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未婚冻卵案pad(我国为什么禁止未婚女性冻卵)

未婚男性可以冷冻精子,为何单身女性冷冻卵子就不行?冻卵官司背后,折射出的技术问题、法律问题、伦理问题、经济问题,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值得讨论和深思。
首例未婚冻卵案pad(我国为什么禁止未婚女性冻卵)
2019年 徐枣枣
9月17日14时,「国内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进行一审第二次开庭。

原告徐枣枣、被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和代理人到庭。庭审历经2个多小时,未当庭宣判。

相比两年前,徐枣枣的白色短发染成了深色,去掉了数枚耳钉,白色短袖西装和灰长裙替代了宽松牛仔裤,让人觉得少了几分学生气与叛逆,多了几分成熟与知性。

2021年9月17日,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徐枣枣在法院门口接受采访。(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徐枣枣,是个化名,两年前,她发起了一个诉讼,2019年12月23日全国首例冻卵人权案一审第一次开庭。随着这个官司被报道,这个名字冲上热搜,传遍全网,,她也由此获得了一个与她外形比较贴切的绰号:「杠精」。

1988年出生的徐枣枣,自诩为从小到大都是个「乖乖女」,很少有人把她和「杠精」联想到一起,直到那一件事发生:作为单身女性的她,想为未来保有一份生育可能性的愿望,被拒绝。

30岁这一年,2018年,徐枣枣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咨询冻卵事宜,通过相关检查确认,她身体正常、卵子健康。当她告知医生自己并未结婚时,医生表示「国家有相关规定,单身女性不能冻卵。」随后,医院依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婉拒了她的请求。

现行的原卫生部2003年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这意味着在国内,未婚女性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冻卵手术在内)不在允许范围内。

来源:南方都市报制图
徐枣枣认为「医院拒绝服务的做法,存在对女性的歧视」。为此,她以侵害一般人格权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医院提供冻卵费用,并承担诉讼费用。2019年12月2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第一次开庭,审理结果未当庭宣判,择日再审。2021年9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第二次开庭,「冻卵」一事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本次庭审,双方最关注的是医院是否要满足原告不以‘医疗’目的的冻卵需求,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一般人格权。」徐枣枣的代理律师董晓莹于9月17日庭审后接受采访时称。

据董晓莹律师介绍,在法庭辩论中,「被告提出的观点如冻卵没有考虑到医学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高龄妊娠对孩子的影响等。我们从法律上、伦理上、以及性别平等的角度去反驳。我们着重于『选择权』。我们现在寻求冻卵,和冻卵之后是否解冻,是两回事。我们先把自己有保存生育率的权利享受了,而以后是否要解冻、是否作为高龄产妇去生育,是不一定的,不是相关的。」

徐枣枣则告诉媒体,她不认同被告律师直接将「冻卵」与「高龄产妇」划上了等号,「也许我今年冻卵,明年就想取出来用了,那时候我也没有达到高龄产妇的年龄限制,所以不能简单把这两个概念画等号。」(高龄产妇一般是指35岁以上的产妇或者是34岁时受孕的产妇,徐枣枣今年33岁。)


图:第二次开庭的法院传票
冻与不冻的争论从未停止

两次开庭间隔的近两年间,徐枣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关于「冻卵」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

2018年7月18日,中国日报在官方微博上发起投票「单身女性是否有权通过人工辅助生殖方式生子?」。投票结果一边倒,在3.1万名投票网友里,仅有200名网友持否定的意见。

第二天,中国日报刊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采访的回复:我国现行有关法律并未禁止单身女性生育。目前,单身女性生育既无相关法律支持(《宪法》中没有相关规定),也与传统风俗观念不合。同时,还需要考虑孩子的合法权益。社会上呼声很高,实际情形较少。

2019年,媒体报道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湖北省生育力保存中心向未婚女性提供冻卵服务。从检查到取卵完成,全部费用在2万元左右,而且计划在年底前开展针对未婚女性的优惠活动,可以免首年保存费。

一天后,湖北省生育力保存中心发表声明称:该院确实可以为未婚女性提供「冻卵」服务,但主要是针对部分年轻的恶性肿瘤患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特殊患者,在化疗或放疗前,进行卵子冷冻保存。

2021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公开的一份对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已经启动《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条例》起草工作。此外,以延迟生育为目的,为单身女性冻卵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应用卵子冷冻技术存在健康隐患;
为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需要严格遵循的伦理原则。

