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米空气净化器好吗(好不好看用户们是怎么评价的)

豹米空气净化器好吗(好不好看用户们是怎么评价的)

题外话

上个月意外收到搜狐科技众裁栏目组的邀请,写了一篇三星空气净化器KJ393G的评测文章。本来初衷只是想借评测一款净化器的机会,传播一些自己了解到的净化器选择知识,个别地方还抽的三星脸挺疼,没有想到竟然得到不少的好评。而栏目组也是希望能继续合作,在这期节目中再评测一款热度非常高的净化器—豹米净化器。

特别说一下的是,在和搜狐科技众裁栏目的成员接触后,发现他们虽然很年轻(多数都是刚毕业的海归),但却是一个特别真诚的团队,是国内很稀缺的能做到客观评测的媒体,属于我还蛮欣赏的“知乎范”。也是特别愿意跟他们继续的合作下去。

说明下:我拿到的是豹米450A,也就是霾霸版,甲醛净化能力比较弱,也不带甲醛监测,所以很遗憾,没有办法提供这方面的分享了,大家购买时也需要注意区分这几个不同的型号。

先上结论

没耐心看完的,看这段就可以了

鉴于本文会延续这个系列一贯长且酸的风格,读完要花费3分钟左右,还是先说说在北京重度霾里使用了10天的结论:

1. 这是一部可以打到80分的中等偏上水平净化器,整体做工上成,只是个别细节还需要斟酌。考虑1499的售价,性价比相当高,建议作为20平米以下卧室机;

2. 在高档位,净化PM2.5的能力相当强劲,睡眠档效率较差;

3. 滤网材质优秀,CCM大,比较耐用,不过经济允许的情况依然建议1年1换;

4. 噪音控制中规中矩,尤其在非睡眠档,略微有些吵;

5. PM2.5监测数据较准,在低档风速,大部分家庭基本可以当做pm2.5监测仪使用;

6. 智能功能实用,联网稳定性稍差;

7. 外观精美,在同等级别CADR里,体积几乎做到了最小;

8. 如果非要我在小米空净2代和豹米之间做个选择,我会说看预算。两者都是适用于小房间的高性价比产品,豹米的滤芯等级,耐用度,监测能力以及漂亮的屏显,都和小米空净2是不同档次的定位。只能说,实用为主的人选小米空净2,对品质有追求的人选豹米。

正文来了

本文依然会延续我一贯的逻辑,从滤网细节,净化能力实测,噪音,监测能力,智能功能以及外观几个方面来评价这款净化器。

开始正式评测之前,先说几个我挺感兴趣的地方,其实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1. 这么超小的尺寸,CADR和CCM是否有虚标;

2. 假设CADR确实到达了标称,那么噪音是否会比同类产品大很多;

3. 广告里重点宣传的精准的PM2.5监测水平究竟怎么样;

4. 作为猎豹这样一家互联网公司出品的净化器,是否有更加先进的智能功能;

1滤网细节

还是个人习惯,先看滤网的情况。之前也聊过,滤网作为一个净化器最核心的部件,看看滤网相关的技术水准,也就基本知道了这部机器的水准。

拿到机器的第一时间,我其实是有点震惊的,相比375的CADR值,机器400#420#190mm的尺寸实在小得可怕。另外,如此小的体积下,滤芯能否做到高达到P4标准3倍的超大的CCM?

