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地毯厂(最大的地毯加工厂在哪里)

曾经的马山口太辉煌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她闪耀着神一般的光晕,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心怀敬畏和无限神往!
中国最大的地毯厂(最大的地毯加工厂在哪里)
由于马山口比较远距离地位于镇平、内乡、西峡、南召这几个县城的中心区域,在这个空间的真空地带,马山口独自发展,自成一体。它深刻地影响和辐射着周边十几个乡镇的经济。它曾经的工业体系几乎包罗万象,所以我们仅找出几个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厂矿企业加以述说。
“内乡县第一摇钱树”内乡县果酒厂


内乡县果酒厂又叫马山口果酒厂,它创办于1958年,这一年粮食丰收,为酿酒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支持。
马山口位于梅子河、青山河、花北河三河交汇处默河的上游,水质清冽,是酿造酒的上好水源。加上马山口背靠伏牛山区,天然的野果品种繁多产量大,这一切都促使马山口果酒厂得以蓬勃发展。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马山口果酒厂的酿酒业达到顶峰,有职工700多人,固定资产达到1200万,不管是产值还是上交的税收,马山口果酒厂在内乡县所有的单位中都处于遥遥领先状态。在谈到马山口果酒厂业绩时,一位不愿具名的老领导陡然大拇指竖起来连说三声“内乡县第一摇钱树!”



马山口果酒厂生产的“三河液”白酒行销全国,并且一度在山东省和新疆自治区成为当地主要的外来白酒。此外,马山果酒厂还生产蜂王浆酒、特酿玉液、玫瑰酒、山杏酒、果烧酒等20几个品种,年产4000余件。其中1980年投产的伏牛山牌“陈年香杏酒”1982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1984年获轻工部铜质奖。“陈年香杏”采用北山野生白香杏为原料,经过20多次的反复试验,它属于低度甜型果露酒,“陈年香杏”色泽杏黄、清澈鲜亮、酸甜可口,回味悠长。在果酒行业中,“陈年香杏”的美名一直声名远扬。



在整个南阳地区,马山口果酒厂建厂时间仅晚于南阳酿酒厂和赊店酒厂。在70年代,马山口果酒厂的技术骨干还走出内乡走出南阳,为桐柏、南召、宝丰等地的酒厂提供技术辅导。
为了果酒业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马山口果酒厂建造了酒精塔,在当时,砖混结构的四层该项目为内乡县最高建筑单元。“两个伟大、四个无限”的标语虽经历史风雨冲刷,然一切印记清晰如新。
马山口果酒厂的兴旺带动了它的衍生行业,河西村兴办起了玻璃厂、包装箱厂、劳动服务公司等相关企业。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外出打工的途径,北山村民采摘野果子、平原丘陵农户加工红薯干,他们都出售给了马山口果酒厂。甚至下乡收购废弃的酒瓶竟然也成了一门职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以及各个相关的行业,马山口果酒厂的兴盛直接间接带动了接近2000人的就业问题。




“马山口的铁锅—-看你撇的呀!”——马山口铁锅
马山口铸造铁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 ,迄今已有一百多年了,是内乡工业史上最古老、最响亮的品牌。
马山口集镇沿默河东岸相势而建,梅子河、青山河、花北河在集镇北部交汇,形成三河口地带,由此向下称为默河。发源于朱庙村椴树岈的青山河水量大而且势头较猛,它流经的石庙、杜落庄、河口等村是钾长岩、闪长岩、片岩丛生地带,含有天然的磁铁细砂。远在清朝光绪年间,马山口“长发祥”锅厂的工人即在三河口地带冶炼铁砂,用于铁锅的铸造。





