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开发流程8个步骤(产品开发的8个重要流程)

声明:以下内容均为个人自学笔记整理,并非个人实践经验原创总结,我其实还是一只没入门的产品小白,所以可能会有很多疏漏和错误,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一起学习和成长吧。

今日关键字:产品开发流程,需求管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产品迭代

注:

手机打开的话图片可能有些看不清,简书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dfa497c114d8

电脑打开阅读体验更佳哦

互联网产品开发流程

互联网产品开发流程8个步骤(产品开发的8个重要流程)

主要分为五个阶段:项目启动,需求阶段,产品设计,开发上线,版本迭代

立项 启动 评估

立项:确定要做一个什么产品

启动:确定项目相关人员,项目需求,产品原则,时间排期

评估:评估产品机会

方式:头脑风暴、用户调研、用户反馈、竞品分析和数据分析

头脑风暴

产品、运营、视觉、技术都可以参与。人数不要过多,超过5个效果反而不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自由发挥发表观点,不评论对错。产品要做好会议控制,避免漫无边际的讨论,同时做一个好的timer。如果氛围尴尬,可以尝试引导做问题拆解,将一个点,解析成几个关键点讨论。或抛出设想和问题。

注:一定要有人做记录,可考虑录音

用户调研

方式: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

注意:多聆听、观察和思考

注:可用性测试需要专业的观察室,往往只有大厂会做,也往往是交由用户研究员来完成。一般是已经开发完成某项功能,让一群有代表性的用户对产品进行操作。观察员在旁边或者监控设备中观察和记录。目的是发现用户真实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用以提升产品可用性。

用户反馈

用户反馈可以跟用户增长结合在一起做。

定个策略,比如使用多少时长后,或者完成某项任务后,弹出一个邀请评分窗。用户要是选择四星或以下,点OK键,则进入反馈流程。如果是五星则引导去应用商店评分。

这种做法巧妙在于,不仅可以很有效的过滤掉负面评价,让负面评价留在反馈系统,而且还能让应用商店的好评获得大幅增长。

市场分析——考察大环境的情况

分析法——PEST和SWOTPEST

PEST 是一种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所谓PEST,即 Political(政治), Economic(经济), Social(社会) and Technological(科技),从四个维度分析大环境。

SWOT

SWOT即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opportunities)是机会、T(threats)是威胁。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这是SWOT分析法的目标所在。

竞品分析

前期可以做比较全面的竞品对标,横向的纵向的跟竞品进行对比。

对比产品之间的优劣势,比如资源、渠道、技术等。对比目标战略方向、用户选择、产品策略。对比产品功能点。对比竞品是如何做用户体验,怎么处理逻辑、界面层级和细节的。等等。

如果是一个新来者,还可以查看对手的迭代记录,从而绘制出对手的迭代图谱。

竞品分析其实很重要的在于竞品追踪。时常留意竞品做了哪些迭代。你要对这些迭代做思考,思考迭代背后的动机是怎样的,可能会产生哪些效果,这些迭代功能是否要跟进。

除了通过看对方用户反馈和情报了解外,有时候确实还是不好判断效果如何,因为数据毕竟是掌握在对方。这时候可以看看对方接下来做出的调整和修改,用来佐证判断。当然这种方式周期很长,也可以尝试做AB测试。

数据分析

要从根源解决问题才行。所以拆解问题很重要,找到问题存在的所有可能性。再寻求统一的解决方案。

对问题进行拆解或者归因,再反向寻求解决方案。这时候就需要从业务逻辑出发,脑海中去模拟使用场景。理清脉络,顺藤摸瓜。再结合数据看,就能比较容易发现问题。

除自身数据外,还可以参考一些数据调研机构的分析报告,比如艾瑞资讯等对互联网行业做的数据分析。还可以试试百度指数,淘宝指数等工具。

海外市场的分析工具:

Appsflyer /Adjust:用户获取渠道分析归因分类平台,方便统计不同渠道给同一谷歌商店上架产品的贡献数量和转化效率。

Appannie :不同国家APP市场的行业数据分析、竞品数据分析等。

Google analytics :产品内部数据检测分析、渠道分析等

盈利分析盈利模式

指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

互联网产品盈利模式设计应以用户价值为核心,并需要在市场细分和客户偏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定位来抓住高利润的客户群,实现稳定盈利。

