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网站发布,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其中明确的点出了张宝祥涉嫌严重的违纪违法。
2、引发王安华前副行长和张宝祥前董事长的案子,是什么案子?是吉林银行的大连分行被骗贷5.8亿元,本息损失至少达到6.54亿元。
3、2019年上半年,吉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了2.86%。究其原因,资产的减值导致它整个的利润迅速下滑,而且不良贷款率又与资产的减值密切相关。
4、凭什么一个企业用虚假的报告、审计报告就能获得这么多贷款?这里面一定存在着腐败的信息。相关的这种所谓的骗贷,其实是内鬼作案,内外的勾结。
5、到今年的第三季度末,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全国银保监会的权威的数据,全国的不良贷款余额是2.37万亿元。其中平均的不良贷款率是1. 86%,已经在逼近2%的警戒线。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财经观察家》,我是包冉、包包,今天我们谈论一个刚刚发生的挺离奇的案子,那就是什么?那就是6亿骗贷款案拉下了3800亿的吉林银行的董事长。
【新闻背景】
又一家银行前一把手落马!11月18日,吉林省纪委监委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事实上,张宝祥并不是吉林银行被查的第一位高管。吉林银行的首任董事长、原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田学仁在任董事长4年后,于2011年落马,2013年11月1日,田学仁被判处无期徒刑。
2018年12月14日,吉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吉林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安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今年7月,王安华被双开。
高管频频出事,上市路越走越长,净利润连年下滑,在气温已降至冰点以下的东北,总部位于长春市的吉林银行是否感觉到了阵阵寒意?
视频加载中…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网站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吉林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宝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其中明确的点出了什么?就是这个张宝祥涉嫌严重的违纪违法。
你光看这个履历也是非常的扎实,包括这个什么?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局局长,后来是工商局,然后从2000年以后,在长春市商业银行党委副书记从哪儿开始进入,进入所谓的金融体系,要再往后看,中间经过他的一系列的这个职务的升迁调度,也曾经担任了些什么区委的书记等等,还担任了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在2014年的7月的时候,任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2019年11月的时候,也就是11月的18号,那么他被免去了相关的职务。
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张宝祥在上任的时候,我们看,他曾经的这个在2014年的年报提出了一个创造条件、适时上市战略。说创造条件上市是吉林银行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品牌知名度高,同业影响力强的等等等等,力争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上述目标。
从2014年到现在,2019年的年底,三年早就过去了,五年了,五年结果这个上市,依然没有达成,反而呢,自己郎当的,不能说入狱了,现在还是在接受中纪委和监委的相关的调查。但是我相信随着调查的结果水落石出之后,这个张宝祥一定会被移送到相关的司法机关,进入到司法程序,受到应有的审判。
吉林银行,它是怎么样爆出的这个事情?为什么这个银行的行长被查?首先,我们先说一个背景,这个吉林银行它是有前科的,它的这个一把手领导是这个,当然到张宝祥这才第二任。
它首任领导就是当年被查了,然后张宝祥才来接任,张宝祥的前任叫田学仁,吉林银行的原党委书记、首任董事长,这个田学仁也不简单,曾经当年是吉林省的常务副省长,以常务副省长的职务首先是兼任着吉林银行的董事长,后来又成为专职的董事长。
这个他当年是犯受贿罪被判刑了,我们看到这是前赴后继。张宝祥同志又跟上来了,这中间还有一个角色,那就是吉林银行的副行长王安华也已经被公之于众,进入到被调查的流程之中。
同时,我们看到引发这个王安华前副行长和张宝祥前董事长的案子,是什么案子?是吉林银行的大连分行被骗贷5.8亿元,本息损失至少达到6.54亿元。说到这里,我们先看一看整个的吉林银行的这个财报。
我们看到,这是从2015年2016、2017、2018到今年上半年的吉林银行的关键的运营指标。其中不良贷款率,一个银行金融组织,它最基本的业务就是存贷的利差,对吧?
然后当然基于这个存贷的利差,又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衍生的金融业务。但是我们首先看到如果不良贷款率达到一个或者超过一个危险的警戒线水平的话,那么这个银行的基本业务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的。
我们看到在2015年的时候,整个吉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基本维持在一个正常状态,是1.5%。2016年是1.71%;2017年是1.72%。这还好,因为根据银行业的一般的默认的规则,那么90天预期未还的不良贷款率,如果你能维持在2%及以下的话,应该总体来说,它的安全性处于一个可控区间。
而我们看到到2018年的时候,陡然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还要多,增加到了2.82%的这样的不良贷款率。而到2019年的上半年,这个不良贷款率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继续增加了0.04个百分点,达到了2.86%。
应该说超过2%就很危险了,那么当这个吉林银行上达到2.86%。究其原因,事实上我们看到,整个的关于资产的减值是导致它的整个的利润迅速下滑,而且不良贷款率又与资产的减值密切相关。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家企业,叫做长波物流公司。这个长波物流,大家一听这名字就明白,反正这个公司是做物流的,但是它根据虚假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在吉林银行大连分行获取了5.8亿元的银行贷款。
这个贷款最早的时候发生于2011年,如此累积之下,到了2018年12月底的时候,吉林银行大连分行的贷款本息损失,至少损失了6.544亿元。
