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什么意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谁的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诠释的是什么意思?

我是梁一杂说,我来回答!

昔日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什么意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谁的诗)

一首《乌衣巷》道尽了人间沧桑,无论是万贯家财还是功名利禄,必定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年王、谢两家如此辉煌,人民羡慕其福贵,羡慕其权势,拥有无限的财宝,可依然成为了“旧时”……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脍炙人口的一首诗,看似看似简单易懂,但却蕴含着历史故事,若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弄懂一些重要的人物,如王氏家族、谢氏家族,如朱雀桥的来源,乌衣巷的形成等。

第一,王、谢家族

所谓王、谢家族,说白了点,就是当时五胡十六国时期,晋朝的权贵,土豪。因为此二人及其后代都比较厉害,基本长期把控着当时的朝政,且都崇尚文化,所以就被后世称为“王、谢家族”,是土豪,权贵的代名词,其成就的高度是后代无法企及。

我们分析王、谢二家族,细细聊:

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是晋朝琅琊临沂,就是现在山东临沂。当时,在琅琊,只要提起王氏家族,那就是土豪、权贵的代名词。比如,若是有人炫富,就会被人说“有本事跟王氏比”;若是有人欺善,也会被人说“有本事跟王氏比”,在当时,只知王氏,不知皇帝。

王导,把王氏家族的权利推向顶峰。晋永嘉之乱后,王导主张南迁,又联合了南北士族,给晋朝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拥立司马睿为帝(晋元帝),建立新朝,即东晋政权,从这点上来讲,王导的功劳在当时是无人能及的。军政大权在手,经历三朝的元老,将家族势力发展到极致。

“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王导的权位有多高,一句“王与马,共天下”就说明了一切。

王导虽然手握重权,但为人却比较低调,而且非常善于与晋元帝的周旋,处处显示出晋元帝的威望,给予晋元帝足够的自尊和威望。

话说当年,司马睿南迁后,在王导的支持下,建立东晋政权。登基那天,王导把司马睿的登基仪式搞的非常隆重,鸣钟击玉,擂鼓震天,百官陪列,喜庆异常,俨然是开国皇帝的做派。

晋元帝也是非常识趣,当着众臣的面,主动邀请王导共坐龙椅,一起享受祥庆庆典,而王导不但谦虚,而且说话非常好听,说:“如果太阳与地上的万物等同,老百姓怎能得到阳光的普照!”晋元帝听完后,龙颜大悦!

说的多好听呀,换而言之,“萤火之光,怎能与日月争辉呢”,王导不但给足了晋元帝面子,又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谦虚。

谢氏家族

谢氏家族出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相对于王氏来说,发迹相对较晚,但其在六朝时期,能与王氏一较高下的家族,也就只有谢氏了。

谢氏的发迹主要是靠谢安,此人文武全才,有点“文能定乾坤,武能安天下”的意思。谢安,字安石。少有名气,但却淡泊名利。但是,谢安出山,却一马定乾坤,最著名的是“淝水之战”。

当年苻坚号称百万大军要攻打东晋,可东晋却只有几万人马,大家都战战栗栗,唯独谢安却在家里下棋,表现的非常冷静。最终,幸运的天平倾向谢安,苻坚草木皆兵,败给了由谢安指挥的东晋部队,谢安由此登上了人生顶峰。

当然,谢家的发展,也并非谢安一人之力,比如谢玄,谢灵运等;最傲气的一句话“天下文才一旦,曹植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剩下一斗天下人共分之”,就是谢灵运所说,足可见得谢家文才有多么出彩。

朱雀桥

很多读者可能会认为,朱雀桥不就是一座桥吗?有什么好稀奇的?

你说的很对,朱雀桥就是一座桥,但这座桥却意示当时东晋谢安的权势,当时的东晋政权在秦淮河上建了一座桥,谢安置重楼并二铜雀于桥上,以朱雀观名之,这便是朱雀桥的由来,也是权力的象征。

乌衣巷

乌衣巷比邻朱雀桥,原本就是一条小破巷子,但谢安、王导发迹后,开发了乌衣巷,将乌衣巷打造成当时的豪门圣地,十分繁华,在六朝时,是豪门世族的住地,所以,乌衣巷也象征着权贵。

那么如题主问: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诠释的是啥子意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当年歌舞升平的秦淮河十分繁华,商家无数,浓妆艳舞,可现在却长满了野草花,满目疮痍;而乌衣巷更是破旧不堪,用夕阳斜照,更是衬托出凄凉无比,衰落不堪的样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上一句的破落,来反映出下一句的悲哀,当年的王谢世家,房屋蓬荜生辉,世人皆羡慕不已,府邸华堂橼檁,连燕子都更愿意去王、谢两家去筑巢,而今两家衰落了,燕子也飞入老百姓家里了。说明了世事沧桑,盛衰更替的无奈和事实,辉煌终究会走向衰落,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刘禹锡是一名诗人,但也更是一名官场失意的人,借物咏史明志,藏而不露,但却对世事的无奈,作者怀才不遇,被贬低多年后,被朝廷召回,但早已看淡功名利禄,觉得人生犹如一场梦,即使再繁华,官再大,终究会和秋天的落叶一样,归于尘土。

