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面,哪些事件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三国演义的事实部分:
1、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连年征战中的背景下,官渡之战,这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由此爆发。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据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全军溃败。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经典,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范例,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三四万之多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窜北,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3、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三国演义的虚构部分:
1怒鞭督邮:刘备所为,而演义中为了突出其仁君形象,将此举写作张飞所为。
2 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的军队,《三国演义》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 三英战吕布:虚构。不仅史料未提及,以情景度之则刘关张根本不可能有与吕布单挑的机会。
4 吕布戏貂蝉:完全虚构,不过董卓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5 关公斩貂蝉(罗本内容):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只提及一个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将吕布勾结。关于不近女色的关公形象,取裴松之注解为注脚:“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6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荀攸的计谋所为。趁文丑部下抢曹军丢下的东西时曹操突击
7 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8 徐庶之降:《三国演义》说是曹操迎来徐母,请徐母写信招唤徐庶。徐母痛骂,砚击曹操。于是程昱献计,伪造徐母一信,招引徐庶。徐庶为了“忠孝不能两全”,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去了。在这里,《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徐母,正气凛然,颇为成功。然而事实却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时,刘琮军前投降,刘备措手不及,由樊城南走,曹兵穷追不舍。半路上,徐母为曹兵捉获,于是徐庶就向刘备告辞。他是在刘备最最狼狈的时候,为了“尽孝”,而辞刘归曹的。“走马荐诸葛”是小说家为了安排情节而加插的,其实那时诸葛亮已由刘备请出山了。
9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0 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11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12 草船借箭:史载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13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14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 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
1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史载周瑜操劳过度死于巴丘。至于“器量狭小的周瑜”之形象,纯属作者为抬高诸葛亮形象而虚构。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7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征汉中:法正为谋主。皆非诸葛亮策划。
18 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9 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20 八阵图退陆逊:虚构。陆逊退兵是因为魏国要攻打吴国,陆逊怕腹背受敌才退兵。
21 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疑问,..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 蜀书. 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而小说宣扬节烈之心切则可见一斑。
22 七擒孟获:演义用大量笔墨虚构了诸葛亮率军降服以孟获为首领的南蛮势力的过程。排除战争的正义性不谈,这段描写包含了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丑化,以及对“化外之民”的歧视。演义以话语权的掌控者姿态,把孟获塑造为一个“被征服”“被教导”的对象,表明了特殊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冲突和对立。
23 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24 孔明六出祁山: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史载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至于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纯属虚构。
25 王朗、曹真之死: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的情节纯属虚构。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26 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其实正史上的张郃相当厉害,诸葛亮曾屡次败于张郃之手。 )
有人说《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虚构的事件有哪些?
恰恰相反,《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而已,其中的故事是三分史实,七分虚构。
《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事件太多了,要是真的写出来,写一天也写不完,在此时先抽几个比较典型的事件来说吧。
1、三英战吕布
鼎鼎有名的“三英战吕布”发生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说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在虎牢前大战天下第一猛将的吕布,更加衬托出吕布的勇猛,可“三英战吕布”这事在历史上压根就没有,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刘、关、张三人就没有参加过讨伐吕布的关东联军,与吕布交集也只有在徐州期间,其它时间没有交集。
2、张飞鞭打督邮
“张飞鞭打督邮”这事件发生在《三国演义》第二回中,是说朝廷派人要免刘备的官职,于是督邮代表上级来到刘备任职的安喜县,刘备去见督邮,可人家不愿意见刘备,于是张飞火冒三丈,把督邮綑起来鞭打,“张飞鞭打督邮”这事是虚构的,鞭打督邮是有的,是刘备亲自干的,不是张飞,《三国演义》中为了衬托刘备的仁义,把这事移花接木到张飞身上,让张飞背了黑锅。
3、貂蝉
在《三国演义》第八回说司徒王允想要谋刺董卓,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养女叫貂蝉,王允使了一个连环计,公开貂蝉献给董卓,暗地里又送给吕布,让董卓和吕布反目,而貂蝉为了替国除害,舍身取义,极力配合王允,终于让董卓和吕布反目,导致吕布杀了董卓。
不仅如此,书中还讲了吕布和貂蝉的爱情故事,讲了一大堆,讲到最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也自杀殉情,可在真实的历史上,貂蝉这个人都不存在的,这个人就是虚构的,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中唯一一个虚构的人物。
在真实的历史上,吕布与董卓反目有一个原因就是:吕布与董卓的一个婢女私通,这个婢女到底是董卓的小妾还是下人,弄不清楚,以当时吕布害怕的情况来说,是董卓的小妾也有可能,等于给董卓戴了绿帽子,但这个婢女连个名字也没有。
4、诸葛孔明借东风
《三国演义》第49回说到孙刘联军准备用火攻对付曹操,由于联军在长江南边,曹操在长江北边,要想让船从南冲向北,必须要有东南风,这也是典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由来,于是诸葛亮设坛向天借风,终于让周瑜成功的实施了火攻曹军的计划,诸葛孔明借东风在历史上就是不存在的,赤壁之战中的东南风是周瑜观察好了风向,算好了日子才计划的,与诸葛亮没有关系。
5、空城计
《三国演义》第95回说到马谡街亭大败,司马懿率领大军杀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城中已无军队,诸葛亮干脆把城门大开,在城头弹琴,城下还有老兵扫地,结果司马懿看到这个情况,不敢进攻,几十万大军瞬间撤退。
诸葛亮的空城计在历史上很有名,但是根本不存在,没有这样的事,完全是虚构的。
6、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第46回说到,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于是诸葛亮想了个办法,驾驶几艘船,船上布满稻草,趁大雾天,开到曹军营寨弓箭的射程之内,击鼓鸣金,曹军又看不清实际情况,因此放箭,短短半天工夫,诸葛亮就借到了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是罗贯中虚构的。
7、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上说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处处比自已高,因此经常设计陷害诸葛亮,但每次周瑜的计谋都被诸葛亮看穿,因此周瑜被诸葛亮轻易戏耍了三次,结果活活被气死,死前还说出了那句很有名的话:既生瑜,何生亮?
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这些都是虚构的,在历史上不存在,这也是为了拔高诸葛亮,其实周瑜是个气量很大的儒将,而且周瑜在当时的名气远远大于诸葛亮,犯不着妒忌诸葛亮。
8、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
《三国演义》第41回,说赵子龙为了救刘备的儿子阿斗,在长坂七进七出,连续击杀了曹营五十多员名将,百万曹军无法抵挡,这当然也是虚构的了,赵子龙哪有这么历害,真实的赵子龙没有这样的战绩。
正史是赵子龙确实在长坂救了阿斗,但没有记载与曹军交战,估计也就是在难民中发现了阿斗才救回来的。
9、关云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演义》第50回,说到曹操在赤壁大败,逃回北方的路上,被关羽率军挡住,曹操搬出往日恩情,说动关羽,关羽于是放了曹操。
关云华容道义释曹操在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是虚构的,曹操逃走时 ,谁也没遇到,一直逃到江陵城。
10、黄忠之死
《三国演义》第83回,说到黄忠以70多岁的高龄,非要随刘备一起参加夷陵之战,在战争中为了证明自已并不老,一马当先、奋勇杀敌,在战斗中,黄忠看到了马忠拿着关羽的兵器,想为关羽报仇,于是去追马忠,结果中了马忠的埋伏,被马忠射中一箭,不久就死了。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黄忠没有参加过夷陵之战,而是夷陵之战前就病死了,关于黄忠之死《三国演义》也是虚构的。
先说十条《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事件,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