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封控期间本被寄予厚望的京东一度“消失”。通过几次脉冲式高调亮相之后,京东在配送过程中又碰到太多的问题和冲突,并在4月17日与上海康城小区康城办公室的配送风波中达到又一个高点。
如今,部分京东订单已经或正在抵达它的终点。作为上海第一批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企业,3月末上海实施新一轮核酸筛查以来,京东始终不乏热点,也贡献了“自杀式物流”的热词。但对于期盼物资的上海居民而言,他们是在4月15日前后,才开始重新收到京东的快递。
一位京东物流负责上海某街道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快递小哥告诉记者,虽然其所在网点有该区下发的“保供企业员工通行证”,但他从3月28日开始就没有货可送了,因为各种道路不通,分拣仓没有货送到网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4月中旬。
京东集团副总裁、华东区负责人王文博21日表示,京东履约订单量不断提升,正在尽一切努力恢复上海的运力,但鉴于疫情的复杂性,运力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逐渐走向正轨的途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一批保供企业近万张通行证
在上海市商委发布的“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查询库”查询可见,目前的保供企业总计1124家,分为超市商贸、电商平台、主副食品、餐饮企业、零售药品流通等几大类。其中,电商平台共有60家,其中也包括京东。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京东是最早一批获得证明的保供企业,并于3月14日拿到了一份编号为“2022-电商-006”的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
该证明中称,京东公司(含上海迅赞供应链科技优先公司、西安京东讯成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及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均为上海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企业。请相关部门和单位优先给予该公司及其业务合作相关单位在生产加工、物资采购和物流通行等方面支持和帮助,保障企业正常经营。
据知情人士透露,京东也是电商平台中获得车辆通行证最多的企业之一,数量在一万张左右。与此同时,京东的保供也获得了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支持。一个直观的细节是,为了不受跨地域间物流不畅的影响,上海市相关部门还专门安排了人手帮助京东押车,确保物资能从昆山仓库顺利运进上海。这是其他电商平台鲜有的待遇。
王文博也在21日的回应中表示,作为上海第一批生活物资保障供应的重点企业,京东调集全国物资、人力、运力等,全力支持上海的抗疫保供工作。
在此次参加上海抗疫保供的过程中,王文博表示,特别感谢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长三办,以及上海、江苏、苏州、昆山等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王文博表示,相关政府部门成立了保障工作专班,连日来加班加点统筹协调,与相关部门以及包括京东在内的保供企业紧密沟通、及时调度,解决难点、打通堵点,在跨省、市内通行证办理上也给予保供企业最大的支持,第一时间办理了防疫车辆通行证。
京东快递小哥驰援上海。4月17日,罗明(前右)在京东上海曲阳营业部对到站货物进行验货。新华社
但在封控期间上海居民的生物物资保障中,京东一度“消失”。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干线运输的堵点
在实际操作中,京东要把订单上的货送到上海的客户手上,需要几个环节:干线运输(外地的货从生产方或者经销商运到上海的京东大仓),仓库分拣,配送到网点,网点送到社区。
公路运输是快递企业最常用的运输方式。
3月以来,各地防控的层层加码,防疫政策不断变化,一些地级市甚至不同县区都各自出台政策,对快递的干线运输产生了直接影响。
多位货车司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3月以来,跨城市运输的“关卡”越来越多,以前到某个城市下高速只需要绿码,后来变成绿码 行程码,再后来变成绿码 行程码 48小时核酸报告,如今不少高速出口已经要求绿码 行程码 24小时核酸报告 提前申请当地通行码,甚至要求来自有疫情地区的司机不准出高速,不能下车吃饭等。
层层加码带来的是下高速时间的不断增加,走完全部防疫流程往往需要1个小时以上。高速路口的严格查验也使堵车距离越来越长,在高速出口堵上几个小时的情况已成常态。
“从三月开始我们就在与交通部反映相关问题,但等来的却是越来越多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的临时关闭。”一家国内快递公司负责干线运输业务的管理层对记者透露,很多时候,司机到了一个高速出口,会被要求“去另一个高速出口试试”,但到了另一个还是不让下,有的高速出口直接要求司机掉头回去或者出高速后就地隔离。
各自为政的防疫政策严重影响了跨区域流通的效率:货物进上海的时间被拉长,司机如果进上海后再出来,就有被隔离或者处处被阻拦的风险,导致进上海的干线运输尤其难,运价也是节节升高,因为需要考虑从上海出来后不能继续拉货的成本。