2021年8月25日,湖南省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758号提案的答复》称:有条件的开放具备医学指征的单身女性进行冻卵,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你们建议先行冻卵,解冻卵子时需持合法生育证明,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我委将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对《人类辅助生育技术规范》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卵子捐赠、卵子冷冻等相关法规。
风口浪尖上的「冻卵」是什么?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巢的衰老不可逆,卵子的数量和质量每况愈下,不孕率、流产率、畸形胎儿风险都会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冻卵技术出现了。

冻卵技术首次在国内被广泛关注是在2013年,女星徐静蕾在39岁时,去美国冰冻了9颗卵子。随着徐静蕾冻卵行为一起走红的是她关于冻卵的言论,在她看来「冻卵,是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唯一遗憾的是找到这味药有点晚,这药吃不吃无所谓,备着总是不吃亏的。」

冻卵到底是一项什么技术?北京美中宜和北三环妇儿医院的左医生告诉健康界,「简单来说就是把正年轻的卵子进行冷冻保鲜」。即便女性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卵子的质量已经不那么好了,但提前被冷冻,处于保存状态的卵子依然能保持良好活性和状态,在女性准备怀孕的时候,可以成为储备力量。

女性生育年龄变化曲线图
研究表明,女性在正常情况下一生只能排出400多颗卵子,排卵期大概只有30年。女性的生育高峰年龄是25岁~35岁,从35岁开始,生育力每年呈阶梯式急速下降,等到 40岁时,下降频率会被缩短到半年,甚至3个月左右。

左医生表示,从医学角度来说,21岁到34岁的女性卵子活力更强,孕育健康状况更好的宝宝几率更高。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不仅不容易受孕,而且流产风险、胎儿畸形风险、妊娠并发症风险也会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晚婚晚育,在大城市女性单身不婚的意愿更为强烈,在这些女性中,大部分只是暂时没有生育的需求,但不代表她们在未来没有生育的需求。

为了规避「想生却无卵可用」的尴尬,冻卵,成为女性给自己买的一份生育保险。

冻卵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存在风险和失败几率的,据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不孕不育科的王雪敏医生向健康界介绍,「女性在决定做冻卵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己的生育能力,生与不生的决定权取决于女性自身,而生育能力的评估,并不完全掌握在女性手中。」

在王雪敏医生接诊的患者中,有很多咨询冻卵技术的未婚女性,她发现目前很多女性对冻卵技术「一知半解、只是盲目跟风」,在明星效应的加持下盲目选择冻卵,偏离了该项技术诞生的初衷,变成所谓的「后悔药」。

针对生育能力的评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方芳医生向健康界举了一个例子:一个24岁正处于适龄的女孩,如果她到医院通过B超检测出的卵泡数量和雌性激素水平不是很理想,相当于35岁左右女性的状态,那么她的卵巢储备力就不应该按照实际年龄的24岁来对待,而应以35岁的状态进行准备。

在方芳医生看来,女性在选择要孩子之前,应该对自己的生育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这样对于备孕和生育都是负责任的表现。她建议:「自然生育是优选,还是要趁早。」

对生育能力进行评估后,还需要对冻卵的两部分过程有详细了解:促排阶段和手术阶段。


取卵过程。来源:《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取卵手术从技术手段上与阴道彩超相似,用带有针槽的探头通过阴道,到达宫颈穹隆,再通过针头吸出卵泡中的组织液和卵子。

整个取卵的过程会在阴道里形成两个针眼,比一些医美手术的创口还要小。
冻卵技术存在哪些疑问?

冻卵技术在期盼声中诞生,在争议声中成长。技术是否成熟?冷冻后的卵子成活率如何?什么年龄选择冻卵最合适?冻卵解冻后的复苏率如何?