马山口的铁砂不仅含有灰生铁成分,而且还含有钛的成分。 这样就使铁锅增加了韧性,也耐冷水激,延长了使用寿命。
自古以来马山口就是闻名全国的“茂林修竹之地,桐油生漆之乡” ,马山口北山出产的桦木明炭具有质地好、火度高、时间持久的特点。所以经北山木炭冶炼铸造出的马山口铁锅光滑细腻、厚薄均匀、云雾连片、传热快、韧性强并且不易生锈。有此诸种优点是外地铁锅无论如何也无法相比的,在民国初期,由三河口至朱庙共建设炼铁炉8家,个人铁锅铸造厂十几家,在马山口周边还活跃着六七百专门经销铁锅的商人,他们常年以此为生,每年单单经过他们贩运出去的铁锅就有四十多万口。所以纵然马山口年产铁锅七八十万口,相对于市场的需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马山口的铁锅不仅供应周边豫、鄂、陕三省老百姓使用,还通过每年的“正月十九”、“三月二十”、“五月十三”等中药材交易会以及马山口–南召–洛阳–保定–北京、马山口–西峡口–西安两条茶马古道和马山口–邓州–武汉、马山口–南阳–上海这些官驿走向全国各地。在清朝末年,马山口铁锅即获得“河路锅”的美誉。




既让如今在南阳东部的唐河、桐柏、泌阳、以及湖北的武汉 、随州,陕西省的商洛等地还流传下来了这样的歇后语,“马山口的铁锅—-看你撇的呀”。“撇”这个词本身就有“拽和傲慢”的意思。由此可见当初马山口铁锅质量有多好,又多么受老百姓欢迎!
1948年后政局变换 ,1949年10月,马山口镇镇长曹丙午先生以原有的“鼎铸锅厂”、“公兴锅厂”等私营民办企业为基础开始组建地方国营企业—–南阳地区豫西铸造厂,豫西铸造厂是南阳地区第一家国有企业,直接隶属于南阳地区公署。
刚刚组建的豫西铸造厂不仅人员良莠不齐,资金也异常短缺,倔强的曹丙午老先生为了铁锅厂的生存和发展,他甚至把自己家中唯一值钱的耕牛也拉进厂里做了股份。
在曹丙午老先生的带动下,马山口地方乡绅和其他富裕的人家纷纷倾囊支持。豫西铸造厂很快建成投产。
刚刚解放的时候,不仅领导清正务实,老百姓也非常觉悟,领导和技术工人亲临一线检查工作,职工严把质量关口,这一切都促使了马山口铁锅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锅厂的生产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豫西铸造厂生产的铁锅被评为“河南省名优产品”、“河南省科技成果进步奖”、“国家轻工部优质奖”。马山口铁锅不仅销往日本,还远涉重洋走进非洲国家人民的灶房。豫西铸造厂成为内乡县和南阳地区工业的一面鲜亮的旗帜。



上世纪70年代,豫西铸造厂经过技术改良,在全国铁锅铸造业中率先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这一成果被刊登在了《河南日报》的头版头条。职工曹有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豫西铸造厂生产的铁锅闻名了整个中原,也成为华南区域铁锅铸造业的样板。在那个时期,几乎每天都有外地的同行前来豫西铸造厂参观学习。
“月亮走、我也走,
一走走到马山口。
吃牛肉、喝烧酒,
大戏古事样样有。
药材行里有金钗,
山货行里有猴头。
买来扁担软溜溜,
挑着铁锅下汉口。”
内乡县第二造纸厂建于马山口镇庵北村,俗称“庵北纸厂” 。
庵北纸厂始建于1977年,据主要创办者曹国甫老先生回忆 ,建厂初期极其艰辛,靠老百姓自发兑椽子、瓦、土坯、门窗、土地建成了土坯瓦房6间,当时也得益于已经调任为县工业局局长的曹丙午老先生支持,庵北村购置了一台废弃的机器,经过安装、维修、调试,于1978年勉强投产。



