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廖仲恺的主谋真的是胡汉民吗?
廖仲恺遇刺身亡的案件,成为民国历史上继宋教仁遇刺案之后的又一悬案,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定论。接下来,我们一起简单分析这次案件的前因后果。
廖仲恺(1877年4月——1925年8月),本名叫恩煦,又名夷白,祖籍广东归善,生于美国的旧金山。他是中国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国民党左派的领袖,更是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
廖仲恺虽出生于美国,但并非大富大贵之家,只是旧金山的一个华工家庭。在他六岁时,父亲就因病过世了,母亲难以为继,只好带廖仲恺返回广州,投奔了在招商局任职的叔父廖志岗。
青年时期的廖仲恺眼见国家危难,百姓水火,树立了求学报国的志向。1896年,他在叔父的资助下前往香港皇仁书院读书,期间与香港地产商何戴的小女儿何香凝结婚,之后返回广州定居。
由于缺乏经济收入,这对新婚伉俪生活得并不富裕。为了支持丈夫求学报国,何香凝毅然变卖了自己的陪嫁,凑足费用先后抵达了日本东京,开始了一同留学的生活。
在此期间,夫妻二人结识了孙中山并被他的革命志向所折服,从此开始追随他踏上了民主革命之路。同盟会成立后,廖仲恺夫妇踊跃加入并成为了最早的一批成员。
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廖仲恺夫妇返回国内,继续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脚步。眼见袁世凯原形毕露,孙中山掀起了“二次革命”,可惜很快就失败了,之后组建了中华革命党继续革命。
1924年,孙中山整合了许多革命团体重建国民党,廖仲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之后,他积极协助孙中山筹建新式军校,也就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由蒋介石出任校长,而廖仲恺出任了党代表。
由于孙中山突然离世,使得原本不明显的各个派系逐渐明朗化,围绕新领导人的角逐在胡汉民和汪精卫之间展开。
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汪精卫出任了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双重职务。不过,这场角逐还远未结束,因为新的党首还没有最终确定,胡汉民在党内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强于汪精卫。
廖仲恺延续了孙中山晚年的一系列政策,密切同我党合作并支持工人运动。自然,他就成为了胡汉民和蒋介石等人的眼中钉,甚至就连汪精卫也对此颇有微词。
从1925年7月开始,国民党右派以邹鲁、伍朝枢等人为首,开始集中火力攻击廖仲恺,散布不利于他的种种谣言。对此,廖仲恺发表了一篇“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文章,旗帜鲜明地对这些右派提出了批判:
现在吾党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诩老革命党,以为做过一回革命党后,无论如何勾结官僚军阀与帝国主义,也可称为革命党。
之后,廖仲恺更加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接连收到了暗杀威胁。对此,他显得非常坦然,正面进行了硬杠:
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何事顾忌!
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一同乘车前往国民党党部开会。不曾想,在戒备森严的党部门前,他竟然会惨遭杀害,血溅当场。
廖仲凯遇刺的消息震惊了社会各界,使得孙中山临终前的主要人事安排也岌岌可危。因为,汪精卫借机整合了各个派系,甚至还将之前没有党权的蒋介石也跻身到了权力中心。
随着案件的调查,第一个被直接牵涉的就是胡汉民的堂兄弟,这样一来,胡汉民自然难逃干系。接着,粤军的一些将领也被证实参与过或事前知悉此事,使得许崇智也被牵扯了进来。
无论真相究竟如何,反正胡汉民和许崇智都先后被踢出局。胡汉民退出党首的争夺,被迫出走苏联,而许崇智也只好远赴香港避祸。
一场暗杀事件下来,汪精卫彻底扫除了自己的各种障碍。对他而言,唯一的遗憾或许就是顺带提升了老蒋的地位,为日后被此人夺权埋下了重大隐患。
廖案发生前,蒋只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既不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也不是国民政府委员,可谓既没有党权,又没有政权。
算下来,汪精卫和蒋介石成为此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本着“谁受益多,谁嫌疑大”的原则分析,这二人自然有着最大的作案动机。虽没有最终的定论,但大致推测有几种可能:
一、汪精卫
当时,汪精卫尽管已经是政府首脑和军队的名义领袖,但胡汉民拥有着党权,而且从来没有臣服过他。
廖仲凯在汪精卫和胡汉民的争斗中,选择支持汪精卫。但是,他对于汪的政治主张和倾向并不是完全赞同,如果通过刺杀廖仲凯而击败胡汉民的话,汪精卫是非常乐意的。
二、蒋介石
事实上,通过在黄埔军校的长期合作,蒋介石和廖仲恺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廖仲恺在建校初期,曾经给予过老蒋莫大的支持,而且从不贪功揽权,这让老蒋十分放心。
不过,对于野心勃勃的老蒋而言,他很清楚自己仅凭借黄埔的学生军根本无法立足。所以,牺牲掉廖仲恺以成全自己,在老蒋看来也是非常乐见的。
三、胡汉民
个人认为,胡汉民的确有着最大的嫌疑。本来,在孙中山去世后,胡汉民拥有最大的可能性成为新的领袖。但是,在廖仲恺等人的支持下,汪精卫最终成了国民政府主席。
而且,对于廖仲凯的左派主张,汪精卫尚能在表面上予以敷衍,可胡汉民作为右派人士,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最后回答提问,胡汉民的确是刺杀廖仲凯的最大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