经历过贬官之苦,几十年造就了超然物外的心态,也说明作者已看淡世事,总结了人世必然有盛世、沧桑,兴衰更替,所以,不必争一时高低。

王谢华堂今何在?楚王台榭空留丘。

燕子飞入百姓家,沧海桑田说春秋。

综上所述,.刘禹锡用一首诗,既表达了当时贬低后返京的心情,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认知。通过王、谢两家曾经的辉煌,最后野草花横生,当年的豪宅变成了破巷子,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认知和总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笔锋一转,曾经燕子都喜欢权贵的住宅,但破旧后,乌衣巷依然是乌衣巷,但却成为了寻常百姓家,赋予了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曾经沧海难为水”,作者短短四句诗,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对人生的认识,从历史的变化,发出沧海桑田无限感慨。同时,也说明,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为人处世,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更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处理问题。

你对这首诗怎么理解?读者可以拿这首诗跟家里的孩子们讨论,一起学习。

所以,欢迎大家留言、收藏,转发,弘扬传统文化!谢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说的是个什么道理?有何启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题目是《乌衣巷》,全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金陵(即现在的南京)秦淮河边的乌衣巷,原是东晋时豪门世族的居住之地,东晋宰相王导和谢安就住在这里。随着王朝更替,时代变迁,从前的王侯府第成为了寻常百姓的住宅。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现在南京市的夫子庙景区范围内,就有古代的贡院、朱雀桥、畔池和乌衣巷等景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王侯宰相的府第住宅都已经住上了普通的百姓,那些个燕子年年岁岁还回到原来的地方,但它们怎么能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换了人间。

现在的人们常常拿过去只有官员们才能享受到的某种物品,后作为商品被普通人所购买,用: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来比喻。例如红旗牌小轿车等等。

总之,刘禹锡这首题为《乌衣巷》的诗,集中表现的就是一种变化,自然界的变化,人类社会的变化。尽管地方还是那个地方,景物仍然是那些景物,但是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2020/07/29)

唐代刘禹锡的名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什么意思?

王谢:指东晋时代的王导和谢安两大豪门世族人家住在乌衣巷。

旧时:指刘禹锡作此诗时距离王谢两大世族败落近四百年了,故称谓“旧时”。

由此及彼,我们不难揣度出此两句诗意思为:过去或从前燕子春天飞来时,总是爱在王、谢两大豪门宽宅的檐口下筑巢,而今天时代不同了,王、谢没落,住上了一些普通老百姓,燕子依旧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既然“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还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那么究竟有什么道理呢?

浅显易懂的道理就是: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世上没有永恒的昌盛,也没有不散的宴席。

但是作者却独具匠心,借用燕子这种候鸟“春回归旧巢”的特征,巧妙地把昔日王、谢豪门家族由繁荣到衰败的过程展现了出来。在这里面,可爱的小燕子被赋予了历史上的见证人作用,并将深奥的道理藏于其中,令人感慨而回味无穷。

由燕子栖息旧巢的特点来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呢?

启示一、时代更替与必然。

诗人所作《乌衣巷》,其地址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那里是豪门贵族世家居住集中地带。当时的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往在这里面。

可想而知,有“朱雀桥”连通,加之“乌衣巷”的繁华,可谓是车水马龙,相当热闹的。然而,不久后,这里就荒凉了,失去了往昔的荣光,居住的不在是豪门,而是普通老百姓。这就揭示一个事实:时过境迁、截然不同就大变样了。

启示二、辛辣讽刺与警示。

历史上的王导和谢安是官员世家,居住于富人区,不与民同乐、共患难。作者委托燕子来见证这段历史,就是恰到好处,适时地表达了对达官贵族人的辛辣讽刺。

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对当今世上新增贵族人员的郑重警示,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一种好事,说明天下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燕子,还是那只燕子,但屋主却更换了,不再是王、谢!

扩展资料:燕子为啥恋旧巢?因为燕子是候鸟,春来秋去,且喜欢在富裕人家和卫生条件好的人家檐下筑巢。春天来时,燕子回归正赶上生育哺幼阶段而来不及现筑巢。同时,现做的窝湿度又大,很不利于种蛋孵化,所以归旧巢。

有史书证明:晋傅咸《燕赋序》中“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