最大亮点:H14等级的滤网

豹米依然是采用后开盖的箱式设计,打开后盖可以看到一张HEPA滤网。乍一上手,相比很多滤网感觉还是有一些轻薄,分量不足。其实这个也很好解释,许多滤网会在滤纸的中间增加活性炭夹层,以增加对甲醛和异味的吸附能力。而豹米这款机器(另外还有专门的除醛款)索性放弃了对甲醛的净化功能的追求,重量上有所减轻也很正常。

从介绍来看,这张滤网是和3M合作开发的,达到了许多3k价位净化器都达不到的H14等级,这也是为什么在广告中豹米号称可以媲美3k级别净化器的原因之一。

下面简单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一定要采用这张H14级别滤网:

相同面积的情况下,不必大幅提高风机功率,即可提升CADR。CADR值是由风量和单次净化率共同决定的,在滤网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升风量就意味着风机功率增大,随之就带来噪音增大;于是提高单次净化率成为了许多高端机器的选择;

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提升CCM。等级越高的滤网,质地越致密,因此可以容纳的粉尘也就越多;至于是否可以三年一换,我个人建议是不要;原因我说过很多次,滤网中添加的静电驻极材料,是为了辅助吸附小颗粒物的,半年左右就会出现衰减,滤网效率会下降较多。再者,广告里提的三年是一般情况,在帝都,一般情况的时候还是比较时候少的;

更极致的净化效果。一方面,0.3um的颗粒确实只有达到这个级别的滤网才可能去除的,另一方面,在运转一定时间后,PM2.5才可能达到一个更低的水平。顺便说一句,豹米官网在这个地方的文案有个明显的笔误,呵呵,文案君,认真点好吧。

综上这两点,就大致可以推测出,这款小巧的净化器可以达到这么高的CADR和CCM原因了。

多说一句的是,滤芯所用到的滤纸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工艺上是有许多要求的,目前就那么几家能出。豹米的合作方3M,是几家最主要的滤纸供应商之一,又有比较深度的合作,想必是分享了不少新技术,滤芯等级应该是不会虚标的。当然,所谓的dura-hepa之类的名词我也搞不懂什么意思,不明觉厉。

几个明显的缺点

首先,密闭性差。 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个细节;只有滤网和机器的密封性好,才能充分的发挥滤芯的净化水平;而豹米在这一点无疑做得有点粗糙,不光密闭没有做好,和机器四周有很明显的缝隙外,也没有在机身上设计固定滤网的小机关;

其次,没有粗滤。滤网本身最外边的黑色层就是粗滤层,可是很难想象,大点的毛发粉尘吸附在这层棉上面,要清理掉会是种怎样的体验;

最后,滤网边框有些偏软,做工不够精良,一旦发生形变,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PS, 关于噪音。噪音真的是特别难以平衡的一件事。滤芯级别的提高,风阻也会增大很多,随之而来噪音就一定会大很多,这也是小体积高CADR值净化器的一个麻筋。只要想追求一个还不错的净化效率,就势必增加噪音。

2净化能力

OK,纸上谈兵就这么多,最终还是要实测才知道效果如何的。

强劲档实测

上次测三星的时候我故意选择了一个中轻度污染,希望可以考验下极致的净化能力,结果大家完全不买账。所以这次我会满足部分朋友的需求,看看在超恶劣环境下,豹米是如何“咆哮”着净化的。而作为定位卧室机,我也会重点测一测睡眠档的情况。

拿到豹米的那几天正好是北京红色预警的几天,除了蹲在家里测测净化器效果似乎也没有别的事好干了,呵呵。又正好赶上亲爱的老妈(川菜系)爆炒忘记关厨房门了,客厅瞬间就出现了爆表(>1000ug)的油烟,室外又高达240多,实在不敢开窗的情况下,反而营造出豹米强力档最好的测试环境—-室内外均超高雾霾。其实都不用我手动配成强力档,自动监测就已经通知风机要开始全速工作了。给大家看看净化结果:

这个结果其实还是蛮理想的了,展现出了375CADR该有的素质。毕竟20多平的客厅加上室外也是大雾霾的情况,能够在20多分钟内降到安全的75以下,应该说效率也还是很高了。只是这段时间的噪音,实在大的有种路过飞机场跑道的感觉。也正因这个原因,我不推荐把它作为客厅主力机,总不能一直在你身边咆哮着干活吧。

