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怎么回事
心源性猝死规范名为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可能与年龄、性别、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饮食、运动、饮酒、心率与心率变异度、吸烟、精神因素、家族史等有关。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大多数心脏性猝死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1.年龄、性别:年龄增长可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这与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有关。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
2.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与心脏性猝死关系密切,但高血压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机制是导致左心室肥厚。
3.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和冠心病、心脏性猝死关系密切。
4.饮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及过少的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都会增加冠心病发病的风险。
5.运动:冠心病病人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心脏性猝死,但剧烈运动则可能诱发心脏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
6.饮酒:过度饮酒,特别是醉酒者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高。
7.心率与心率变异度:心率增快可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8.吸烟:是心脏性猝死的诱发因素之一。
9.精神因素:突然改变生活方式,情绪激动、孤独,生活负担过重导致情绪压抑等都与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
10.家族史: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单基因疾病容易导致心脏性猝死,对于这些病人,家族史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浸润性病变和心内异常通道等心脏结构异常在心脏性猝死的病人中非常常见。通过干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有助于预防心脏性猝死。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郭素坤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心源性猝死,导致它的原因有哪些?
1.以下回答摘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 黄宇 副主任医师《名医专访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黄宇:猝死原因知多少》
猝死原因中,心源性猝死发生快,常常难以预料。其常见病因有:
1)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血管突然闭塞,尤其是大血管、左主干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心脏骤停。
2)恶性心律失常:常见先天性遗传性心动过速,表现为突发室速,甚至室扑、室颤,导致心脏骤停;另外心动过缓(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以导致心源性猝死。
3)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如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型,可引起心源性猝死;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本身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等。
4)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侵犯心脏,可以出现各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大面积心肌坏死等,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心衰及猝死。
总体来说心源性猝死的大部分患者都有心脏的异常,其中最常见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为恶性心律失常,在正常心脏跳动规律下出现的额外的不正常跳动,打乱原有的节奏,使得心脏泵血急剧减少或瞬间停止,全身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猝死。其它如心肌病、心肌炎等则会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使心脏失去收缩功能,从而导致猝死。
2.心脏性猝死是由广泛的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引起的。例如,剧烈而持久的体力劳动、忧虑和脑力劳动会导致身体疲劳、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吸烟等因素、情绪和情感因素、过度兴奋、兴奋、烦躁等。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