当时的庵北村3400多人,属于岗岭地带,不仅土质贫瘠还不便于灌溉,从土地庄稼亩产量和富裕程度考核,庵北村属于级别最低的三类村,时任庵北村支书曹国甫先生形象地把庵北村的状况描述为“三套马车加两个拖斗”。
贫瘠的土地,饥肠辘辘的村民让曹国甫寝食难安。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经过十年浩劫,国家经济刚刚复苏,创办企业姓社姓资的问题时常困扰着村干部们的心。“不管怎么说 ,让老百姓吃饱饭才行”,回忆起当初横下心创办庵北纸厂的老支书,他面含欣慰,目光坚毅。
建厂初期的庵北纸厂仅仅能够生产技术含量很低的包装纸。曹国甫一边发动职工锐意革新,研制新产品,一边四处跑关系、找经费逐步购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使纸厂的产能和产品的档次都得到了很快提升。
在创建纸厂初期,我国还属于计划经济时代,建房需要的钢筋属于紧缺物资,资金的缺口更是不用赘述。一身担任村支书和纸厂厂长的曹国甫先生为了解决这些迫切的困难,他赴内乡、走南阳;到郑州、进北京。他孜孜不倦的诚心和庵北纸厂蒸蒸日上的业绩终于感动了北京乡镇企业局的领导,曹国甫顺利地为庵北纸厂争取到10万元现金和10吨计划钢材。
北京乡镇企业局批下来的建材和资金让庵北纸厂熬过了最初的艰苦岁月。1982年开始,庵北纸厂开始有了质的发展。
1986年庵北纸厂荣获“五号卫生纸第一名”光荣状,产品被评为“省优部优”,远销到湖南、湖北等二十几个省市。顶峰时期,庵北纸厂拥有职工400多名,企业产值1600万元,税利300万元。庵北纸厂产值和上交的利税不仅在当时马山口镇众多的乡镇企业中达到第一名,纵然在整个内乡县的乡镇企业中也是第一名,然而一心为纸厂发展的曹国甫自己却累倒在了岗位上。
庵北纸厂的繁荣带动了周边乡村农民的致富,村民们麦田的麦秸不再用于烧火做饭,而是堆成垛,装成车运往庵北纸厂换取高额的钱。


