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12个方法)

什么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源自简 ??尼尔森的《正面管教》。

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12个方法)

《正面管教》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销量超过200万册。其他管教孩子的方法相比,正面管教的方法可以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帮助他们学会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并且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正面管教》早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作者简.尼尔森是不但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她同时也是7个孩子的母亲,20多个孩子的祖母。正面管教的理论是简??尼尔森在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儿童教育理念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管教孩子的经验总结和发展出来的。真正是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战经验。

那到底什么是正面管教?简单来说就是,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1.两种常见的管教方式

一般常见的管教孩子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严厉型和娇纵型。

严厉型管教就是说教加惩罚,孩子做什么都由父母说了算,孩子不参与决策的过程,父母的过渡控制让孩子有规矩没自由,如果违法了规则就得受到惩罚。

比如吃早饭,吃什么都是由家长说了算,孩子不吃就说教,说教没用就惩罚,甚至打骂。

而娇纵型就是孩子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俨然就是家里的小霸王,他们说什么是什么,家长都会无条件地满足。

还是说吃早饭,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会努力去做。

但实践证明,这两种管教孩子的方式都不可取。

惩罚虽然一时有用,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用愤恨、报复、反叛、退缩不良行为等来报复父母。

而且因为他们长期依赖家长发号施令,很可能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责任感。

骄纵型管教的孩子则会绞尽脑汁地控制大人,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这样的后果是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真正的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被动、依赖的性格。

简 尼尔森说,要实现正面管教,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教养态度,放弃“严厉”和“骄纵”,取而代之的是,要以互相尊重与合作为基础,采取“和善”与“坚定”并存的态度管教孩子。

2. 正面管教的基石:和善而坚定

那什么是和善而坚定?

“和善”的重点在于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的重点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先说和善。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都喜欢在孩子不听话或者不尊重我们的时候,把他们治得服服帖帖的,甚至不惜羞辱和打骂他们,但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即便当时被“制服”了,也会引发后遗症。

那面对这种情形,正面管教的做法是两个字:走开,书中把这个做法称作积极地暂停。

简?? 尼尔森认为,人在生气的时候是最不适合解决问题的时候。

因为人生气的时候,接通的是“原始脑”,也可以说是“爬行脑”,据说爬行动物在发生冲突时,会吃掉自己的幼崽。而我们人类在盛怒的时候,也会受“爬行脑”控制,要么选择战,也就是权力斗争,要么选择逃,也就是放弃努力,无法沟通。

所以,我们不能强迫别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我们,但是我们可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走开了,就是以尊重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而且,这样做也给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

我们可以先让孩子玩会儿积木或看会儿电视,等两个人心情都平静下来,再来解决问题。

再来看坚定。

大多数人习惯性地认为“坚定”意味着惩罚、说教或者别的控制。其实不是的。坚定的重要性还是尊重。

我们以孩子什么时候做作业为例。很多父母就希望孩子一回家就把作业完成,如果没有做到就恼羞成怒,甚至惩罚孩子不能吃晚饭,这样的结果往往招致孩子的反叛和权利之争。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参与到讨论什么时候做作业中来,一旦孩子决定什么时候做作业了,我们就可以一起设置一些限制,比如,电视只能看一个小时,且是在完成作业之后。晚上7点到8点你可以来问我问她,其他时间即使你做不完作业来求我,我也不会答应。

这样孩子就更能理解设置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然后在此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限制。

所以,坚定的点在于我们要和孩子充分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并让孩子参与讨论并制定规则。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性,孩子才能理解每个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并且用“坚定”的态度执行这些规则。

也就是说,和善即尊重,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当时所处的环境。而坚定则在于我们要和孩子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并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

(内容参考简 尼尔森《正面管教》、图片来源自子网络)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欢迎关注!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

感谢邀请,我是心理咨询师郑润芝,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从现实的家庭教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方式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我们把它叫做严厉型的管教方式,也就是说,爸爸妈妈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给孩子非常多的规矩和要求,我们认为:对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这个想法对不对?对,也非常好。不过严厉型的父母却常常在家中缺少柔软、和善、有趣的互动,你可能很少跟孩子嘻嘻哈哈、快快乐乐地玩!也很少和孩子有说有笑地一起聊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只有在讲究规矩时,你板着一张脸,坚定地这样做。这样孩子虽然能培养起来一些行为规范,但是孩子同时也学会了你的死板,你处世中不够灵活、不够有弹性,孩子跟别人相处时往往也会是这种状态。而且我们还会注意到,在严厉型父母的过度控制下,孩子六岁之前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你的这份控制,但是到了孩子六岁之后她的抗拒就会越来越多,他的心里就会有这样想法:凭什么你让我做什么?

所以,你会发现孩子经常说出来的话,就会带着“凭什么啊”,“为什么啊?”他的意思就是:我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也需要自己的成长空间,我也有要有自己的想法的空间。你看,这种情况孩子越大,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越来越紧张了,孩子即便是一个有规矩的人,但是不一定真快乐和幸福,你也如此。

还有一种管教孩子的方法,就是娇惯型。什么叫娇惯型的?

就是父母在心里真的非常爱孩子,特别想要给孩子尽量的满足。我们可能经不住孩子一下子哭,一下子闹,也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他一会儿求求你,一会儿哄一哄你,一会说点甜言蜜语的。娇惯型的父母就拿孩子就没办法了。孩子的眼泪和甜言蜜语很容易就击败了你,你就妥协了,可能刚刚你还说着狠话,说这个东西不能买,那个东西不能吃,或者晚上睡觉前绝对不能够玩手机,结果你转眼就被孩子拿下了。像这种情况我们养育出来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是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受到了你很多的宠爱,但是他未必能够真的感觉到你的爱,反而很容易对父母越来越愤恨。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叫做混合型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严厉和娇惯之间,来回地摇摆。一会儿我们就严厉得不行了,觉得一定要把孩子制住,这种时候我们就很强硬!孩子怎么哭闹,我们都毫不动摇。过两天,你的想法又变了,孩子哄你一下,哭两下,同样的一件事情你又放弃原则了!这样来回摇摆,在孩子的心里面就觉得:我的爸爸妈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原则底线到底是什么?孩子对你就完全摸不清,因此他对你的就会产生非常的焦虑,不断地跟你进行抗衡,总想试探你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因为你今天可以,明天又不可以了,那么这个底线到底在哪?他就一次又一次地去试探。

所以像这种情况你就会和孩子没完没了的进行拉锯战,孩子会越来越难管。

真正良好的管教方式,其实我们讲的是一种智慧性的管教方式,就是我们一方面能确立我们自己的原则底线,另外一方面,我们跟孩子爱的互动也是非常多的,我们跟他快乐地说话,快乐地玩游戏,包括孩子做得不好时,我们也知道怎么跟孩子更和谐地进行互动,我们知道如何做就能不打压孩子,同时还能坚持原则,这才是智慧的父母。但是这种管教是需要方法的,需要情绪管理的方法,需要跟孩子沟通的方法,需要我们给孩子定规矩的方法,只有我们父母在管教的过程中给孩子给到了这一些系列的方法,那么我们的管教方式就是正面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