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论述三种不同类型个体内部冲突?
1.常用的分类有勒温(K.Lewin 1931)和米勒(Miller 1944)按冲突的形式分为四类:
1,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都想趋之,但二者不可兼得,难以抉择。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困境。
两个动机促使个体在行为上追求两个目标,两个目标无法同时兼得(购房子就不能买汽车)时,二者取其一而又不愿割舍其他的心态,即属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左右两难
两件事都有排斥力,都力求避免,但双必须择取其一,难以决定。
当个体发现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具有威胁性,即可兴起二者都要逃避的动机(患病者既不愿吃药,又不愿开刀。惟迫于形势,两难之中必须接受其一时,即将形成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进退两难
两件事物一有利、一有弊,容易抉择;目标冲突,两种方向相反、强度相似的需要;行动冲突,要达到目的可采取两种行动,各有利弊不知如何抉择;目标冲突,要达到最后需求,有不同目标,但又顾此失彼,不能抉择。
个体遇到单一目标同时怀有两个动机(嗜酒者不得不戒酒)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方面又恶而避之;使个人的情感与理性矛盾而形成的精神痛苦,即起于趋避的心理冲突。
4,双重趋避冲突
这是双避冲突与双趋冲突的复合形式,也可能是两种趋避冲突的复合形式。即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有有利和有弊,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痛苦取舍中,即双重趋避冲突。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描述的是什么冲突?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属于(双趋冲突),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应当如何取舍。现在也可以通俗理解为一种利益冲突,一种人生选择的冲突。即两个目标对个人有相同的吸引力,但无法同时实现,两者必择其一的冲突。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深刻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生很多时候,面临着艰难选择,何去何从,到底该怎么取舍才能算是正确。
就如五四运动过后,无数热血青年投身革命,选择舍小家,为大家,选择背井离乡,投入革命大潮,后来的投笔从戎,浴血奋战抵抗日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对鱼与熊掌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