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的美人鱼很恶心吗(豚鼠之下水道中的美人鱼)

《下水道的美人鱼》讲的什么故事啊,恐怖吗?

1.此片给人的最大冲击来自于视觉,肮脏的下水道、半泡在脏水中的弃婴、成堆的蛆、腐烂的猫、长蛆的腐肉、流着粘稠液体的脓包、蛆虫在人鱼的腐肉里爬行、半张烂掉的脸、画家用刀在人鱼的体内挖出了一具成形的婴儿……一个又一个肮脏而恶心的画面,冲击着你可怜的眼球和肠胃,但这些肮脏的东西又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人类的世界里,在任何一座灯红酒绿、金碧辉煌的城市下面都会有这样的下水道存在,所以美丽的人鱼才会被肮脏的下水道污染,所以艺术总是被人类的欲望玷污。3X这是日本的一个地下试验片,分为3个章节:第一个章节描述几个男人如何把一个女孩活活地摧残致死,然后解剖,摧残地手段极其残忍,挖眼地一幕更是非常恶心;第二个章节讲的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性家庭的变态事情;第三个章节就是下水道里的美人鱼。剧情:一个画家在下水道里发现一条美人鱼,只是肚子上长了几个大脓包!好心的画家把她带到家里放在浴缸里养病,美人鱼身上的大脓包越长越多,脓水和血水把浴缸里水给染浑了,画家帮人鱼把脓水一点点的抠出来,用毛巾捂住!美人鱼说她活不了多久了,要画家把她病变的过程给画下来。过了几天,脓包又长满了人鱼的乳房,画家来看人鱼,只见脓包里蠕动着探出半节身子的蛆(水蛭)?画家脸扭成一团~!在人鱼的悲呼下,画家抖抖嗦嗦用手带蛆一条条楸出来!后来人鱼连脸上也长满了身上不断喷出脓水和蛆,最后几只近一尺长的肥蛆从她身上溢出,美人鱼人死了,画家看到这惨绝人寰的一幕,疯狂的拿着刀去砍人鱼身上的蛆,砍了一夜!楼下的邻居在吃饭时,见到血水从天花板上滴出,他们冲到画家的家里,惊骇的看着画家木无表情的在剁尸块,地上还有个婴儿的胚胎!画家被关进牢里,一片人鱼鳞片成了他永远的相伴 这部片子远远超过了正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看的人一定会吐,而且有很多留下了后遗症,但它居然通过了日本的片审,公开发行了DVD。后来有个美国人发现这部片子,报告了FBI,FBI专门派人调查这部片子的真实性和拍摄细节,他们认为这完全不是人类所能承受的,比原始野蛮的食人部落要恐怖100倍,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另外一种邪恶生物或智力的行为。这部片子是不会有人做中文字幕的。劝你千万别看,除非你心理承受能力强或者不怕这类冲击(不过也因人而异我就是个特例,看完觉得没什么,拍得很假,不怎么恶心,照样吃饭,我接受不了那种像咒怨的恐怖电影)
下水道的美人鱼很恶心吗(豚鼠之下水道中的美人鱼)

如何评价余秋雨及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智慧更多的在圣贤原著里

自从一读《红楼梦》,不看人间糟粕书。在此书仅限于文学艺术,否则可看的书实在太多了,孔孟老庄、宋明理学、四库全书、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儒藏、道藏、佛藏等等。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五千年,留下多少可以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宝藏啊!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前,其他作品都显得黯淡无光,准文人的文学作品就更没法看了。对余秋雨的著作很少关心,因两次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就耐着性子把他的系列文章如《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老子和孔子》等都看了一遍。

当努力寻找文章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时,却总感觉作者在与人捉迷藏,有时偶尔触及某一个点,却总是浅尝辄止不得其要,或许这是准文化作家的特点吧。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比较容易被未进入社会的学生所欢喜,至少在他出名的年代应是如此,因为学生正处于对未来充满好奇与联想的年龄,而文学表达往往稍微欠缺,文字也常跟不上联想的脚步,自然在遇到类似意识流作品时,易惊艳于情感也能似记流水账般的用语言描写和表达,易共鸣于说话无须那么多填空判断式的确指的约束。而人之常情的相契往往会让不谙世事的读者得到一种确证自我存在的满足感。作为写作启蒙,他的作品对写作来说还是有些价值的,但仅限于此。

