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预计27分钟,建议单独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
很多人都看过《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但是这本书是英文翻译过来的,很多话术都难以理解,案例也比较陈旧,不符合中国人的认知和理解。
很多人看完的反馈就是:好像看懂了,但又不是很懂,所以我用我自己的理解方式给大家重新梳理《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
一、战略层——从一个「想法」开始
如果把《用户体验5要素》用金字塔的结构来形容的话,那「战略层」就是这5要素的「根基」,有了根基,才能搭建起完整的结构。
战略这两个字常常出现在老板口中,老板说:我们公司要在2年内上市、我们要在年底突破300万营业额…
这些话听起来像在喊口号,像是老板为了给我们压力才这样说的,但其实老板说这些话,只是在定义公司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就是一个「想法」、一个「概念」,他很抽象,但却决定了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
如果没有战略目标,整个公司就会出现混乱,有人说要以设计为主、有人说要以推广为主、有人说要以产品为主…大家都有各自的理由,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而一旦有了战略目标,我们就知道接下来要如何配合,要优先做哪些事情。
战略目标不仅仅用来定义公司方向,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先明确一个目标,比如我未来要上清华北大、我要在一个月内减10斤、我要3个月内考过雅思…
这些都是在定义「目标」,而在产品设计中,我们的战略目标可以是:增加一个功能、优化一个流程、解决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或者「产品目标」
『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比较好理解,就是用户想要做什么事情。
比如我的公司是做「旅游攻略」的,大家看完攻略以后都想按照攻略上的路线游玩,而且他们不想重新再找酒店了,想直接预订攻略里提到的酒店,这就是「需求」。
我发现了用户的需求,就可以在APP中增加一个「预定同款酒店」的功能,而当我提出「我想增加这个功能」时,这就是在定义战略目标。
『产品目标』
产品目标通常是「考虑公司利益」,为企业带来价值而定义的,比如我要增加APP的下载数量、我要让更多人完成注册、我要让更多人完成购买…
能够为公司带来利益的,都属于「产品目标」,他更偏向商业化目的,通常都由产品经理去定义。
通过「从用户身上挖掘需求」,以及「产品数据分析」,我们就能够确定产品的战略目标,所以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就是为了帮助自己确定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
二、范围层——围绕目标思考解决方案
范围层是在确立「战略目标」之后,思考「如何实现目标」的一个环节。
如果我的战略目标是:增加一个「预定同款酒店」的功能,那我接下来就要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这个功能呢?
我需要查看酒店图片、查看酒店介绍、查看酒店位置、选择房间类型、支付预定金额……..
我列出来的这一件件事情,就是我接下来的「工作范围」
@ 范围层的双重性:
作为「产品设计者」来讲,我们思考的都是「产品需要什么功能」,但是还有另外一批人,他们想的都是产品要有什么内容。
比如我需要有「酒店介绍」,另外一批人就会说:我要介绍写什么样的介绍?是关于酒店大小的、还是酒店历史文化的、还是酒店风格的?
他们处在不同的职位,想的事情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也处在「范围层」这个阶段,他们也在定义自己的「工作范围」,所以在「定义范围层」时,我们需要考虑他的「双重性」
#功能规格:产品中需要哪些功能才能实现产品目标
#内容需求:我需要提供哪些内容素材,比如图片、文字、视频等
Long老师希望你把「战略层」和「范围层」的关系转化成自己思考方式,比如当老板提出「公司要在2年内上市」,普通员工的反应是:
这家伙每天都在给我们画饼、每天给我们打鸡血,好烦啊…这家伙也不关心一下自己的产品,做的这么烂怎么可能上市…
普通人只会吐槽,而你要思考的是:为了实现老板说的目标,我要做哪些事情呢?然后把这些事情都一一列出来,这些事情就是我未来的规划,有了规划我就能一步一步实现目标,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只会吐槽。
为什么那么多人只会吐槽?