庵北纸厂生产纸品需要大量的麦秸,各个村庄的麦秸都运往庵北纸厂,因此这个行当还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麦秸贩卖的商户,每年麦收季节的道路上,拉毛驴车的、开拖拉机的都满载着麦秸一车车运往庵北纸厂。
庵北纸厂的兴盛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印刷业。在那个时代,河西村、打磨岗村、庵北村基本上都有村办印刷厂或者个体的家庭印刷作坊,这些小型的印刷企业雇员或多或少,或专业或业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们都为当地的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南阳地区耐火材料明星—南阳碳系耐火材料厂
马山口集镇北部默河沿岸的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石墨、黄金和钾长石的等矿藏。 石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抛光剂、导电材料、耐火材料和原子能工业以及国防工业。马山口出产的石墨具有纯度高的特点,在业界有“黑金”的美名。
1975年,镇投资1.2万元在杜洛庄村兴办集体企业—马山口石墨矿,当年8月就投产。从1975年创办到1987年,马山口石墨矿实现了快速增长的目标,从建厂初期的35名职工发展到200人左右,拥有设备692台,还引进了日本进口发电机。建厂初期,职工都分散居住在村民家里,到后期,厂房及职工宿舍南北纵长达到1000米左右,在国内主要省会城市都设立了办事处。年产量558吨,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德、加拿大,为国家年创外汇84万美元,是国家出口企业免检产品。
??不仅是马山口石墨矿集体企业如此兴盛,从朱庙到三河口沿青山河两岸,个体的石墨矿更是星罗棋布,洋洋洒洒。有一个家庭独资的,有几个家庭集资的,有村办的,有生产队办的,有外地过来创业的,大大小小不下50家石墨矿,白天机器轰鸣,黑夜灯光闪烁,俨然一道长长的石墨走廊!
在马山口石墨矿蓬勃发展的同时,销往舞钢的石墨引起了舞钢一位唐姓工程师的极大兴趣。马山口的石墨不仅质地纯,工人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也非常强。他告诫马山矿领导逐步舍弃这种高成本低利润的产业,把马山口优质的石墨资源用于利润更大的耐火材料制造。在他的促成下,1986年,马山口石墨矿下设分厂——“南阳碳系耐火材料厂”在集镇西部郑湾村征地开建。
南阳碳系耐火材料厂又名马山口碳砖厂,马山口碳砖厂建成立即开始投产,由于原材料的优质,加上领导对质量要求严苛,马山口碳砖厂出产的耐火碳砖迅速打入国内多家钢铁厂。湖南衡阳、湖北大冶、武汉八一钢厂、山西晋城等国内知名钢铁企业都成了马山口碳砖厂的稳定供货客户。
兴旺时期的马山口碳砖厂,厂大门外,经常一溜摆开一长队大卡车手持现金等待发货。1993年,马山口碳砖厂年产值1200万,拥有职工200人(其中吸收残疾人就业40人)左右,三班工人轮流上岗,24小时循环作业。这一年,马山口碳砖厂业绩不仅超越母厂(马山口石墨矿),更超越县第二造纸厂成为内乡县产值和纳税最大的乡镇企业。
南阳神威——走向全国
南阳神威民爆有限公司创建于文化大革命中期的1970年,它的前身是由马山口竹业社和棉纺厂的部分人员合并,并由个别私营企业一起组建而成。厂址从集镇中心部位一开始迁往集镇北部,再迁到现在河北村与曹家村结合部位的山沟里,最初的名字叫地方国营内乡县化工厂。
内乡县化工厂1980年前生产火、电雷管和导火索、粉状铵梯炸药4个产品,属于易燃易爆国家指令性产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晋升为省二级企业。1993年,改制为南阳市神威民爆有限公司,2002年6月又兼并内乡县神力民爆器材专营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税利800万,2015年底公司在册职工521人,注册资本4767万元,公司场地达到453600平米。从2005年起连续十年上缴县财政税收占全县企业第一名,是继内乡果酒厂、内乡化肥厂之后,第三个内乡县企业冠军单位。
南阳神威2014年在青海下设分公司,2015年元月加入中国保利集团,改名河南久联神威有限公司。是年在广东省云浮和阳江下设南阳神威分公司。
南阳神威是一家造福父老乡亲百姓的道德企业。公司所在的河北村,神威公司不仅为村子修建了一条长4公里的大路 ,还架设了路灯、大桥,绿化了路面,而且出资修建了沟通曹家和河北村的大道、连接248省道和集镇外河街的柏油马路。神威公司还走出马山口对口扶贫外地的穷苦百姓,为百姓送温暖、架桥梁。
201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众望所归的河南久联神威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宜敏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这是内乡县最近26年来唯一一人获此殊荣,也是马山口有史来第二个工业界先进分子获得国家级劳动模范。
马山口地毯,走向世界
马山口养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末期的公元24年。
光武帝刘秀的部属南召人纪昌和宋茂(都是二十八宿之一)在讨伐王莽余部,征战山东时候把当地人喂养的野蚕带回了家乡,人工养蚕迅速从南召引入了山脉相连的马山口。 从明朝开始,马山口养蚕业进入鼎盛时期,公元1985年后逐渐消逝,养蚕业在马山口繁盛了接近700年的历史。