余秋雨现象还有一个更深沉的原因,即以前的教育从来没有告知学生,中国文化是世界文明中最璀璨的明珠;更没真正让学生弄明白,中华文明为何那么伟大与不朽;也没有郑重告知学生,大部分的文化成果都被老祖宗记录了下来。以至于当有人稍稍涉猎古人的典籍,天马行空地驾驭文字似梦如幻时,读者轻易地被感染进而认为作者很有智慧,很有学问。可正是在这种看似厚重实则浅薄的陶醉下,作者的智慧已摔碎了一地。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真实性,也有部分戏论及自娱的成分。真实性占8分,戏论占2分,也可以算是对历史的个人观点。虽从学术角度看,多少有些严肃不足联想有余,但也没必要过分苛责,毕竟只是准文人的自秀情结,大多数言论对外人也没多少攻击性。然而必须明确的是,真文人是象文天祥那样具有凛然气节的仁义君子,真实的学问是彻骨彻髓顶天立地的学问!

如果说世界上有哪种文化,仅凭文字就能让人热爱生活,且持久而恒常,那就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封建腐朽的不是儒学,恰恰是侵蚀了儒学的那部分。而余秋雨先生于正统儒学的学问仅停留在训诂层面,于真义可谓零深度,反而对封建腐朽这部分的研究和评论似乎更有所获。这也是让人深思的人文现象。作为文化学者,更多的责任在于深入文化的宝库中探索,而不是在宝库周围转悠摆pose,却始终进不了门槛。

不知不觉说到关键处了,什么是真学问?真学问即实证良知本体,那是一种内在的生命体验,不是空想出来的。没有深刻的真实体验,又怎么能写出如圣贤文章那样洞彻真理的文字呢?体会深则文字深,体会浅则文字浅。《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王阳明说:“良知(本体)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李颙(李二曲)也说:“人人具有此良知良能,随感而应,日用不知,遂失其正。骑驴觅驴,是以谓之百姓。学之如何?亦惟求日用之所不知者为知之耳。”

儒家把良知分疏为本然良知、现实良知、悟得良知、发用良知。现实良知为常人生活中的良知,有被污染杂妄的一面,也有天良真诚的一面,其真诚的一面时有显现,即《孟子》所谓“恻隐之心”等四端,这是从事的后天层面而言。若从良知本体层面言之,其心体本然真态仍在,只不过较微弱难以显现而已。王龙溪说:“当下本体,如空中鸟迹,水中月影,若有若无,若沉若浮,拟议即乖,趋向转背,神机妙用,当体本空。”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 “凡有四端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二曲对悟得的良知本体景象有较完整的叙述:“虚若太空,明若秋月,寂若夜半,定若山岳。静而虚明寂定,是谓未发之中;动而虚明寂定,是谓中节之和。” 此良知本体超越心与物的意识形态之上,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恐怕还没有相应的名言来比拟,无以名之,暂称之为“超心物的哲学”,以俟大俗大雅君子之教正。

而孔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真实境界,更是准文化作者未梦见在的,在此引录另一位大儒的话以唤醒梦中人!

王时槐(王塘南):人在生理中,犹鱼之在水,由中彻外,无之非是。此理塞天地,亘宇宙,无微可间,无时可息,本性空寂,而非冥顽。其中自有这段生生不容已之几,瀰满充周,活泼圆融,孔子所谓“逝者如斯”,《诗》所咏“於穆不已”者是也。须知此理,乃为知性。程子曰“天道运而不已,日往月来,寒往暑来,水流不息,物生不穷,皆以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儒叹自汉以来,学者未知此义,岂不然哉?

王时槐:嘉靖进士、嘉靖南京兵部主事、万历贵州参政

后 记

为了便于理解,简单解释一下,其实上文已经将完整的过程说的比较清楚了,如果多看几遍,应能领会到更多。比如发用良知即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是走向“随心所欲不逾矩”或明儒薛瑄所言“此心始觉性天通”的过程。

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仁义礼智不是外来的,是每个人固有的。上述“四端”都属仁显露的端倪,若于此时体认,则属识仁体(即良知本体)之良法。

关键在于体察“四端”显现时的内在心志与感受,那是仁心在生命、心意层面的气化反应,该反应之内在气机变化的真实状态是仁心的状态与感受的根据,敏感的人能感受到这种状体。

对此状态,任持之,扩充之,则能逐渐领悟到“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真实含义,而不仅仅是一种道理。将此所得及于人伦与万物就是儒家以仁经世的精髓!

参考书目(按年代顺序):

1. 《 孟子》 孟轲

2. 《传习录》 王阳明

3. 《王畿集》 王龙溪

4. 《王时槐集》 王塘南

5. 《二曲集》 李颙

6. 《原儒》 熊十力

7. 《李二曲研究》 林继平

8. 《儒家内圣修持辑要》 甄隐

9. 《传统修身法理》 尹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