因为「范围层」大多都是领导做的,领导确定了要做什么,其他人只是去执行而已,执行者想要提升自己,不要一味的提升「制作水平」,还要学会思考,执行力只能帮你成为一个很好的执行者,而思考能力可以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在工作中遇到某个问题时,你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做,把问题定义成目标,想一想如果我想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做哪些事情呢?把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你就能轻松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你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思考方式,比如我想在一个月内减10斤,我就可以先列出我第一周要做什么、第二周要做什么,确定了任务计划,剩下的就是去执行了。
三、结构层——把零散的功能整齐起来
战略层是在确定做什么,范围层是在确定怎么做,而结构层就是在确定做成什么样子。
在范围层的时候,我们确定了产品中需要哪些功能,但是你要知道,我们的目的是要做一个APP,单纯的说我要做什么,并不能形成一个产品结构,现在这些功能还都只是零散的点,你并不知道在哪个页面、哪个环节能看到这些功能。
所以在结构层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范围层罗列出来的功能,一一对应到APP的界面当中,让这些功能组成完整的「产品结构」
比如:
我要把酒店图片、酒店介绍、酒店位置,都放在「酒店详情页」;
我要把选择房间类型、支付预定金额,都放在「预定页」;
这些就像是范围层里列出的所有功能点,我需要:
把他们一一对应到不同页面,这样就搭建起了「产品结构」,这个环节虽然没画一张页面,但你已经能看到整个产品是什么样子了,为接下来画页面打好了基础。
@ 结构层的双重性:
-交互设计:这里的交互设计,指的是「页面流程」,你需要「基于信息架构」来思考页面是如何跳转的。
# 交互设计说明:
之所以把「页面流程」算做「交互设计」的范围,是因为用户体验不止存在于一个页面,而是一整套页面组成的完整流程,流程的先后顺序、流程的长短、流程的分支,都影响着用户体验,所以「页面流程」也属于「交互设计」的工作范围。
# 信息架构说明:
信息架构主要包含4种,树状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线性结构
树状结构:
矩阵结构:
可以从多个不同页面进入同一个页面,这就是矩阵结构的特性。
自然结构:
自然结构和其他结构不太一样,他是没有规律的,很随意的结构,通常用于「探索性」的产品。
比如一些娱乐网站(微博)或者教育网站,你不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只需要让用户去探索,去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就是用户如果下次再想找到这个页面,他是记不住路径的,很难重复上次的操作。
线性结构:
页面流程呈现一个线性状态,通常出现在流程中的一段小分支,往往使用线性结构的页面流程规模都不大。
比如页面中有一个帮助按钮,你点进去以后唯一的路径就是返回,线路很短,没有分支。
Long老师的话:
上面讲了4种页面结构,但其实没有太多实质性作用,但这是在「学术派」课程中必须要了解的知识,当你和别人讨论产品架构的时候,让你能说出来一些专业词语,并且帮很清晰的表达你的产品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使用哪种结构,都是使用「脑图软件」来做的(如图),我们将这种图称为「功能架构图」,或「信息架构图」
功能架构图:
在「范围层」思考功能时,把想到的功能全都列出来,这样的功能是没有逻辑、没有顺序、没有关联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种称为「功能架构图」
信息架构图:
四、框架层——让你的结构可视化
当我们已经知道「每个页面有什么」功能,接下来就是把页面画出来了,我们把这个环节我们称为「框架层」
范围层和结构层都有「双重性」,而在框架层,可以分为3个要素: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或者是交互方式,你选择的交互方式要让用户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使用。我们在结构层决定了哪个功能在哪个界面上显示,而这些功能在界面上如何使用、如何被用户认知、如何被用户理解,这些都属于「界面设计」的范畴。
#导航设计
一些人很坚定地认为,当用户访问网站的时候,用户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张大概的地图,就像他们在五金商店和图书馆一样;反对方则认为,用户完全依赖于导航以及在他们面前的一些指示线索,好像他们在网站中走过的每一步,都会在走过以后不久逐渐地从记忆中消退一样。在弄清楚这件事之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假设用户是通过搜索引擎空降到这个页面,你需要告诉用户「我在哪」、「我能去哪」
#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决定了页面中所有内容的摆放顺序,你可以决定用户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界面设计是这个页面如何摆放更合理、操作方式怎样才更好用,而信息设计是我要怎么与用户进行互动,我要怎么才能让用户更好的接收到我的信息。
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当你思考导航设计时、同时也要考虑其他两个因素。
@界面设计——如何设计好一个页面?