据内乡县农业局档案记载,民国时期,马山口辖区曾有橡树(柞树)37400亩,柞坡68300亩,饲养柞蚕1500筐,产茧1867担,取丝22500市斤,价值18万钢洋。当时的内乡实际统治者别廷芳非常重视马山口的养蚕业,曾在1940年,聘用留学日本的淅川人氏杨竹村先生,从日本引进优质桑树树种在天宁寺宛西乡村师范学校试种并用于养蚕业,马山口养蚕历史在这个时期达到辉煌。
解放后的1958年,内乡农业局在马山口烈士亭西30米处建有房舍48间的马山口蚕厂,曾经拥有职工35人,季节工45人,全权柞坡1900亩,半产权柞坡2000亩,在杜洛庄村放养蚕种。2000年因为政府广场施工需要,马山口蚕厂搬迁到了岳岗村,2002年蚕厂彻底倒闭。
几百年来,马山口的养蚕和丝毯编织业一直长盛不衰,据马山口镇志考证,“马山口丝毯在中国图案和传统的波斯图案天长日久的相互融合中,产生了一个比较现代却不失手工艺术性的真丝地毯。那就是现在已经占据全球工艺真丝地毯半壁江山的河南所出产的,真丝地毯的马山口影像。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制作工艺、精湛的艺术造诣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河南省是世界著名的手工真丝地毯发展基地,不仅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超过了曾经的世界地毯之王——伊朗。河南生产的地毯图案达到450多种,其中马山口的图案就占97%。”
西亚诸国是世界真丝地毯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这些国家的中上层社会人家,都以有一张来自中国的真丝地毯为荣,一张中国真丝地毯是一个家庭的至宝和至爱。由此也催生和沸腾了河南的真丝地毯、挂毯的手工编织事业。
内乡的地毯编织业由淅川引进南召,再有南召业主范喜发先生引进内乡马山口镇,从而带动了整个马山口,整个内乡县的地毯编织销售热潮。
范喜发先生上世纪80年代来到马山口镇,1994年投资3万元开始了马山口地毯业的发展,次年征地20余亩,组建了通祥地毯厂,在拥有固定职工的前提下,他还别出心裁地发明了“公司 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生产。
通祥地毯厂把“公司 农户”的模式几乎发挥到了极致。那个时代的马山口镇,年龄在45岁以下的农村妇女要么人到地毯厂做工,要么把地毯编织架拉到自己家中,抽出闲散时间编织。可以不夸张地说,45岁以下,15岁以上年龄段的马山口女性基本都曾经结缘于地毯编织业。
??
据内乡县志记载,2001年改制为龙升地毯集团公司的通祥地毯厂,是全县最大的地毯编织企业,公司占地30亩,资产780万元,员工300余人,辐射县内加工户130余个,遍布马山口、王店、余关、高坵、七里坪、夏馆、灌涨、板山坪、赤眉、板厂等三县十几个乡镇,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加工生产真丝地毯、挂毯,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和西亚等地。
当时在马山口兴办地毯编织业的不仅有通祥地毯厂,还有县供销社、镇供销社加工厂以及县地毯厂在马山口开办的分厂、镇平县地毯集团公司在马山口办的分公司和其他小业主组建的加工作坊累计不下30家。 地毯业一度成为马山口本地的支柱性企业。
2006年,龙升地毯公司改制,变身为土耳其独资的南阳露丝地毯有限公司马山口分公司,厂区固定职工达到570人,年产值1500万元以上。产品定点销往土耳其,然后再分销世界各地。这是南阳地区仅有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巅峰
据马山口镇志记载,鼎盛时期的马山口工业拥有化工企业3家,如金元化工有限公司、南阳神威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河西玻璃厂;酿酒企业1家,国营内乡县果酒厂;机械制造6家,新星机械厂、泰兴机械厂、江山机械厂、华润机械厂、纺织配件厂、内乡县农具厂;铸造业2家,内乡县锅厂、钢精锅制造厂;耐火材料企业2家,南阳碳系耐火材料厂、内乡县特种耐火材料厂;玉雕工业两家,马山口玉器厂、马山口玉器二厂;造纸企业2家,内乡县第二造纸厂、宝天曼纸业有限公司;石墨开采企业上规模的5家,小规模的不低于10家,另外还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地毯编织企业30家、木材加工企业3家。
这些企业大多崛起于1978年以后,马山口的工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并逐步向高水平发展。据马山口镇志统计,当时马山口有各种企业535个,从业人员8890人,年产值4.1亿元,逐渐形成了以通祥地毯为龙头的地毯、丝毯编织集团、以南阳碳系耐火材料厂为龙头的耐火材料集团、以内乡县第二造纸厂为龙头的造纸集团、以内乡县纺织配件厂为龙头的机械制造集团、以神威民爆为龙头的化工集团。另外河西村村民秦英林创建的牧原股份也在十年的磨练中一举成名,成为国家养猪行业的龙头企业;原国家职工曹国正辞去公职,赴石庙村成功创建云露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更甚者,马山口当地人氏曾经创建了马山口镇拖拉机制造厂,纵然马山口镇拖拉机制造厂最终没有批量生产并且走上消失,但是,一个偏远的山区集镇,竟然有勇气自力更生向这样的大型企业发起冲锋,仅就其精神而言也是让世人为之叹服的。也就是在这样精神的感召下,反映马山口镇人民创业精神的电视剧《小镇名人》一度在默河滩开拍。
对马山口镇工业人来说那是一个让人壮怀激烈、豪情万丈的时代,一个镇的工业产值占了整个县域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还要多,外地过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往往面对马山口镇遍布的企业、沸腾的经济自愧弗如、赞不绝口。



