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重温:曼说奥斯卡最佳影片
2009年第八十二届奥斯卡最佳电影:
拆弹部队
文/胡曼荻
The Hurt Locker 这部电影的名字,不知谁翻译的,如果直译,应该是《哀伤锁柜》,翻译成《拆弹部队》,直白明确,却变得有些过于一目了然,没有电影的文艺色彩。战争似乎是男人之事,拍战争电影似乎更是男导演的专利,女导演是否可以拍战争片?凯瑟琳·安·毕格罗(Kathryn Ann Bigelow)巾帼不然须眉,拍了,还获了奖,让前夫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和其执导的《阿凡达》大倒热灶,望其项背。凯瑟琳堪称传奇,和詹姆斯结婚两年,偷师相当成功,拍的片子主题,没有卿卿我我女子的柔情,尽是战争和残酷现实。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人的一块心病,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和美国人讨论过世界警察角色:美国总想当老大,入侵别国在所不惜,可美国人为之骄傲:如果美国不去维护,那么伊拉克就无法实现民主,人民生活在独裁者的水深火热中。事实打了脸,中东动荡不安,伊斯兰人民对美国军队恨之入骨。美国人花钱出力牺牲大兵,换来的是恐怖分子无时不在的偷袭示威,搞得全球人心惶惶。本片由美国战地记者马克执笔写剧本,此片中,美国大兵自然是英雄,在伊拉克为民除害,以一个三人拆弹团队为核心来叙述故事。奇的是,主人公名字也叫詹姆斯,不知是不是导演为了怀念前夫借用其名。影片开始,拆弹队长马修在巴格达没有顺利完成任务,被炸死,同队的散博和欧文痛不欲生。顶替前来的詹姆斯很自负,仗着自己成功拆了800多个炸弹,艺高人胆大,到了伊拉克战场,不把同伴放在眼里。他抽烟且放纵自己,不愿意穿厚实笨重防弹服,还扬言那么多炸弹,拆不好就会死光光,既然大不了死一场,不如死得舒服一点。三人小组都觉得自己是神圣的使命,看到的却是周围伊拉克人不信任甚至仇恨的眼光,危险无时无刻不在。毕竟是在伊拉克,言语不通,人生地不熟,且似乎遇到全民皆兵的抵抗,战争的意义在哪里?影片很婉转地表达着战争的残酷和无解。枯燥的生活,让詹姆斯和一个自称“贝克汉姆”的伊拉克小孩结下友谊,更为他的死有些疯狂。几经磨合,詹姆斯、散博和欧文也成了哥们,历经出生入死,完成了一个周期的任务。詹姆斯回到和平的美国,等着他的,是牙牙学语的儿子,和漂亮温婉的前妻。只是,詹姆斯历经战争洗涤,心早已不在家中,并不满足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对儿子说,人总要做点事情,否则心是空的,他知道什么才是其唯一热爱之事。他觉得自己的价值在拆弹任务中,那是他的一技之长,最能让他觉得自豪。影片结尾,詹姆斯坐上战斗机,空降伊拉克,再归战场,重启他一年365天拆弹旅程。一个女导演,活生生把战争重现大荧幕,着实不易。此片是男人戏,在约旦和科威特炎炎烈日下拍摄,动用了大量难民,却是小制作的独立电影。凯瑟琳够厉害,独自制片,亲自导演,动用了各种资源,获奖无数。她对战争有独特的视野,通过小人物来表态战争。不过看此片要有大神经,整个片子想恐怕片,似乎随时都会死人,却不知凶手在哪里,看得人坐卧不宁。这不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看过一遍,不想再观第二遍。只是,导演依然热衷拍电影,战争就是鸦片,人会上瘾,会疯狂。这个世界,有战争狂人,时刻制造家破人亡生离死别。写此文时,适逢911世贸被撞塌纪念日,或许,冥冥之中,人间悲剧总在轮回。主人公詹姆斯最得意其成就便是拆除世贸炸弹,却不知人肉炸弹防不胜防,且无法拆除,被锁住的哀伤,一旦被释放,便是战争之源,人类灾祸。
2017-09-11@美国费城
??end??
1:长篇小说《美漂》(中国/作家出版社》;
2:中短篇小说集之一《归去来兮》(上海文艺出版社);
3:中短篇小说集之二《婴亭》(美国/美华传媒》;
4:美国纪事文集之一《白宫有请》(上海出版社);
5:美国纪事文集之二《人世间星空相连》又名《白宫来邮》(上海文艺出版社);
6:美国纪事文集之三:《美国物语》(清华大学出版社);
7:美国纪事文集之四:《美国胡说》(美国/美华传媒);
8:新加坡纪事文集《狮城萦梦》(上海文艺出版社);
9:散文集《爱之智慧》(上海文艺出版社);
10:散文集《青春独有》(上海文艺出版社);
11:散文集《中国女孩》(新加坡/新亚出版社)和
12:纪实报告《目击中国经济》(新加坡/新亚出版社)。
新书
《美国胡说》
胡曼荻新书《美国胡说》–美国纪事文集之四
《美国物语》
胡曼荻新书《美国物语》近期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面世。亲们可以在线订购:登录亚马逊/京东/当当,搜索 “胡曼荻” 即可订购
其他作品
长篇小说
《美漂》
中短篇小说集
《归去来兮》
美国纪事
《白宫有请》
美国纪事次部
《白宫来邮》
美国纪事之三
《人世间星空相连》
新加坡纪事
《狮城梦萦》
情感文集
《爱之智慧》
美文集
《青春独有》
首部剧本微电影
《文人相亲》
国外朋友在线观看请登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a1fVtw5p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