1.遵循用户使用习惯
如果你要设计一款新的汽车,你一定不是重新设计,而是先看看用户之前是怎么开车的,将他原有的使用习惯搬过来,这样就能让对方上手就会用。
设计一款APP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想设计一个聊天页面,先看看用户平时使用的聊天页面是什么样,如果你想设计一款购物页面,先看看用户平时使用的购物页面是什么样的…
一个不习惯的产品需要重新学习,如果太难学还会让人产生挫败感,这两点都是十分影响用户体验的,因此设计一个好的页面,需要优先思考用户「已有的使用习惯」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别人的页面照搬过来…
2.不要完全遵循用户习惯
并不是每个页面都要遵守用户习惯,你需要结合自己的产品特性,以及自己的业务场景来分析具体情况,当有某种方式很明显比用户原有习惯更有益处时,你应该选择更好的方式。
比汽车档位的设计,传统汽车的档位都在这个位置(如图),大家已经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使用方式。
但是有人发现,每次换挡的时候眼睛都在盯着前方,只能凭感觉去换挡,而且右手要从方向盘移动到档位上,这个距离很远,很容易出现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就设计出了另外一种换挡方式,就是放在方向盘后面(怀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眼睛移动的距离,一方面可以减少手臂移动的距离,这样的交互方式相对于「用户已有的习惯」来说,是更有益处的。
在这里Long老师想说:
寻找更好的交互方式,方法就是「分析用户场景」,从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了问题,用户体验自然就提升了。
刚才的案例中,旧的挂挡方式需要眼睛和手臂大幅度的移动,Long老师认为这就是问题,问题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你要在场景中自己去「发现」的,当我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就会觉得更爽、更好用。
工作中有2种设计师,一种是直接抄袭的,一种是分析问题的。大部分设计师还都停留在抄袭阶段,把别人的东西照搬过来当然不会出什么问题,但这样做并不算是设计。
我们既然要学设计,就要运用正确的设计方法,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其中有80%的时间都在思考「用户&场景」,剩下20%的时间是在画页面、改页面。
而交互设计中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调研技能,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的思考场景,所以你应该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场景思考上。
思考场景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你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偏方):
多找几个竞品,把他们的页面都搬过来列出自己产品的业务流程、页面结构、场景目标分析每个竞品的优缺点,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适合比好用更重要)拼凑页面,分析合理性,适当调整
这个方法是Long老师初期学习时经常使用的,之所以拿出来讲,是因为这个方法能帮助自己快速成长,同时分析好几个产品,分析他们的好坏、反推他们的设计思考,自己一下能获得好几倍的经验,所以初学者可以尝试这种方法,但不要太过于依赖,毕竟这是偏方。
@导航设计——包含哪些类型?
全局导航:从任何一个页面都能回到首页或者主要页面
局部导航:只提供一个父级、兄弟级和子级的通路,能回到上一级或者进入下一级
辅助导航:允许用户从当前页移动到其他主要页面,不需要重头开始,类似于侧边栏的形式
友好导航:给用户提供一些平时不需要的链接,当他们需要时,可以起到便利的作用
@ 信息设计——注意哪些事情
信息分为:动态信息、静态信息
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并不是说这个信息在动来动去,而是系统需要给用户「及时的信息反馈」,让用户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知道现在页面正在做什么。
比如一个物流状态,配送中、已收货,就属于动态信息,你需要告诉用户现在事情正在进展,请不要着急。反过来想,如果系统中不存在这样的信息,用户会是什么反应呢?
用户会不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动态信息就是在与用户对话,现在发生了什么、有哪些新消息、事情到了什么进度、出现了什么问题,都是在与用户进行信息传递,最常见的就是「错误提示」,不管是登录成功、密码输入错误 还是其他什么情况,系统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要及时告诉用户。
静态信息:
静态信息指的是一个图片、一段文字、一个图标…
1.信息处理
首先,静态信息需要将散乱的信息进行「分组」或「整理」,比如下面这个列表:
它看上去有一点混乱,因为我们通常会这样排列:(排序)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整理信息:(分组)
个人信息
2.信息排序
在一个页面中,用户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决定了用户浏览页面的用户体验。
用户浏览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一个形式,形成一个F的形状,所以在页面中,我们需要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左上角的位置,让用户优先看到。
3.信息的呈现方式
有时候,信息设计是选择更好的呈现方式。比如一组数据,使用「饼状图」还是「柱状图」更好一点? 搜索按钮是用「望远镜」的图标还是用「放大镜」的图标?