「玻璃化冷冻技术,比原来使用的慢冻技术快了两万倍,在这么快的速度下,卵子会来不及形成冰晶,从而提高解冻后卵子的成活率。」左医生解释道,卵子是人体中最大的一个细胞,与精子相比,体积要大得多,细胞里80%以上都是水,直接冻,就会产生很多冰晶,容易把细胞膜戳破。

冻卵技术的核心在于,把细胞里的水置换出来,让冷冻保护剂进去、撑住细胞膜。将卵子放入-190℃以下的液氮的「玻璃化冷冻法」,与早期的「程序化冷冻」(又叫慢速冷冻)相比,更简单,更省时省力。

冻卵的年龄,左医生建议越早越好,20岁左右在女性发育巅峰的时期,生育一个孩子大概需要4-5颗卵子,超过40岁,生育一个孩子大约需要25颗左右的卵子,对于女性而言,35岁以后随着卵巢功能下降,卵子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在35岁以后选择冻卵,会面临诸多问题,如能不能取出卵子,取出的卵子能不能用,解冻后的卵子能否复苏,复苏后的卵子能否受精,受精后能否发育成胚胎,胚胎移植后能否顺利怀孕,怀孕后会不会流产,最后到是否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面对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未知的。所以冻卵技术是存在诸多风险的,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图:美国生殖医学会在一份冻卵指南中明确指出:冻卵并不保证生育

解冻后卵子的复苏率到底如何?会不会受冷冻年限的制约?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王雪敏医生称,复苏率的问题取决于卵子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卵子解冻后的复苏率能达到50%-70%之间,卵子质量好的,可以达到70%以上;卵子被冷冻的年限,与解冻后的复苏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当卵子被冷冻后,它的质量和年龄,就会停留在被冷冻的那一刻。
中国国情:不能让非医疗原因冻卵挤占医疗资源

冻卵技术诞生至今,面临着多重问题,无论是医疗技术上的操作风险,法律监督和制裁措施的不完善、社会伦理的争议还是经济层面的考虑,都制约了冻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虽然美国、英国等国家向所有女性开放了冻卵技术,但在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并不允许健康女性出于非医疗原因冻卵。于是,法国的部分单身女性也会选择出国冻卵。

即便是在开放了冻卵技术的美国、英国等地,国家生殖医学协会也不鼓励非医疗原因冻卵,不鼓励女性将冻卵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在医疗消费主义的怂恿下,在种种广告中,冻卵往往会被描述成一种医美手术。
正常的女性一个月只会排一个卵子,在女性选择冻卵后,医生为了保证未来生育的成功率,会建议冻20个以上的卵子,这就需要借助促排药来实现。

据方芳医生介绍,在促排药的刺激下,选择冻卵的女性如果能长出十几个卵泡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因为年龄、环境、压力等因素对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很多的女性是达不到这个数量的,那就需要拉长药物使用的周期,才可以取到足够的卵子。

每颗成熟的卵泡会分泌200~300 pg/ml的雌激素,十几颗的话就会达到上千的数值。过高的雌激素有可能对身体造成过度刺激,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导致腹水、腹痛、心肺功能异常等问题,严重的可能导致终身不育,甚至死亡。

除了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外,在中国法律规定单身女性是不可以做冻卵的,对于已婚的女性,也不是都具备做冻卵的资格,只有两种情况是被允许的,一种是患肿瘤的已婚女性,一种是患有不孕不育的夫妇;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还必须持有结婚证、身份证和准生证,只有三证齐全并具备一定的医学指征,才可以实施冻卵技术。

对单身女性不开放冻卵,还牵扯到卵子买卖、代孕等行为发生的风险。北京实景律师事务所的陈鹏飞律师告诉健康界,如果在冻卵这个行为的法律层面,制裁和制度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对单身女性开放,就会存在卵子买卖、代孕等行为发生的风险。

「在中国,无论是代孕还是卵子买卖都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很多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30岁的未婚女性将卵子冷冻起来,等45岁的时候想生孩子了,可她自身的条件已经不允许她孕育这个孩子,那她该如何选择?代孕就是这样产生的。」陈鹏飞律师说,卵子买卖,虽然法律明确规定是犯法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依然有地下卵子买卖的产业链存在,在钻法律的空子。他强调,目前在法律层面,还缺乏对这类行为的制裁依据,亟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制止非法辅助生殖行为。

除了女性健康、法律问题之外,冻卵技术还存在经济层面的问题。据报道,以卵子银行公司EggBanxx为例,选择冻卵的女性需要一次性支付6500到7500美元冷冻卵子的费用,此外还需支付每年500美元到1000美元的存储费。2014 年,苹果和脸书就已宣布将为女性员工报销冻卵费用。在国内的一些企业中,携程曾在2018年10月宣布将为中高层女性管理者提供 10 万元至200 万元不等的费用,使她们能享有冻卵等高科技助孕福利。