我在内乡科协工作的堂兄有一次亲口对我说,那个时候县里召开乡镇企业会议,其他乡镇的企业领导都是坐班车或者自己骑自行车参加会议,唯独马山口镇的企业领导是开小车去的。
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马山口工矿企业几乎成断崖式走向破产或者改制重组。
1990年,内乡县果酒厂宣布破产,一开始改制为“南阳郦都酒厂” ,后来又改制为“南阳市张隆酒厂”。2015年,在商业大潮中又苦苦挣扎了二十几年的河南省内乡县果酒厂终于被拆毁。内乡果酒厂的垮掉是整个内乡县域人久久难以释怀的隐痛,而同期与内乡县果酒厂并驾齐驱的西峡县果酒厂却晋级为国家二级企业;
1992年,伴随着内乡县果酒厂发展壮大起来的河西玻璃厂停产;
2001年曾经是内乡县乡镇企业第一名,南阳地区最大的耐火材料企业的南阳市碳系耐火材料厂宣告倒闭。而在它倒闭之前,马山口镇就建了两家同性质的企业,内乡县灌涨镇、城郊乡也几乎同期开建同质企业;
马山口玉器厂1989年因工艺欠佳销路不畅宣布倒闭,玉器二厂迁往内乡县城;
2000年,南阳金属镁冶炼厂刚刚生产就因为原料难进、销路不畅倒闭;
2000年,马山口石墨矿关闭,青山河沿岸所有中小型石墨矿全部关停;
1999年,新星机械厂迁往南阳市、马山口福利胶合板厂停产;
2002年,马山口蚕厂倒闭、内乡县特种耐火材料厂停产;
2003年泰兴机械厂让位于房地产业、华润机械厂让位于房地产业;
2004年,内乡县第二造纸厂破产改组。
从个人感情而言,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是马山口镇工矿企业普遍遭受磨难的开始,除了国营南阳市神威民爆有限公司外,大批量的乡镇企业走向垮台或者重组。在马山口的工业史上,这是一段异常艰苦的岁月。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不过,让我们感到无限欣慰的是, 始建于1986年的河南牧友科技有限公司努力奋发,不仅在养猪设备行业成为国内的领军企业,在内乡县域内代替南阳市碳系耐火材料厂成为乡镇企业一颗最耀眼的新星。
据马山口镇志2014年统计的数据显示河南牧友现有职工2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8人,产品通过河南省建科院检测检验各项指标均已达标。产品被山东、湖北、四川、上海、甘肃、山西、广东等养殖企业确定为定点供应企业,企业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另外,作为一种慈善事业,牧友公司还为河北村修筑了2公里左右长的沿河公路。
岳岗村青年企业家在248省道李洼村附近于2009年创建内乡县昌盛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集冶金保护材料、耐火材料研制,开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是如今马山口镇仅有的一家技术开发型企业。该公司产品已经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利税200万。
此外还有新引进的“新乐美艺”和“红锋地毯”等私营企业。
但是相较于那个兴盛的时代,马山口镇如今的工业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不要说占全县一半以上的产值,就是前三名的份额也不一定能够确保。马山口就这样尴尬着,我们也就这样尴尬着。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