着每天大约消耗500-700双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在深圳的“盲区”

中国烹饪协2010年公布的《一次性餐具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就显示,在餐馆就餐时,消费者“经常用到”和“偶尔用到”一次性餐具的比例超过80%,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人只占2.83%。

除了卫生情况外,资源浪费是另一个备受人们争议的焦点。

2014年4月,《山西日报》曾发表了“一次性筷子就该一禁了之”的评论。该文以济南为例介绍称,在济南这样餐饮业发达的城市,一年所用一次性筷子超过1亿双。而一棵10年生的大树,大约能够生产4000双筷子;以此来算,济南每年“吃”掉的树木超过2.5万棵。

那么,深圳又“吃”掉了多少一次性筷子?经记者询问相关部门并没有这方面的统计;一次性筷子在深圳,似乎成为一个鲜有人问津的使用管理“盲区”。

既然生活中难免要用到

如何判断一次性筷子的好坏?

“一闻,二看,三折”

1

拿到筷子后先闻一下,如果有酸味的就不用。

2

接着查看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日期等一系列厂家相关的信息,看看筷子上是否有出现不正常的黑色斑点,或者是过度雪白发亮的,有就不用。

3

最后再试着折一下,没有弹性很容易折断的不用,折断后出现外白内红或者内部是棕色,且伴有刺鼻气味的不用。折断后有细长的纤维,有弹性,表面光滑的并伴有轻微竹香的筷子可以放心使用。

观点

政协委员:精细回收是个大难题

不对一次性筷子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是整个深圳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晶报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深圳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针对的主要是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目前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是作为其他垃圾处理。

“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产量为100多万标准箱,其中木制的一次性筷子接近50%。这些筷子几乎全部未能回收。”

想过回收处理一次性筷子的人并不少,政协委员李毅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发现,要在深圳实现一次性筷子的回收再利用并不容易。“一次性筷子回收再利用,跟牛奶盒回收再利用的情况类似,这个事情要科学计算整体的社会成本,看是否合算。”李毅表示,日本能做到一次性筷子的回收再利用,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垃圾分类精细化程度很高。

李毅建议,政府可尝试对一次性餐具加征环保税,同时出台有关条例,对于违规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行为进行处罚,通过法律搭配经济杠杆的方式,从源头控制一次性筷子的消耗,“最后没有利润的时候就没有人用了。”

动态

外卖行业开始重视环保呼声

2007年12月1日,商务部在《餐饮企业经营规范》中首次提出“餐饮业减少一次性筷子、纸杯等餐具的使用”要求。2010年6月,商务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在餐饮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

为响应环保的呼声,近年来一些外卖平台开始重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现状,比如在2017年9月,“饿了么”外卖平台在下单确认页添加“无需餐具”备注选项,并为选择该项备注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以此引导用户和商户自觉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此外,“美团”、“大众点评”等外卖平台也在下单页面添加了餐具选项。

近日,晶报记者试用“美团”和“饿了么”两款外卖软件,发现在“美团”的提交订单页面上,可以从“备注”中选择餐具数量,其中有“不需要餐具”或者1到10人,以及10人以上的选择;在“饿了么”的提交订单页面上,也能看到最后一个“餐具份数”的选项,点开有“无需餐具”和1到6份的选择。

“我试过几次选择不用餐具,但是大部分时候送来的外卖中还是会有餐具。”市民龙先生表示,他曾针对餐具的问题咨询过外卖送餐员,对方称餐具是由商家准备的,他们只负责送达。

10多年过去了,这场关于一次性筷子的环保战仍在持续着,尽管战场已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

晶报记者 陈雯莉 林菲 高雷实习生 刘天恩 方海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