徐枣枣在2019年第一次开庭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目前能够完成冻卵的国内女性,基本都已实现财富自由,在国外完成冻卵,成本大概10万到20万元,而在国内只需要2万,十倍的差距,为什么不选择在国内尝试一次,很多人都认为我是杠精,其实我是因为穷。」
暧昧的海外冻卵服务

近年来,在国内,随着单身女性选择冻卵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很多人将目光瞄准可以提供冻卵服务的海外市场,赴美冻卵的案例也越来越多,35岁的莫敏就是其中一位,她花了20多万元冻卵,孩子于几个月前在美国出生。

「从27岁开始,我就在父母的催婚和亲戚异样的眼光中度过每一天。我觉得一个人挺好的,能挣钱,生活品质也高,为什么要委屈自己为了年龄结婚?30岁后,我突然想有个孩子,希望病了有人能床前递水,老了有人送终,可那时我依然没有心仪的男朋友。如果快40岁我想结婚想生孩子了,我的子宫也还可以孕育,但我的卵子质量下降了,怎么保证我能生个健康优质的宝宝?」谈到为什么选择去美国冻卵,远在美国的莫敏,这么告诉健康界。

30岁后,莫敏开始关注冻卵,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查询资料,选择美国的医院,说服家人接受她的想法,又用了半年的时间,准备赴美的手续,31岁那一年,她踏上了赴美冻卵的路。

在美国冻卵的过程,莫敏在打针之前有点恐惧,但其实并没有太多不适感。取卵的过程是全麻,全程没有任何感觉,醒来后,她就可以回家了。

33岁时,莫敏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赴美解冻卵子、成功受孕,在美国生下了健康的孩子。

谈到冻卵的感受,莫敏说「我并不后悔花了20多万元,将卵子冷冻起来,但取卵前的风险告知还是让我后怕,包括取卵过程中随时会发生的各种意外,取卵后可能给身体带来的各种伤害,以及解冻怀孕过程中对孩子发育等方面的影响,所幸,现在孩子是健康的,我也是健康的,都过去了,一切会更好。」

像莫敏一样选择去美国冻卵的女性数量在逐年增长,「我干咨询师第一年,找我咨询的也就十几个,今年是我干这行的第三年,找我咨询的人数已经翻了几十倍了。」一位上海某咨询机构的咨询师李佳婧向健康界介绍称。

「选择冻卵的客户年龄大多30-40岁,当然40岁以上的也有,但到我这一关我就会拒绝了,因为身体条件不允许了。经济收入都比较可观,可以支撑赴美取卵的费用。」李佳婧说,她们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介绍客户去美国取卵,不收介绍费或中介费,客户去了美国的医院,完成取卵后,医院会给公司推广费,「收入还是不错的,就是游走在法律边缘,有时候觉得提心吊胆。」

徐枣枣在2019年庭审结束后,曾这样评价自己行为:冻卵技术不对单身女性开放,根源不在医院,但由于「杠精」的性格,我不能允许冻卵像一座大山横亘在面前,我绕不过去,就只能想别的办法,希望通过诉讼给大山撕开一个口子,让我和其他人能钻过去。

也有反对者抨击,冻卵是一桩向女性贩卖焦虑的生意,而且并不能确保女性在想希望生育的时候成功怀孕。而一旦失败,冻卵女性往往已经错过了自然孕育的最佳年纪,这粒「后悔药」,反而会徒增悔恨。

冻卵技术在对单身女性开放的问题上,争论多年,缓慢前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文中莫敏、李佳婧为化名。)
参考文献:
1. Inhorn, M. C., et al. "Elective egg freezing and its underlying socio-demography: a binational analysis with global implications."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16.1 (2018): 70.
2. Inhorn, Marcia C. "The egg freezing revolution? Gender, technology, and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merging Trends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An Interdisciplinary, Searchable, and Linka ble Resource (2015): 1-14.
3.南方都市报《适当开放辅助生殖限制 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4. 复旦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沈奕斐《被构建的女性》重版时更名为《透过性别看世界》
5. 《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七版,作者张卫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10月1日出版。
来源|健康界
作者|杨丽冉
凡未注明“来源:健康界”的文字/视频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健康界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健康界力求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无法保证已发表内容及所引用材料的适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只做参考使用,不建议读者以此做决策依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