睡眠模式实测

豹米的睡眠模式效率是比较低的,在轻度雾霾天气还没有太大问题,在重霾的天气就比较吃力,还是建议转为自动挡。

下图是我在12月17号夜间的一个数据捕捉(横轴为小时),测试房间选用的是家里10多平的卧室,良好密闭。当天室外的PM2.5情况在图表上也可以查看到,高达275。在11点将档位从自动调为了睡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室内PM2.5从还算良的53迅速超过了安全红线75。并且几乎整晚都维持在75这条红线上下。

我推测睡眠档效率比较弱的原因,在于H14的滤网风阻还是太大,而睡眠挡考虑噪音问题,降低了风机功率,导致效率下降得非常快。

不过也要客观的指出,在重度霾里,能维持在75的水平,本身并不算差。更何况睡眠挡成功的把噪音控制在了40分贝以内,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关于测量设备(本段为插播ying guang)

至于测试设备,之前一直有人在问是哪款(容我继续编一会儿),我一直选择的都是自己研发,使用起来也最顺手的720环境宝(不要face的在这儿放了京东的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3762956.html,有兴趣的可穿越到京东。BOSS,记得年终奖一定要多发5毛)。

不过,硬广归硬广,环境宝的测量还是蛮准确的(这里就要感谢BOSS自带的败家属性,撸个串都要配几百块红酒的人,选传感器当然是选贵的咯)。更何况无论是实时数据,还是过去一小时,24小时亦或是过去30天详细数据,都非常方便查看。很适合我这种习惯用上半个月再对一款净化器下结论的评测者。

闲扯两句的是,有几个朋友之前买了其他家的测量设备,看了我之前文章的介绍,又买了720环境宝(这才发现我认识的人里,居然有这等土豪),然后比较说几家的数据好像总有那么一些偏差。

对此,我想说的是,测量本身是一个特别严谨的事,会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PM2.5,就会受到对流气体,水汽以及pm10颗粒的影响,甲醛也会受到酒精等气体干扰,而且即使是同一批次生产出的传感器都还有微小的个体差别。消费级测量设备一般都会标称10-25%的误差,因此,如果是那几家靠谱厂商的仪器,我一般都会觉得说买哪家无所谓,最重要是有一部可以有参考意义就好。

关于适用面积的问题

之前多次讲过我个人推荐的一个计算公式:CADR/层高/5。坦白讲,这个公式也是有2个很大的漏洞,在这里也顺便讲一讲:

1.没有考虑房间的密闭效果和室外的PM2.5浓度。这个很好理解,在普通雾霾天气且密闭尚可的房间,单位时间进入室内的粉尘是可以很快被净化器吸附的,可如果外界爆表的情况或是密闭不太好呢?

2.没有考虑睡眠档CADR值是木桶最短的那一块。所有CADR值都是在最大档测出来的,作为卧室机就必须考虑夜间睡眠的噪音问题了,于是睡眠档的CADR值也理应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我没有拿到豹米这款机器的睡眠档CADR,从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如果真的遇上重度雾霾,也是有心无力。因此,墙裂建议大家,睡前看看室外的情况,根据雾霾情况决定是睡眠档还是自动挡,即便自动挡的噪音略大一点。实际上我家一般都会开成自动挡,因为帝都周边工厂半夜开工的实在太多了。好几次我早上一看环境宝记录的过去24小时数据图,半夜的情况都会吓人一跳。

BTW,新风系统比较好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因为有新风的系统多数都会在室内形成正压,使外界粉尘不太容易进入。所以新风在某些重霾的天气下,反而会表现出比净化器更高的净化效率来。

3噪音

正如我之前推理的,虽然滤网的等级很高,不必非配备高功率的风机,但受限于滤网面积较小,因此豹米想达到更大的CADR值,就必须加大风机的功率,这就使得噪音成了一个隐患。还是实际的测试一下。

关于噪音测试

这次没有使用环境宝去测噪音的原因,是环境宝的噪音测量范围是40分贝起。而豹米的睡眠档是会低于40分贝的。因此我选了一款相对专业点的噪音测试仪。

多讲一点小知识的是:我发现很多评测都是用C加权去测量净化器噪声,像净化器这样直接面向人体工作的机器,还是尽可能采取A加权算法测试噪音吧(事实上环境宝采取的就是A加权算法的).