信息的呈现方式决定了用户是否能够快速理解,我们要做的是减少用户思考、减少用户猜测、减少用户疑虑。
Long老师认为:
一个好的信息设计,就是帮助用户更快的「获取信息」,让用户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一下就知道我(页面)想表达什么,这里Long老师还可以再提供一个「偏方」:
不论是设计页面还是设计一句话,都只给自己1秒钟的时间,只看一秒,然后闭上眼睛,快速回答刚才看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
根据这个方法,你就需要「强迫自己」思考「页面核心表达的是什么」,你需要提炼关键信息(类似于小标题),还要控制这个信息的文字数量,还要尽量使用大白话,不要自己创造成语,不要用那些有歧义的表达…
突出重点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减少干扰信息」,好的设计就是在简化页面信息,而对于一个复杂的界面设计,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弄清楚用户「不需要什么」,我需要弱化或者排除掉哪些信息,让页面更加突出、让信息更加准确。
前面的内容并没有讲的很细,是因为在Long老师的第7节课里已经讲了用户的浏览顺序,以及如何突出重点信息,课程是免费的,希望大家可以抽时间再看看这些课程。
框架层的产出物——线框图:
线框图就是把页面布局详细的画出来,告诉别人每个功能放在什么位置,页面的浏览顺序是什么、表现方式是什么。
如图所示,线框图很像是草稿,因为他不需要画的多好看,只需要表达出你的想法、你的思考结果,你需要用80%的时间来思考,20%的时间来把页面画好。
而对于线框图的精细程度,每个公司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你画的越细致、能想到的问题就越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都会要求你把页面画的很详细,详细到每一句话、每一个按钮都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状态…
这里我要强调一句,线框图不是为了画的多好看,而是为了把细节补充全面,让自己及早发现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表面上是让你画的更好,但本质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思考的更全面」
线框图只是一张图,无法看出来具体怎么操作、怎么使用,所以需要配合文字说明来给其他同事进行讲解,我们称为「交互文档」,在这里先不讲怎么制作交互文档,如果有需要,可以看Long老师的其他课程。
再回顾一下「框架层」
「范围层」决定了整个产品有什么功能,但不管他们的逻辑关系「结构层」决定了这些有哪些页面,以及页面与页面之间的关系「框架层」决定了每一个每一个页面中的内容如何摆放、内容如何呈现
而在设计页面的时候,设计师需要同时考虑3个层面: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
五、表现层——良好的视觉感知
表现层就是我们所说的UI设计,表面上来看,他就是给页面上色、画一些插画、图标等,但其实表现层是在解决用户对页面的「感知」问题。
用户对页面的感知分为3个层面:
看的明白——快速清晰的获取信息看的舒服——让页面足够美观创意创新——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创意点
@ 看的明白
1.突出重点
每个页面都有很多信息,如果信息过多,就会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导致用户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自己能看到什么,最后产生就会产生疑惑甚至离开页面。
表现层要做的就是减少信息干扰、突出重点信息,让用户一下就知道页面想表达什么、重点信息是什么。
这句话听起来与「框架层」很相似,但他们做的事情是完全不的,框架层的突出重点,是在对页面信息进行删减、提炼,让人知道哪些是重点信息;而表现层是通过颜色、对比、大小、距离、形状、方位、空间等方式,将信息显示的更加突出。
比如下面这张图:
这就是UI设计师在表现层要做的事情,我们通常都说视觉设计师要懂交互,懂的就是「页面要传达什么信息」,然后利用视觉效果将信息更好的传达。
需要注意的是,页面要传达「哪些信息」是在「框架层」决定的事情,表现层只是在做辅助工作,通过视觉效果让这些信息能更有效的传达给用户。
我们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权衡整体页面的重点,有时候,页面中会有非常多要突出的重点信息,就像下图这样:
如果每个模块都想突出,最后导致的就是所有信息都不突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视觉设计师就要控制整体页面的信息层级,使用「相对」的方法来让某一个信息更加突出。
比如这个航班信息中,每个信息都很重要,但是他们总会有一个信息比另一个信息「更」重要,所以页面中的内容会有大有小:
如果重点信息很多,我们要尽量把他们分离的远一些,在一个页面中,如果你什么都想突出,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突出。
如图所示,价格信息很重要、航班时间也很重要,如果这些信息都堆在一起,整个页面就很混乱,阅读体验极差。
2.局部放大
刚才说的突出重点,这些重点信息都是在「框架层」决定的,而现在要说的,是「表现层」来决定的重点信息,我们可以在一个页面中挑选出重点信息将其放大,让整个页面更加「聚焦」
比如下面这个案例,左边这个页面的设计没有重点,这个页面就会显得很乱,而右边这个设计将「数字3」放大了很多,整个页面的视线就更加聚焦。
这是在没有删减内容、没有改版内容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设计,是视觉设计师在「表现层」要做的事情。
3.聚焦信息
除了突出重要信息,想让人「看得明白」,还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让人一眼就知道谁和谁是同一组内容、谁和谁是有联系的信息,比如这个页面:
页面中的信息分散在各个地方,这样用户在阅读的时候相当于在分析4部分内容。
这里我们采用了「卡片容器」的方法,将信息装在容器中,聚焦信息、减少阅读干扰,使页面更加清晰、工整:
这种设计方法叫做「聚焦信息」,把页面的信息模块化,让他们成为一组一组的形式,创造多个「信息区域」,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个「区域内」的信息是同一组,他们是有关联的,我只需要看到标题,就知道这里面大概有什么、就知道里面有多少内容了。
…
以上内容在《用户体验5要素》这本书中并没有提到,是Long老师脱离书本给大家讲的知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表现层」只是给大家讲解什么是视觉表现,视觉表现包括颜色、字体、文字排版、保持设计的一致性、保持统一颜色、保持统一风格、注意用户的浏览顺序….