京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除了干线运输受阻,进出上海越来越难,衔接干线运输的仓库,也随着上海进入封控而陆续停摆。
按照以往的模式,外地货物通过干线卡车运到上海后,会进入京东在上海的大仓,比如位于嘉定区的京东“亚洲一号”仓,这里是国内最大、最先进的电商物流“大仓”之一,也是京东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物流枢纽。
但是,“亚洲一号”此前因为出现阳性感染者而停摆。京东在上海和昆山的100多个物流仓库,也大多停止运营。
仓库的作用主要是分拨中心,把外地到货按照不同的区域分拣好后,配送到上海的各个网点,一位快递企业人士对记者指出,如果说快递相当于水管的话,水龙头就是分拨中心,如果分拣仓不开放,水管也就没有水可以流。
不断延期的订单
仓、车、人、最后一公里等物资配送环节,均需要时间来打通。
4月7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负责人陈通表示,上海支持保供企业在全国统筹调配资源,引进充实新的保供人员。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走出封控区,回到保供岗位。同时统筹邮政快递、顺丰等物流资源,对接电商平台,补足配送力量,完成社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
3月28日以来,快递小哥需要通行证才能够继续在外工作,没有通行证则无法出门。
7日当天,电商平台收到了上海市商委发布的《关于释放电商平台保供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供电商平台员工所住楼栋7天内无阳性感染者,凭身份证、所在单位出具的用工需求证明(可提交电子版)、本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向所在居村委会提出申请,经审核后,由居村委会对其加做一次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予以放行。小区封控期间原则上不返回居住地。
4月8日晚,京东CEO徐雷通过朋友圈表示,京东已整装待发,将会开足马力尽最大努力支援上海。
4月9日,京东发布的《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说,“从3月底以来,京东第一时间调动集团全部力量,从全国各大品牌商家、果蔬种植基地、1300多个仓库组织了充足的货源,同时也调拨了充足的运力,尽最大努力保障物资供应”。然而,对于供应链一些环节遇到堵点、断点,我们很着急!在积极配合防疫要求的同时,我们与各地方政府保持密切沟通,想尽一切办法恢复供应链的顺畅运行,确保货物从仓库发出后,通过分拨、中转,送达上海及其他地方的各个配送站、社区。”
4月10日,王文博出现在了上海市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京东集团已加入上海市保供体系。通过紧急全国调拨,首批重点保供物资已通过京东物流专人专车运抵上海,包括超8万件母婴物资,比如婴幼儿奶粉、纸尿裤,超10万件药品及防疫物资,还有10吨来自新疆的羊肉等。同时,京东还将加大生鲜食品库存储备,粮食、肉禽、海鲜等均超平常2-3倍备货,为上海地区提供超过1600万件米面粮油等民生商品,可保障上海京东用户近1个月日常供应。
对于上海市民担心的“送不到”“送得慢”问题,王文博表示,京东已调配了首批2000多位快递小哥,为上海一线提供运营保障和物资派送服务。
但是,4月8日以及之后京东的保供直播中大量涌向京东的订单,并没有如预期般发货,上海市民发现,商品送达时间不断推迟。4月11日,有关京东上海送达时间被延期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京东快递小哥驰援上海。4月17日,罗明在上海虹口区送货。新华社
周边设中转站外地调派小哥
4月14日,一张网传徐雷发言的截图显示,徐雷称京东每日从上海接到几百万订单,但“库房解封、车辆车证乃至到街道都需要疏通卡点”,因此要把物资送到用户手上十分困难。“供应链供应链,最重要的是’链’,一定要保证’链’上各环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样才能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
这也意味着,不管是从社区里把被封控着的2/3的配送力量“捞出来”,还是在上海的仓库陆续开放,都没有京东最初想象的那么顺利且高效。
也因此,即使全力保障物流的通畅,但仓库的封控、配送人员和平时相比的不足,与订单量超过“双十一”的激增所产生的矛盾,仍然让京东的保供任务相当棘手。
随着上海逐渐在周边地区设立中转站接驳外地货车的货物进上海的模式推行,京东也开始将这种模式用在自己的干线运输上。
4月14日开始,京东陆续召集华中、华南、西南区域的干线车队驰援上海,距离上海100公里的江苏太湖高速服务区成为京东外地来货的中转接驳点。比如华中区域从武汉开出五辆车、12名司机,只要有来自华中地区的京东货车到达,这12名司机就要第一时间把货车上的集装箱转移到自己的货车上,然后第一时间运往上海浦东的京东园区仓库,卸货后立刻返回太湖服务区,等待下一批货车的到来。
太湖高速服务区目前有24辆京东货车在从事这样的接驳工作,每辆货车配2位司机,24小时不间断接驳,点对点运往京东在上海的固定园区仓库。
负责管理京东物流华中分公司的一支车干线车队的张龙告诉记者,每天大概可以接驳20多个车次到浦东的仓库,一车平均有5000单的京东货物,现在的货物大多是生鲜、粮油、纸巾、奶粉、尿不湿等生活必需品。
