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我总结了一下之前网友的答案,大家基本上从三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提升科研能力的工具。导师本应该是教你如何科研的主要人选。如果导师提供的指导很少,网友们指出,你可以求助师兄、师姐或科研做得好的同学、朋友。另外,网络上也能够查到很多信息。
二,提升科研能力的自身条件。有网友指出,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坚持、主动、勤奋等素质。
三,提升科研能力的具体做法。大家纷纷指出:要夯实基础知识、要学会确定研究主题、要知道如何查文献读论文、要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要学习如何撰写论文等等。
以上这三个方面的回答,我觉得题主真正关心的应该是第三方面。你有了工具、具备了条件,得知道劲儿往哪儿使,对吧?
网友们对如何提高科研能力给出了不少具体做法,遵从这些建议确实能够提升科研能力。然而,作为科研零基础的题主,在收到这些建议的时候,有没有仍然觉得迷茫呢:需要夯实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呢?什么是研究主题?如何确定研究主题?读论文就逐字逐句读呗,为什么还要学如何读论文呢?……
作为一个有科研经验的人,我能够理解大家所提的建议对提升科研能力的意义。然而对于没有科研经验的人,我的经验告诉我,直接给出要怎么做的具体建议,帮助并不大,因为对方并不理解这些建议背后的深意。
从我的指导经验来看,先给学生说明白什么是科研,才能解释清楚做科研需要哪些能力,然后学生才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效提升科研能力。我认为,没有科研经验,并不代表不具备科研能力,很可能只是不知道什么是科研、做科研需要哪些能力罢了。
一、什么是科研?
科研是科学研究的简称,它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方法。
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人人都有需要寻找答案的时候。你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寻找答案。科学研究这种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答案是真的。
科学研究方法的实施主要分为五步进行,见下图。在《研究生三年做什么?搞研究!什么是科学研究?》文章里,我以“新冠病毒哪里来”这个问题为例,对各个步骤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二、什么是科研能力?
我认为,在“科研能力”这个词中,“科研”是修饰“能力”的,科研能力就是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寻找答案的能力。
根据科研方法的实施步骤,我把每个阶段所需要运用的能力概括了出来: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我认为科研能力就是这些能力的总和。
想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就需要从这六种能力入手。我在文章《如何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了解专家的评价内容!之三:科研能力》中介绍了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涉及这六种能力,以及如何提高它们(一篇文章容量有限,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打算以后开专栏详说)。
最后补充
科研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力不是事实类知识,不是脑子记住了就能拥有了。能力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通过论文答辩之后,回过头来看这三年的时光时,才猛然发现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了。
本文作者学亦思,深入解读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科学研究、论文写作。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有什么不同?
两者都同属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但还是有以下的区别
学费不同。其实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二者的学费不同。专业硕士的学费费用高,以好的学校为例,MBA 的学费高达十几甚至几十万元;学硕一般每学年8000左右不等,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学习时间长短不同。学硕一般3年,专硕一般2.5年甚至2年。培养目标:学术硕士偏向于理论基础研究,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专硕注重技能和实践,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在某一领域具有技术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上:学硕的课程都偏理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科学研究素养;专硕则侧重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学硕不同更注重实践研究案例分析等等。如何选择
无论你如何选择,你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具体分析。
如果你动手实践能力强,而且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就业,为你的整体竞争力添砖加瓦,那么不妨尝试一下专硕;专硕对理论基础要求不高,所以对于一些跨考考生也是一大优势,至少扫除了理论基础方面薄弱的拦路虎;
当然你如果喜欢科研且理论基础较好,专业课基础知识扎实则可以选择学硕。因此不管最后你选择什么,最重要的是先根据自身情况、兴趣等方面入手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特别是最近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都在普涨,竞争更加激烈。尤其你如果选择了专硕,那就得更加努力备考。因为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专硕的支持和宣传,专业硕士的报考热度有了很大提升,报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以研究生官网的数据为例
更多具体内容你可以参考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的详细内容。如果你有疑惑也可以关注头条号/考研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