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念念紧箍咒(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2018年,可谓教育减负年,从年初到年末,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贯穿始终。可违规的培训班没了,不规范的竞赛停了,但是部分校外培训由“线下”转战“线上”,打起擦边球。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念念紧箍咒(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
今天,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求,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排查重点包括:校外线上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面向境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时;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等。
线上培训存四大突出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校外培训从线下向线上迅速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服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的培训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游戏等内容;二是有的培训内容以应试为导向,超标超前,违背教育规律;三是学科类培训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四是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用户消费风险大。
该负责人指出,这些问题不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加重了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人民群众反应强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其实,早在去年11月,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就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其中专辟一章强调要强化在线培训监管,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在机构住所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直播类培训禁超21时
《实施意见》提出两个工作目标,: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
《实施意见》提出的措施主要包括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开展排查整改和健全监管机制等三个方面:
备案审查制度上,一是明确备案审查重点,主要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三方面情况进行备案:二是明确备案审查流程,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在取得ICP备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的证明、等级测评报告后,向机构住所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备案,具体备案细则由各地制订;三是明确备案变更流程。备案内容产生变更时,应及时提交变更内容说明和变更材料。
各地要制订排查方案,对在本地申请备案的校外线上培训开展排查,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排查,并提出整改意见。排查重点主要包括五方面:
在培训内容方面,要求课程设置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
在培训时长方面,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直播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面向小学1到2年级的培训不得留作业。面向境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校外线上培训平台应当具备护眼功能和家长监管功能。
在培训人员方面,要求培训机构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培训人员的办法,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在信息安全方面,要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
在规范经营方面,要求在培训平台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不得收取超过60课时或3个月的费用,提供格式合同,降低群众消费风险。
线上培训也将有黑白名单
《实施意见》提出,经排查发现问题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按整改意见进行整改,于2020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并重新提交相关材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进行查处,视情节暂停或停止培训平台运营、下架培训应用、关闭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依法进行经济处罚等。
《实施意见》还规定,建设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为各地开展备案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明确教育、网信、电信、公安、广电、“扫黄打非”等部门的职责分工。
《实施意见》还要求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对符合相关规定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列入白名单,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列入灰名单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列入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黑白名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对外公布,及时更新。
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已上线
公众发现违规培训可举报
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建设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刚刚,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平台已上线使用,未来各地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审查结果将在平台门户上公布,社会公众发现校外线上培训违规行为可通过平台举报,平台还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研判培训行为,对可能存在违规行为的培训提示告警。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杨非介绍,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可供多方使用,教育部统一设计和开发管理,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事权划分使用平台备案审查和监管功能,培训机构按照备案和监管要求使用平台提交备案材料和监管数据,家长和学生通过平台可以方便查询培训机构、课程和师资信息。
针对线上培训变化快的特点,杨非说,平台针对近期备案时提交的静态备案材料和数据做审查,同时对未来长期线上培训服务产生的动态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智能研判,帮助教育部门快速定位问题,以便及时做出处理。
未来,对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平台将发挥重要作用。
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平台自行登记获得账号,录入备案信息,上传备案资料,提交审查申请;各省级有关部门可以在线审查备案材料,进行过程管理;教育部可以实时了解掌握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开展情况及备案审查进展。
各地教育部门在平台上开展审查工作,审查结果在平台门户上公布;培训机构可以实时了解业务的审查进度和状态;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方便地了解各培训机构的课程及师资情况。同时,通过网络举报途径,社会各界可帮助监督、发现违规培训行为,有助于及时处理反映集中、隐患较大的问题。
在线培训监管的用户群庞大、平台众多,传统的人工管理很难做到全覆盖监测。平台通过互联网接口动态采集各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日志,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培训行为进行智能研判,对可能存在违规行为的培训提示告警,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监管人员工作量,提升监管工作质量。
杨非透露,目前,管理平台已上线使用。未来,将根据对校外线上培训监管工作的开展逐步完善平台功能,为线上培训的备案、管理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