这些内容比较基础,所以Long老师私自替换了内容,给大家讲一些更有用的知识。
总结:
1.总体概述
《用户体验5要素》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先提出一个想法,然后一步一步实现。
用大白话来说:
战略层:提出一个想法,告诉大家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范围层:我要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把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结构层:知道要做什么了,那接下来要做成什么样子,流程是怎样的、页面结构是怎样的,都画出来框架层:每一个页面具体长成什么样子,里面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应该如何与用户进行交互视觉层:如何才能更好的传达信息,如何才能让页面看起来更舒服、更有趣
他们的「产出物」分别是:
战略层:项目文档(告诉大家「用户调研」或者「数据分析」的结果是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范围层:功能架构图结构层:信息架构图、业务流程图框架层:交互文档(包含页面原型、交互说明)视觉层:UI设计图
2.《用户体验5要素》是相互影响的:
「战略层」做出的决定,会直接影响「范围层」的结果,而「范围层」又会直接影响「结构层」,以此类推,每一层的决定都会影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做出的任何改动都要考虑他下一层级的影响,而最重要的就是「战略层」,如果战略层发生变动,接下来所有事情都要跟着一起变。
3.每层工作的开始时间:
每一层工作都会对接下来的事情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每一项工作之前,都应该先确定好前一阶段的工作都已经完成。
然而这种工作的效率相对较慢,所以推荐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让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在下一个阶段「即将结束之前」开始展开,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在前一个阶段基本确定了,但是还未细化的时候开展下一步工作:
Long老师的话:
如果你是一位视觉设计师,你在开展工作前,你要先确定框架层的工作完成到什么程度,页面中哪些信息需要突出、页面布局和交互逻辑是否已经确定,否则一旦出现改动,你的设计就要重做。
而对交互设计师来说,需要确定「信息架构」、「业务流程」是否已经确定,不要直接画页面。
但是不管你是UI还是UE,都希望你能想的更多一点,即使你只需要等着前面的人把工作确定,你也要尝试着去想一想,他的工作有哪些问题,还可以有哪些调整,这样对你接下来的工作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用户体验5要素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要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考虑整个产品是否可以做的更好。
全链路设计师:
现在网上比较流行「全链路设计师」这个说法,大家对它的理解就是,设计师能够实现产品从「战略层」到「表现层」的每一个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的专业知识,都需要经过多次的磨练,没有个3~5年的工作经验是很难接触到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全链路设计师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
Long老师也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们现在做的不管是「战略层」也好、「视觉层」也好,都是围绕着一个APP,或者一个网站来做的,不管你再怎么做,都脱离不了产品,就像孙悟空脱离不了如来佛的手掌一样,你只是在「产品」这个小圈里面做设计,所以Long老师更愿意称它为「产品设计」
设计应该是贯穿全链路的,而Long老师对全链路的定义,是整个企业的全链路,企业里包含市场运营,包含营销,包含品牌….
大家都说一个人的格局能决定了他能看的多远,Long老师认为,正是因为市面上缺少有格局的设计师,导致他们只能看到产品设计,他们无法站在企业的高度来思考,就是这帮人一直在谈论全链路设计,久而久之,就导致「全链路设计」=「产品设计」
所以Long老师一直把「产品设计」和「全链路设计」划分成2个概念,如果将来再说到全链路时,应该在前面加上「产品」2个字,你只能说,自己做的是「产品全链路设计」
当然,这只是Long老师个人的想法,而我本人也是脱离了产品设计这个小圈,往更高的方向去走,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去看设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性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