互联网产品盈利模式思维导图

需求分析&筛选

筛掉明显不合理的需求

这个阶段的判断标准就是需求的合理性,用你的经验、专业知识,甚至是直觉,过滤掉大部分需求。比如,当前技术不可能实现的或意义不大的、投入产出比低的、明显不合理的需求。

因为从各种不同渠道会收集到大量的需求,为了提高效率,你不得不这么做。当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光每天收到的用户反馈就够你喝一壶的。甚至因此,你不得不做一个用户帮助和反馈系统,来帮助你过滤和初步加工需求。

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这需求做了会怎样?不做又会怎样?

如果做不做没多大区别,甚至做了会起到负效果,那就不需要犹豫了,可以直接过滤掉这条需求。

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动机

这是用户需求进化为产品需求的关键一步。

用户需求:need,用户想要的。产品需求:solution,解决方案。可以是推荐算法优化、界面布局调整、新功能点,甚至是新产品等等

以上是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的定义,用户需求是用户想要的东西,产品需求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用户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用户自身,这就需求产品经理去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和动机。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If I had to ask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they will tell me:a faster horse.“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如果福特先生不去挖掘用户背后动机的话,可能就去研究马的配种问题了,而不会有福特汽车了。

那么如何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和动机?

用户需求的产生,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受环境、情绪等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光看表面描述不行,得有代入感的去感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场景分析:

用户需求=谁(用户特征) 在什么情况下 想满足什么?

比如你是Todo list产品经理,调研过程中,某用户反馈添加过程太麻烦了,没法批量添加。追问为什么需要批量添加后,对方回答,她是一名学生,想要把课程表导入到list中,方便查看。这时候你就明白了,对方是一名大学生,在添加操作的环节遇到了麻烦,她是想要添加课程表。这时候你就可以马上找到解决方法:可以利用OCR技术,只需扫描一下,直接将整张课程表导入进来。再深入思考一下!添加课程表就是最终的目的吗?显然不是,对方添加课程表后,一是为了方便查看,二是为了上课时间快到时提醒她上课。那么就可在导入后,行程一个可视化的日程表,提前提醒上课。

这就是需求挖掘过程。

需求归类整理

挖掘到用户的真实目的后,会发现,多个看似不同的需求背后,原来是出于同一个目的。这就可以将这几个需求归纳为同一个。

接着可以通过如下维度归类整理需求:

1)判断是否有价值:广度、频率、强度

如果使用人数很多、频率很高、需求也很强烈,那当然是好需求。如果这三者都不沾边,可以判断为无价值需求,可过滤掉。

需求优先级评审

为了让开发对需求的可行性、开发难易层度做大致的评估,以及提供实现思路(不同的实现方式对逻辑流程和原型会有影响)。部分需求可能要分期开发。会议之后输出需求优先级、争议点和难点。开发在会后就可以开始技术预研。

需求分类方法

投入产出比ROI:商业价值/用户价值-开发成本

要考虑需求的实现成本(人力、时间、资源、运营等因素)以及收益(商业价值/用户价值),综合考虑是否将其纳入本阶段的需求库,还是放到下一期实现。

马斯洛&七宗罪需求分析法

马斯洛需求理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欲望

分别从需求的层级和人性的角度,对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把握

痛点分析法

将需求分为:痛点、痒点和兴奋点需求。

KANO模型分析法

可以将KANO模型理解为是痛点分析法的加强版。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需求实现程度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将需求划分成如下5类:

基本(必备)型需求–Must-beQuality/ Basic Quality 期望(意愿)型需求–One-dimensional Quality/ Performance Quality 兴奋(魅力)型需求-Attractive Quality/ Excitement Quality 无差异型需求–Indifferent Quality/Neutral Quality 反向(逆向)型需求–Reverse Quality

KANO模型

匹配产品定位、产品目标和资源情况等限定条件,做最后一轮筛选

需要考虑产品定位,符合战略目标、目标用户和既定的功能范围。做需求要为产品的核心功能服务,不然容易功能越做越多,庞大而冗余,反而导致用户流失。

确定目标用户很关键,确定目标用户,需要综合考虑受众群体大小、需求相关性、商业价值和已有资源。总得来说功能要为有价值的用户服务。

举例:

比如一款音乐产品,受众年龄15岁到65岁都有,但你不能说目标用户就是15岁到65岁的人群。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甚至需求都是相悖的,兴奋点也不一样。这产品就不好设计了,最后搞不好两边用户都不讨好。通过分析发现,用户群体可以划分为休闲放松、时尚潮流、极客等类型。再综合考虑受众群体大小、需求相关性、商业价值和已有资源,你可能就选择了休闲放松这个群体规模大、频次高的人群作为你的目标用户了。当然这里是简单介绍,每款产品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总的来说,目标用户一定要明确,可画像的。

定义优先级

在此之前需要判断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因为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1)产品初期(0-1):做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快速上线,快速迭代。积累种子用户。此时产品不宜做得大而全,方便调整产品方向。如果是内容型产品,还需运营好社区基调,控制用户导入,比如知乎早期采用的邀请制。

(3)产品成熟期:不断打磨产品,巩固产品壁垒,制造兴奋性需求,挖掘潜在用户,扩大用户规模。同时要开始考虑变现。

(4)产品衰退期:尽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持续带给用户新鲜感,留住用户。扩充品类,孵化新产品。

总的来说,符合当前公司发展目标的优先级高,反之降低优先级。

接着就可以结合重要紧急四象限,排出优先级。这里就需要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了,没有统一评定标准。

产品设计

注:用户体验要素5层模型

战略层:产品目标及其目标用户(做什么、为谁而做?) 范围层:功能及其内容需求整合(需要做哪些?) 结构层:交互设计及其信息架构(怎样做?)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怎样做?) 表现层:视觉设计(要做成什么样子?)

产品设计过程:

将需求归纳整理成用户任务

多个用户任务交织成信息架构

将信息架构具象化为页面流程图,并通过界面草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接着根据设计原理,让界面草图进化为页面原型

最后加点调料,通过情感化设计和游戏化设计,赋予产品魔力

流程图&设计草图

设计原型前,先进行结构层和框架层的设计。也就是流程图到设计草图(纸面原型)。这一步不能跳过,前期考虑周全,会节约大量的时间,避免后面修改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环节很多同学会去研究竞品或者寻找相似设计,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最好不要这样。容易固化思维。你要先把自己脑中想象的东西画出来,然后再去对标竞品,如果对方好的设计你可以借鉴,不好的地方那就你设计的独到之处了。

功能流程图

在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流程的时候,怕开发人员或是设计人员不是能理解的情况下,要把流程图画出来。但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只用一个流程图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需要按照模块的流程逐个进行分类,分类以后按照功能的不同、简易程度,分别画出流程。

用户行为/用例

产品的功能点、主要功能卖点

界面布局

文字文案、各功能描述、弹出框内容文案,各模块之间关系。

信息架构

各模块业务逻辑、结构框架图

原型图

规范的交互原型图结构由如下五要素组成:

更新日志

迭代记录

产品结构图

原型图

交互说明

产品结构图会忽略掉很多细节,只展现页面层级结构,而且只表达正常情况下的页面关系。目的还是为了简单,一下子就看得懂,方便记忆。

比如,会忽略掉复杂的页面跳转关系,而只表达主干道上的页面流程。会忽略掉众多的状态判断,而只表达正常情况的页面流程。

原型图

好的原型工具有Axure RP、墨刀等等,学一款原型工具很简单,找个视频看一下,10分钟就会了。重点在于要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原型表达出来。原型也是跟视觉、开发和测试沟通的桥梁。原型有低保真和高保真,甚至动态原型图之分。这个看团队需要。

UI设计&UI评审视觉设计

交互设计一旦通过,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高保真图的设计,视觉设计组会根据产品经理的描述,设计出最新的视觉效果(高保真图),一般采用ps等设计软件。在交互评审通过后,负责把控UI整体风格和所有视觉效果的设计,主要输出:VI选择的方案、所有视觉效果图、资源包等。

