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心理压力大如何疏导(初三学生家长的心理辅导)

初三孩子学习压力大,怎样缓解压力?

1.初三阶段即将面临中考,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因为成绩好就能考上重点高中,上重点高中就意味着离重点大学又近了一步,前途一片光明。为此学生将面临来自家长、老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从而产生了心理焦虑、紧张、疲乏、烦闷、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减退等心理疾病。那么如何才能缓解消除这些压力呢?

一,学生自我调节

1,重树信心:尽早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坚信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提升自己,能尽快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甚至超越大多数同学。

人生有起有落,学习、考试也一样。你越是在乎考试结果,就越不容易考出成绩。自己要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考试结果,心情就自然放松,压力当然也会随之缓解消除。

2,适当听听音乐、唱唱歌曲,远眺绿色的树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每当出现过度焦虑,学习紧张,不妨听一下自己爱听的音乐,甚至唱一下平时喜欢的歌曲,舒缓一下压力,做到心情愉快。还可以到空旷的地方远眺绿色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样可调节心情放松大脑,有益于学习。

3,短时间参加运动,诸如蓝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慢跑等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身体健康,有利于释放压力,所谓”所有烦恼都从脚下溜走”就是这个意思。

4,适时与老师、同学互动。和自己信任或崇拜的老师进行请教探讨学习上某个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同学互相聊天,看喜剧片,甚至嬉闹,发牢骚,相互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忧愁,这些都可以释放自己的压力。

5,根据各自的心理特点进行减压。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采取看书、听音乐、思考问题等方法减压。有时还要和好朋友好同学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和痛苦,达到渲泻的作用。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采取参加各种运动、游戏、唱歌等方法进行释放自己内心的烦恼。外向型学生减压比内向型快一些,需要解决的是”注意力不集中,方法不得当”等问题。内向型主要是心结问题,有时“一根筋””认死理”,需要打开他们心结才能解决问题。

二,家长配合。孩子进入初三,不但精神焦虑,学习压力大,家长也担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将来上不了重点高中,压力也是挺长大的。

1,家长要保证孩子的饮食起居,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保证孩子的生活需求,使他们生活无后顾之忧。

2,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良好形象。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以及学习心态的变化,家长尽量不要表现出过度的担心,要勇敢面对,否则会加重孩子的压力。要时常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正确面对人生,面对压力。还有家长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沟通、谈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切记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讲“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听话,成绩如何好或成器”等刺激的话,孩子是最反感这种攀比的,这样只会增加他们的精神压力和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结果可想而知。

3,孩子有了压力应及时和学校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和班主任一起寻找孩子压力的根源,寻求解决消除压力的办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孩子内心的压力。

三,学校的措施

1,学生升入初三,即将面对中考,学习压力也随之不断加大。学校征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选派得力的心理老师,并根据学生各自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学生的心理焦虑,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2,学校应适当组织学生与各科任老师,以及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向老师请教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成绩。老师应及时提出和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同学间可采取互动交流的形式,成绩好的同学应积极主动帮助后进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成绩差的同学要勇敢面对现实,不要碍于面子羞于请教。

总之,初三和高三一样,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节点,对于孩子在思想上学习上出现的压力,学校班主任和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学生,及早及时用各种有效的办法,缓解消除孩子的压力,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自信心的重树,有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从而在未来中考中给自己给家长给学校交出满意的答卷。

如何对初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本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5.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7.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的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有两个: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8.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①全身松弛训练。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即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难点: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初三学生心理压力大如何疏导(初三学生家长的心理辅导)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