张龙透露,14日晚接到去上海做中转接驳工作的任务后,当晚提交名单办理通行证,15日就拿到了通行证,16日就到了上海,一路上都比较通畅,进上海查验通行证的关口只需要5分钟,开到浦东的京东仓库也比较顺畅,堵车主要在等待卸货环节。
“第一天足足等了20多个小时才卸完,这两天好一点了,大概要等12小时。”张龙说,疫情前送货到上海的仓库,卸货一般两小时就可以完成,现在由于全国各地的货车都集中来到上海,很多时候进园区仓库都要排队,再加上仓库里负责卸货和分拣的人员不够,就造成了等待卸货的时间非常长。
张龙海清楚记得,第一天开着货车到浦东仓库卸货时,明显感到仓库里的货物已经积压严重,“上海封控以来,不少本地员工也被隔离在家,仓里的工作人员不够,最近在陆续补充,听说公司从外地调配的第二批分拣员也到了,相信卸货等待时间会越来越短。”
张龙所说的第二批分拣员,就是4月15日以来京东调集的3000名外地小哥驰援上海的其中一批。这些小哥主要是仓库的分拣人员和要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网点派件员。
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京东物流和达达快送(平时承担京东最后一公里落地配的部分工作)也开始在上海招募保供配送骑手,包括出门配送骑手和社区配送骑手,要求主要是有配送车辆和装载工具,并且所处楼栋7天内无新冠阳性患者,以及本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据记者了解,平时里上海日均配送超千万件的快递包裹,有70%以上还是通过“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和韵达)等民营快递公司递送的,他们也是天猫淘宝订单的主要配送方,但不会配送京东件。
派件量和配送能力之间,出现了不平衡。比如有的站点一天的到货量有1000单,但实际配送能力只有700单,也就是说有300单被积压无法在当天送到居民手中。
此外,出于防疫的要求以及多方面原因,最后100米的配送也可能存在难点。
4月17日一篇“京东快递进不了康城?大量订单被取消?”的文章称,一名上海康城小区居民反映,上海康城办公室不给京东卸货送货,周围别的小区都可以,唯独康城办拒绝卸货送货,导致康城住户团购的很多东西进不来,或被强制退款退货。
上海康城地处闵行莘庄镇,是一座有3.6万余名居民的超大型社区。4月20日,负责上海康城社区配送的京东快递站点负责人回应称,此前一直与社区进行送货报备,4月16日、17日等都在送货。但17日将包裹运到社区时,可能因消杀方式导致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产生误解,“小区觉得我们没有消杀,但我们所有包裹在仓、运、配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消杀,到达站点后,快递员又对包裹做了一轮消杀,只是消杀方式与小区要求的不一样。”之后,站点接到社区通知说要暂停配送,无奈之下发送了短信告知居民。
4月18日,康城社区中心、康城社区志愿者代表、康城物业、京东新桥货仓站长,于康城社区中心1楼,召开四方专题会议,商讨解决方案。
会上,康城社区提出,“京东在未明确’京东小哥’进社区‘吃、住、管、防’等问题处置方式时,也未与社区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提出要进社区配送物品,这不符合康城社区当前实际,也不符合当前康城社区防疫攻坚拔‘钉’的工作要求。”
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知情人士回复称,没有不允许快递小哥派送的规定。第一财经记者也致电了上海闵行、徐汇、普陀、静安、浦东等不同区域的其他7个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均回复称“没听说这些(不让京东小哥派送的)规定”。
但有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最后一公里的消杀、送货上门等,都要有人去弄,而且有些重点楼道都要安排专门的人员穿好防护服上去,每一个楼道要换一套衣服。工作量实在太大,(有些物品)也不是拒收,就是无法操作、来不及操作。”
4月20日,在相关部门支持和协调下,双方进一步沟通,已初步明确安排4名快递员进驻小区进行“最后100米”配送。
京东方面也表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及各区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调度下,已及时帮助包括京东在内的保供企业解决难点、打通堵点,目前京东在上海各项保供配送工作都在顺利进行中。
4月18日,在严格落实相关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京东“亚洲一号”仓库重启运营,开始封闭式管理运作。随着上海周边及市区的非涉疫仓库陆续放开,以及沪昆生活物资通行机制的建立,王文博表示,上海运力处在全力恢复中,预计本周完成配送的订单数量将达到疫情前日均量的80%左右。
王文博也表示,具体到上海各个街道、社区,由于防控管理要求各有不同,京东在不同社区的具体履约情况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现象。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4月8日高调增加备货,加码上海物资保供战时,京东还是有些低估了防疫的复杂性。保供和防疫要求在现实中的不平衡,是各种堵点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