功能/操作界面交互设计(规范)需求评审会议

拉领导、开发、视觉、测试等多方参与。评审内容以原型图为主。第一次需求评审会议,需要给团队介绍产品目标、目标用户、设计思想等等这些问题,确保大家目标一致,思路统一。会后同样也要输出原型修改点和争议点等等这些内容。一般需求评审会议开个几轮都是正常的。有的公司要求在需求评审阶段就要输出PRD文档,有的公司不鼓励写PRD文档,毕竟写PRD文档也是一项耗时的工作,开发还不一定看。当然,这因公司而异。

PRD文档(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

PRD详细需求文档一般与视觉设计是同步进行,主要是细化MRD里的功能以及详细流程、文案等细节,主要还是产品经理负责。

PRD详细需求文档,一般包括功能流程图 、产品的功能点(框架脑图)、主要功能卖点,模块的内容,文字文案、各功能描述、弹出框内容文案,各模块之间关系,以及各模块业务逻辑、结构框架图等。

涉及到负责的流程,需要完整的流程图,需要按照模块的流程逐个进行分类,分类以后按照功能的不同、简易程度,分别画出流程。

开发上线开发排期

开发排期技术负责人会把控,但产品作为总协调人,需要统筹开发和视觉进度。开发和视觉同时启动,这没什么问题,但视觉进度一定要快于开发进度,这是肯定的。开发排期有粒度的概念,即开发会将需求拆分成小的功能点,每个功能点完成时间是以天为单位、0.5天为单位还是以小时为单位。这个时间单位就是粒度。这就需要产品去要求开发同事了,不然他到时排期给你个以周为单位,这就没有多大指导意义了。颗粒度越大,进度越不可控。因为开发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中途插入更高优先级需求,这时候你需要清晰的知道,在哪个环节延误了,已经延误了多长时间。以方便及时调整开发计划。一般大的功能点可以以天为单位,小功能点以0.5天或小时为单位(比如需要及时响应的运营需求)。

开发项目跟进

有点类似项目管理,协调资源、催进度(周启动会议、周总结会议)、关心开发实现上的问题、安排好后续测试和上线环节。这些都是分内的事。所以也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啊,产品经理要求还是比较全面的。

开发进度管理

研发流程步骤: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评审->编码阶段->测试阶段->运维上线

团队协作

研发人员步骤:前端->架构->后端->数据库->测试->运维

前端工程师

负责把视觉设计后的高保真图,转换为html、css,利用js实现其交互效果。大家熟知的前段工程师。

架构师

一般产品进入研发阶段,大的项目需要做技术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保证技术方案的稳定性、可扩展性、性能等多项指标,这里就会涉及到架构师的参与,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后端工程师

实现后端功能开发,让功能可用、易用,「程序猿」是最直接的描述,写代码的牛人或者普通人。

测试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会测试产品的缺陷,在各个终端的适应性,以及产品在高访问下的性能测试。

运维工程师

测试通过后上线,会涉及到线上硬件运维。

项目管理

协调技术、产品、运营等部门把产品更好的实现。

视觉验收

视觉验收有视觉设计师负责,主要是看看视觉上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开发是不是把资源合入错误了、开发实现是否跟视觉标注一致等等。产品验收当然是啥都管,除了检验开发是否按需求文档实现外,视觉、bug、逻辑实现问题、响应速度加载速度、边界问题(如弱网、断网、服务器失联、空白页)等等都要检查到。产品验收也不是非得等到开发完成后,中途穿插几轮验收也未尝不可。

测试

测试同事在PRD文档确定后,就可以安排开始编写测试用例。一般团队也有测试指标,达到指标后,方可上线,比如无一二级bug,三级bug(不影响体验的小概率bug)少于几个,功耗、性能指标等等。当然,上线前,还可以安排可用性测试、A/B测试、压力测试等等。

发布上线

上线前准备好上线材料,跟运营同事配合做上线工作。上线后要实时监测各项数据及用户反馈,做好预警方案。如果是重大功能上线或影响范围比较大,为了可控,避免造成突发事件,还可以安排一轮灰度测试。

流程:

用户教育

销售培训

推广方案

运营策略

产品定价

发布公告

发布

版本迭代

发现问题&需求收集

用户反馈

功能改进

数据分析

运营策略调整

数据挖掘

下期预告:《笔记:鹅厂产品经理1小时,教你面试技巧?》

思考丨学习丨成长丨探索

让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