(呃,没听过A加权算法?)

这是之前我很少提到的一件事,也是挺多评测人忽略的一个小细节。所谓A加权,就是根据人类耳朵对不同频段声音的敏感程度,加权计算出来的一个结果,再简单点说,就是尽可能模拟人听到声音的感受。而C加权则不考虑这些,各个频率公平对待,更加的客观。

BTW,多说一句的是,测噪音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一件事,是需要专业的静音舱的。我下面测到的也只能作为定性的。

强力档和静音档的噪声对比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在一米开外测到的强力档和静音档的噪音情况。 应该说总体还是中规中矩的:

说下强力档。 应该说60分贝是一个还算ok的成绩。当然,相比官方手册里的66分贝,我测出的60分贝看来是有一定误差的,毕竟不是在隔音仓做的。

当然,从主观感受来说,60 还是一个比较让人不舒适的噪音水平。不过,只要不是非常频繁的切入到高速档,其实这个噪音水平还是可以接受的。而睡眠档则是相当的让人满意。

  高频噪声控制不太得力

这是我评价净化器一个挺重要的原则。尽管得益于选用的是风轮而非风扇,比699的同系小米净化器好出太多,但高频噪声的控制依然不太给力。这也导致整部机器工作在高档位的时候,噪音还是会感觉到有一丢丢刺耳。当然,高频噪音完全是个主观感受的问题,就不多做量化的评价了。

静音档则几乎没有这个问题。

最后总体的再讲一句感受吧,作为卧室机,噪音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豹米在这方面的表现基本是让人满意的,只是限于整体的结构设计,估计是没有太多空间(也没有成本预算吧可能),在高速档的消音还是有所遗憾。不过总体瑕不掩瑜,尤其是静音档的表现,确实惊喜。

关于自动挡噪音的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一个缺点是,在处于自动档状态时,感觉高速档位介入门槛值有些低,发现会在75ug上下就会切入到高速档(但不一定是最高档),使得自动档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工作在高噪音。如果是开着自动挡睡觉,外边又大雾霾的话,搞不好半夜真的会被吵醒几次。其实这也正是我之前的结论,低档效率偏低,必须频繁进入到高档位来提升净化效率。

正巧发出这篇文章前夜,也就是12月29号夜间晚上11点多,我突然被豹米的“咆哮”惊到,打开手机才发现帝都又被雾霾严重袭击,启动环境宝测试后发现,PM2.5并不是很严重情况下,豹米进入到高速档,使得噪音竟然达到了57分贝,不过还好,一会儿就安静了下来,这个档位的效率还是值得夸奖的。

4使用体验

整体来说,机器的体验非常不错。重点说这么几点吧:

为了防止小孩手指伸进去,顶部特别设计的双侧格栅实在是太贴心了。这么矮的机器,这个设计太有必要不过了,尤其对我这种稍微有点粗心的奶爸来说;

光线检测;这个设计太赞了,这才是互联网公司该有的态度。 简单的说,这个功能就是检测外界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可以自动进入到睡眠档。当然,这个配置是可以在APP上选择打开或者关闭的。

关闭灯光显示。 灯光可以在APP上独立关闭,再赞一个。

APP上的滤芯寿命的计算。绝大多数的净化器是计算滤芯的运转时间,这显然是误差很大的。而豹米呢,目测滤芯寿命是考虑了监控到的PM2.5数值算出来的,在重度污染里用了也就10天,寿命就暴跌了5个点。照这么算的话,大约也就用10个月,和我之前建议的使用寿命基本吻合吧。

