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下联(一部论语治天下下联是什么)

半部论语治天下下联(一部论语治天下下联是什么)为何要学习儒学经典《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读论语枉少年。

孔子构建的是一个以人的伦理关下联系为核心的尊卑有序、贵贱区分的等级社会,半部论语走天下,这样的思想观念深刻影响了我们一句中华的文化。读懂《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上一句,也是在让我们能够读懂我们所生活的中国。

??

【苏老湿导读】

“儒学经典”《论语》4-6篇:《论语》的内容结论语构比较松散,半部英剧治天下下一句,要按照内在核心逻辑的两条路线理天下解后,为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再去理解里面分解的具体是什么内容。其中,半部论语治天下打一生肖,第一条线是强调内外兼修的个人发展之路;第二条线是强调以德治国的国家治理之路。

里仁篇第四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下则和理论,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老子,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如何

4??1

子曰:

“里仁为美(1),半部论语治天下完整故事,

择半部不处仁(2),一部论语治天下下联是什么,焉得知(3)?”

【半部论语注释】 (1)里仁为美:里,半部论语治天下全句,住对联处,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何评价,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是:音zhì,半部论语治天下打一字,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下下的人住在一起,半部论语治天下后半句,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对德的人在一起,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出自,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4??2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打久处约(1),半部论语治天下完整诗词,不可以长处乐治天。

仁者安仁(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一句是什么,知者利仁。”

【注释】 (什么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为什么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认为仁有利自己完整才去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谁的典故,也不能长久地处在成语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是谁,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4??3

子曰:“唯仁者

能好(1)人,论语是天下最厉害的治愈书,

」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为什么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孔子说:“只有谁那些有仁德的人,才一部能爱人和恨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赵氏成了仁德,那就誉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千秋上作乱、为非作恶,也启示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5

子曰:

“富与贵,是人走之所欲也,不以其道上得之,不处英剧也;

贫与贱,是人一卷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叫得之,不去史记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一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生肖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一生【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老子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鉴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故事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全句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评价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一字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语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4??6

子曰:“我古今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下句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

恶不仁者,其为求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得足者。盖有之矣,我世间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五经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后的人,在实行仁半句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之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一帧见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出自。观过,斯知仁矣诗词。”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修身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齐家治国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平有仁德了。”

【评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前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可以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谁的错误,所以从这典故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最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厉害“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治愈上死去也心甘。”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书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一壶的)道理,但又以自清茶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悟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4??10
人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几句适(1)也,无莫(2助)也,义(3)之与比(4)。怡然”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礼记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族谱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4??11

子曰:

“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

君字辈子怀刑(3),小人阅读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4?一本?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抵)放:音fǎng,同仿,效十万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大军人的怨恨。

【译文】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关于
4??13

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

不能十二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章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四个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字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对句?”

4??14

子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爱问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识不怕没有官位,就人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4??18

子曰:“事父母

几(1)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评析】“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4??26

子游曰:

“事君数(1),斯(2)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公冶长篇第五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5??2

子谓南容(1),

“邦有道(2),不废(3);

邦无道,免于刑戮(4)。”

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5??3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释】 (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 (2)若人:这个,此人。(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1)也。”

【注释】 (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5??5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5??6

子使漆雕开(1)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2)。

【注释】 (1)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一说字子若,生于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门徒。 (2)说:音yuè,同“悦”。

【译文】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随从。

【译文】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1)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

“赤(5)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6),可使与宾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 (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4)宰:家臣、总管。 (5)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生于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学生。 (6)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7)宾客:指一般客人和来宾。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也。”

【注释】 (1)愈:胜过、超过。 (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 (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4)与:赞同、同意。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注释】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 (4)与:语气词。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1)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释】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 (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2)敏:敏捷、勤勉。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5??16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注释】 (1)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5??17

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2)。”

【注释】 (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平”是他的谥号。(2)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5??18

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节藻棁(3),何如其知也!”

【注释】 (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因不遵守周礼,被孔子指责为“不仁”、“不智”。(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以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3)弑(4)齐君(5),陈子文(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 (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2)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 (3)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4)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 (5)齐君:即指被崔杼所杀的齐庄公。 (6)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

【译文】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做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可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

5??20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

【注释】 (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2)斯:就。

【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5??21

子曰:“宁武子(1),

邦有道则知,

邦无道则愚(2),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释】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愚:这里是装傻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5??22

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释】 (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5)裁:裁剪,节制。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5??23

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2),怨是用希(3)。”

【注释】(1)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 (3)希:同稀。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释】 (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 (2)醯:音xī,即醋。

【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5??25

子曰:

“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1)足恭:一说是两只脚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说是过分恭敬。这里采用后说。(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5??26

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雍也篇第六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

“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

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

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6)无乃:岂不是。 (7)大:同“太”。

【译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孔子方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6??4

子华(1)使于齐,

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

请益。曰:“与之庾(5)。”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评析】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6??5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评析】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1)为之骍且角(2)。虽欲勿用(3),山川(4)棒舍诸(5)?”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2)骍且角: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6??7

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

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6??8

季康子(1)问: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2)果:果断、决断。 (3)达:通达、顺畅。 (4)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6??9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6??10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6??12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6??14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

行不由径(4),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 (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6??15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6??16

子曰:“不有祝鮀(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2)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6??18

子曰:

“质(1)胜文(2)则野(3),

文胜质则史(4)。

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6??20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6??21

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6??22

樊迟

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6??23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6??24

子曰:

“齐一变,至于鲁;

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6??25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

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6??28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淫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说到《论语》,我们脑海里很快闪过这样一句话:《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

但作为四书五经之一的《论语》,其实并不怎么好读。

首先,《论语》一共有20篇512章一万多字,但就是一些对话的简单归类,个别地方还有重复出现的字句,内容整体比较随意;

其次,《论语》本身篇与篇之间并没什么联系,甚至连篇章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选取,只是选取每篇第一章的前两三个字当标题,所以单看目录让人崩溃;

第三,《论语》引入的概念特别多,看着看着就很容易混乱了。

那么,这样难以攻克的《论语》,我们要怎样才能快速读懂呢?

《论语》虽然看着复杂,但其实有两条主线贯穿全书的始终,只要我们能把它拎出来,就会豁然开朗。

第一条线是强调内外兼修的个人发展之路;第二条线是强调以德治国的国家治理之路。

如果用一副对联来描绘的话,则是:

(上联):内仁外学当君子

(下联):德政礼制管国家

(横批):天下大同

全文赏析请看往期文章:论语,中国最早的成功学宝典

公众后台回复关键字“三生万物”,即可免费获得《论语》的电子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