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说起韩愈,你们是否首先想到了他著名的一首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想象独特,清峻隽永,一改中唐以来柔弱的诗风。韩愈有三百多首诗保存下来,在艺术风格上才力充沛,不同凡响,与当代诗人孟郊、李贺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韩愈对于文坛更大的贡献,却是在散文领域。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最先提出“古文”这一概念,认为两晋南北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缺乏思想内容的骈体文非常繁琐浮夸,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认为应该继承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他同时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等合称“唐宋八大家”。
《师说》便是韩愈所写的散文。中国古代认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普遍重视教师的作用,赋予教师以崇高的社会地位。古代老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共同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一国之尊的皇帝在接见群臣的时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礼来接见,但是在接见老师时却行宾主之礼,一个站在东面,一个站在西面,要像对待客人一样来对待老师,老师免行臣子之礼。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就算成人了,其他人就不能再称他的名字了,只能称他的字,表示对他的尊重,只有他的老师和父母可以一生称他的名。这样,从君王到百姓都礼敬老师,整个社会才兴起了尊师重教的风气。
尊师重教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后世逐渐衰退。韩愈便写了这篇《师说》,批评当时不重师道的社会风尚。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时候求学之人一定有老师。真正的老师,应以“传道”为先,授人以为人之道、处世之道,而后才是传授知识、解答疑问。这个“道”,指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疑惑便始终得不到解答。《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比我年长的人,他懂的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比我年轻的人,如果他懂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三字经》中有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说的是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有学问的人,尚不耻下问,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我是向他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论语·述而》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几个人一起同行,无论这个人的出身贵贱,年纪老少,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值得我向他学习和效法的。人要谦虚好学,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师道”一词在汉典中解释为:老师的地位、作用以及尊师的风尚。公元802年,韩愈被授予四门博士,此后他曾几次担任与学校有关的官职。韩愈有感于当时国家太学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可入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学生没有潜心学习的动力,渐渐以拜师为耻,不尊重老师的情况时有发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此吧?
晋朝以来士族门阀的等级制度,对当时人们的影响很深。因此,人们自然就会为拜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做老师,感到羞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下面我讲一个著名的拜师求学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宋代。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有一位已经中了进士的学者,叫做杨时。杨时当时已经40多岁了,很有学问,他曾在许多地方讲学,非常受欢迎。他不远万里地来到程家,正遇上程颐老先生打坐休息。杨时恭敬地站在门外,不言不动。过了很久,程颐一觉醒来,发现杨时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程颐很感动,便收杨时为入室弟子。杨时之后成为一代理学大师,世称“龟山先生”。“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疑惑的老师。中国古代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塾两大类。官学是15岁以上的孩子学习的地方,私塾则是民间教育的重要形式。 私塾的教学分两级,初级为蒙馆,主要传授识字、书法、读经教育;高级为经馆,专教以科举考试为主的读书孩子,主要研读讲解儒家经典和进行习作训练。句读,古人指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在学生的书上标出断句和停顿。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会断句就找老师学习,有疑难不解之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不,通“否”。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巫医,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百工,指各种手艺。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从这些话就看出,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已经不复存在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关于郯子,《左传》中有段记载:有一年的秋天,郯子来到鲁国朝见昭公。郯子很博学,孔子便求见郯子,向他学习知识。苌弘是周朝的贤大夫。他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是我国音乐学界的开山鼻祖。孔子对于礼乐这一方面很有研究,曾经专门向苌弘请教音乐。师襄是春秋时鲁国的乐官,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闻道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这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蟠,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传,古代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李蟠是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