屏显。PM2.5的监测值可以直接在小屏幕上显示出来,一目了然,方便。

5监测功能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豹米可能是在千元机里首家采用激光传感器的,而且一出手就是欧司朗这样的大厂出品。以个人的推测,仅仅这一颗传感器的成本应该就近百元。所以这也是我觉得这款机型性价比极高的一个地方。

  从我实际的使用情况来看,可以和大家分享这么几点:

低档风速时,测量数值和720环境宝这样的专门检测仪器误差不大,豹米的值会略高一点,这个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仔细读一读就知道我的观点了;

高档风速时,误差明显增大;这一点在换挡时是特别明显,几乎每次从低档向高档切换时,PM2.5数值都会出现上涨。

灵敏。这一点真的是让我非常吃惊。有的时候只是路过净化器,都会使得净化器唰的一下进入暴力净化模式。

  上张在较弱档时,豹米和环境宝的监测数值对比吧:

总的来说,不是特别讲究的家庭,甚至都可以选择豹米作为家里的监测设备,只是前提是不能档位太高。

  (不过这款机器没有甲醛监测功能,还是满遗憾的。)

6智能功能

(夸了豹米不少,现在要认真的无情起来了)

一开始我很期待豹米在有了相对精准的传感器后,会不会在APP里加入一些更加人性化的智能控制功能。比如会不会出现诸如学习用户习惯以及更综合考虑用户房间因素。

初一上手使用,觉得这款APP的功能还是很齐全的,远程打开关闭净化器等基本功能也都满实用的,还可以清楚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的PM2.5数据统计,对于灯光等控制也考虑得很周到。操作起来也是典型的出自互联网产品经理之手,体验相当人性化。

可是,用了一会儿之后就发现这款APP好像很眼熟—–请原谅,用过的净化器太多了。后来才想起来,这款APP居然是“共模”.事实上,像TCL等好多国内厂商都在使用这家的APP。

看看在应用市场这款APP的介绍吧,呃,是不是很类似呢?当然,也许这就是豹米开发的,如果我有说错,欢迎打脸。

不过呢,对于用户而言,是否共模其实倒也无所谓,只是我作为一个工程师,可能觉得原创才是一个科技公司该做的事吧。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不到一周的使用体验里,居然出现多次断网失联的情况。而同为米系的小米空净,则几乎没有出现过,恐怕这就是对于所使用WIFI模组吃得还没有那么透彻。小米采用Marvell的wifi芯片也并非wifi芯片行业里的顶配,却达到了一个还不错的稳定性,这就是所谓的“调校”吧。

当然,作为开发人员,我也表示理解,从服务器向设备端发起控制不是一个那么简单的操作,如果 双方一直保持长连接,服务器端压力太大,但如果面向非连接,如何保持心跳包以及丢包的处理也很麻烦,纠结。

最后,我不知道后台是豹米自己的还是这家“外协”单位的。在现在数据为中心的时代,一颗精准的环境传感器,在挖掘用户7*24小时的环境数据后,可以为用户带去的价值是非常多的,如果放弃了还是挺可惜的。

7外观

请原谅一个工程师贫乏的词汇做结:小巧,好看,如果非要补充一句的话,就是外壳的做工真心不错,注塑厂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还是上图自己欣赏吧,呵呵

  先上张豹米和表兄弟的合照吧:

最后上张豹米的独照:

发个评测预告做总结吧

之前在搜狐做直播以及前几天北京电视台的采访时,都对我司几个工程师攒出来的极客DIY净化器(不是广告,绝对只是极客产品)特别感兴趣。主要是觉得非常适合给小白观众讲讲净化器的原理,以及在选购时应多注意哪些方面。

而我在节目中也简略的介绍了这款工程机的功能和优缺点。

后来大家都觉得应该详细评测一下,因为本身并不是正式产品,写起来也会比较没有顾忌,反而有可能让更多小白观众了解到空气净化器的细节,其实这本来也是我开这个系列的一个初衷。于是决定抽空写一写,看看17年1月份能不能拿出来吧(请见谅,懒癌患者)。先发个照片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