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位不是端午节所纪念的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不是纪念伍子胥的吗,是什么原因变成现在纪念屈原的,求解?

“伍子胥起源说”还是“屈原起源说”,关于端午节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息过。

这个争议的答案,我以为端午节,究竟是纪念伍子胥、屈原、曹娥等,寻找真实的历史来求解或还原,已不重要。

千年来流传在端午节中浓缩的历史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也是江浙地区为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同时,也是中国后世相传的许多地方文化民俗历史。

端午无论是为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它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现在,没有必要太去计较,端午节到底起源于哪里。

浓缩在端午节中的文化,其实更值得我们来纪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民俗的“文化共享”价值,历史进程中,文化融合价值的体现。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后人继承和发扬下去。

加上伍子胥,中国的端午一共曾纪念5个人,只是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苏州应是端午节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赋予端午节纪念意义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两者要相差二百年左右。

端午节吃粽子到底是为了纪念谁?屈原、介子推还是伍子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为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怀王,听信了奸臣的谗言,不听屈原的治国良策,把屈原流放,所以屈原投汩罗江而死。楚国的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对楚国文化所做的贡献,所以,就在端午节这一天包粽子撒入江中,以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水族所食,所以才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寻味端午# 华夏美俗,敬贤崇德,“粽”之有情,何须纷争?

——首先谢谢好友上弦月A邀答。

以下哪位不是端午节所纪念的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当地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开展龙舟竞渡,进行图腾祭祀,故后来又称之为“龙舟节”。因此:端午节划龙舟,与生俱来;而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历史人物,是后人赋予的含义。

纪念介子推,发源并流行于晋地的最早习俗——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等地)百姓为纪念忠臣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推割股奉君,在清明的前一天禁火吃寒食(即事先以芦苇叶包裹黍米煮熟,以便是日禁火食用),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而据东汉蔡邕的《琴操》记载:“介子推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推独无所得。子推怨恨,乃做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推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晋文公一纸令下,吃粽纪念介子推便与端午节有了关系。不过蔡的记载 ,得不到当时文献佐证,缺乏可信度。

纪念伍子胥,发源并流行于吴地的较早习俗——相传当年,伍子胥(前559~前484)辅佐两代吴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吴人感戴。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姑苏古城,因而苏州又称“胥城”。而他被蒙冤沉尸之日,正是五月初五,于是端午节就成为吴人纪念他的节日。传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死后,尸身被抛入江中,百姓怜其忠义,用竹筒包米饭投入江中,希望从恶神口中救出伍子胥。

纪念屈原,发源于楚地却在华夏大地,乃至整个华人文化圈广为公认的习俗—— 南朝吴均《续齐谐志》,是现存最早的把端午节、粽子和纪念屈原附会联系起来的文献记载:“阴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同时流传的另一说法是,当地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此外,至今传说中,与端午节有关,而间接有关粽子的历史名人,还有两位女性: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和近代著名革命志士、“鉴湖女侠”秋瑾。

综上可见: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起源和不同的最早纪念对象,并一直传承延续至今,这些都体现了华夏民族从古至今敬贤崇德的美好心灵和民俗之风(尽管其中有的勉强有关,有的间接有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执意纷争“到底是为了纪念谁”,没有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而纪念屈原的说法之所以能够广为传颂,并在今天得到华人世界的广泛公认,个见究其原因有三:最“忠君”的特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最“爱国”的精神,而为历代仁人志士和百姓民间所敬仰;最“浪漫”的诗作,而能够广为世人代代传颂,风靡华人文化圈和全世界。

最后顺便介绍下粽子的前世今生,及其与端午节关系的流变

“包烹”——粽子起源于五十万年前人类进入熟食阶段发明的“包烹”法,即用草、树叶(泥)包裹食物置火中煨烤成熟,后来进化为挖坑注水,放入包裹树叶的食物,将烧烫石头扔入坑中将食物煮熟。这时尚无端午节,故“包烹”与其无关。

“糉”(zòng)——历史上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新附.米部》:“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可见“粽”字本作“糉”。这时的“糉”只是民间普通的食品,与端午节还没有任何联系。

“角黍”——历史上最早把“粽子”与端午节联系起来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享用角黍(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更清楚记载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粽子”——最早将“角黍”/“粽”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的在晋代,而此后随着“粽”的材料和形式不断演进流变,明清以后,因多以糯米为主,辅之其它多种材料制作,故不再称之为“角黍”,而单称“粽子”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