凭什么一个企业用虚假的报告、审计报告就能获得这么多贷款?凭什么这家企业每一年这么轻轻松松的就能重复的贷到新款?然后拿贷到的新款就还旧款、就还利息呢?这里面一定存在着腐败的信息。
所以说我们看到,有关于纪委和监委的这个相关目前透露的信息,你看,比如说像王安华,王安华是违反政治纪律、对抗组织审查等等等等。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的参与什么营利性活动。那么一想就知道相关的这种的所谓的骗贷,其实不是骗,是内鬼作案,一定是内鬼作案、内外的勾结。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事实上在我们中国的、国内的现在的这样的一个金融体系当中,虽然说广大的城商行,这些银行它由于它的缘起是源于各地的,包括省市级的、包括城市级的、各地的最早的资金的汇集,包括由于当地的政府和权力密不可分,也与当地的各种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关系错综复杂,这里面其实存在着很多的猫腻。
我们看看吉林银行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个案。从今年的5月份开始,包头商业银行倒闭,被央行接管了。这其实是打破了就是银行你也不是一个永远不倒闭的单位,银行你不能做出任何的刚性兑付的承诺,因为什么?你毕竟是一个商业的运营的实体。
紧接着在九月份到十月份,连续在东北地区又发生了两起相关的银行挤兑事件。比如说营口,辽宁营口的沿海银行,还有什么?地处中部地区的河南伊川农商行,相继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储户的挤兑的事件。
虽然在央行注入当地的相关的分支机构,以及当地的行政当局的及时的干预下,同时抽调足够的头寸以应付银行的在当地的受挤兑时的流动性危机。
也就是说我们银行现在有钱,不怕你来取,取完你还可以存,局势很快得到了扭转,而且得到了稳定。但是从中间可以映射出来、折射出来的一个信息是什么?是很多的地区性的中小型的商业银行、城商行,实际上如履薄冰。
【新闻背景】
伴随张宝祥5年吉林银行董事长生涯的,是吉林银行的5年上市路。一直谋求上市的吉林银行在IPO的路上,从开始的三年,到现在的五年,再到未来,“渐行渐远”。
近年来,吉林银行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资本金压力,而和紧缺的资本金“适配”的,是持续下滑的经营业绩。吉林银行2019年半年报显示,在报告期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中,吉林银行大部分数据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今年上半年,吉林银行净利润仅为7.8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63亿元,降幅接近50%。同时不良率在2018年底同比大增1个百分点的基础上,继续增长至2.86%。
而近日披露的一则裁判文书,则详细披露了一起吉林银行大连分行涉及的骗贷案件:截至2018年10月21日,吉林银行大连分行贷款本息至少损失6.54亿元。
负面缠身的吉林银行,上市还有戏吗?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
从宏观数据来说,我们到底中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体系,在不良贷款率这方面的宏观风险现在有多大?2019年到今年的第三季度末,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全国银保监会的权威的数据,全国的不良贷款余额是2.37万亿元,这个绝对值是有点触目惊心。
但是我们还要看相对的比例,其中平均的不良贷款率是什么?是1. 86%。刚才我们说了,对于银行业来说2%是一条生死线、警戒线,那么1.86%,客观的讲已经在逼近这个2%的高线。那么应该说总体来说,我们的系统性的风险,尤其是小、中小型的商业银行的系统性的风险正在累积之中。
我们还要看到,在今年的Q3,第三季度,当季末这个不良贷款的余额环比增加增加了1320亿元,总余额是2.37万亿元,同时一个季度又增加了1320亿。但是也有好消息,就是全国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共处置了不良贷款有多少?在银保监会提供的数据是1.4万亿元,1.4万亿元。
通过这几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对于我们整个的金融,尤其是银行业的监管部门来说,监管当局来说,大力的、迅速的、坚决的处置这种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这种事情不简简单单是一个金融行业受到波及和影响,它很容易扩散成为社会的群体性行为,进而威胁到社会的局部的稳定。这一点绝对是一道红线,谁也不能踩破。
同时由于坚决的彻底在推进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清查历史存在的很多的不良贷款的情况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很多的历史的余毒也好,过去藏在这个皮肤之下的脓包也好,被挤破、被显性化了。
你包括吉林银行的腐败案,这种的骗贷案引出了腐败案。还有刚才我列出的包头商业银行也好,锦州、恒丰也好,我们都知道它的大股东、关联股东大肆的占有什么?包头商业银行的现金流。
有些人永远也担心,哎呀,这么多问题?你这一挤,脓包都挤破了,大家一块玩完,怎么办?不会的,这是坚决不会的。实话实说,我们今天的国内的银行业的治理必须要过这一关。
有句老话讲叫长痛不如短痛。你如果不能在几年之内,两到三年之内,真的把这个不良贷款率降下来。同时,通过清查清理腐败,通过修订机制和体制,建立起一个理想中的或者叫更为理想的、更为有效的一个银行业的自我的发展机制、监督机制和修正机制。
我们依然要坚持多层次的推进健康的这样的银行的体制机制的建设,这是一个总的目标。
第二点是什么?第二点是真正要把这些本来应该承担起对地方上的实业,尤其是制造业,和健康的新型服务业,这叫实业发展的资金的支撑,应该把钱用在这上面。现在很多的银行大家都叫苦,很多企业家说,银行是叫什么呢?叫嫌贫爱富,对吧?你越有钱的时候,锦上添花,都跑来给你贷款,你要不要贷点?我自己账上还有几千亿,不需要贷,这时候他反而来跑来找你。
你真正需要贷款的时候,说我的头寸很紧张了。我没有这一笔的一千万的贷款,我活不下去了,这时候连一百万都没有人贷,这为什么?他属于风险厌恶型的。我们的广大的中小商业银行真的应该回到当初设立多层次银行体系的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就是将有限的资金精准的投入到实体经济的扶持之中。
第三点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谁是最大的阻碍?就是相关的系统内的腐败分子,这些蛀虫实际上才是真正阻碍了我们的金融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进行有效输血的这样的一个流程。
感谢收看今天的《财经观察家》,欢迎各位朋友在我们的社交媒体帐户上与我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
吉林银行遭骗贷近6亿事件始末吉林银行是怎么被骗贷的(吉林银行有什么贷款)
编辑: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