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端午节都有哪些主要习俗?
“端午”,在这里,端和午不能分开说。但必须要先说的是,“端午”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就存在。
端午之起源,“端”和“午”是同一个意思,“整理”“归纳”“统合”,但都是引申义,而非造字本义。
端的造字本义是“稳立”,是象形字时期的意思,又衍生出项目、种类的意思。这个字义至今仍存,如多端、无端。“端午”引申的是“端”节点、稳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引申意同时包含“稳立”和“种类”。
午的象形造字本义是时间,一天的正中时分,衍生义则是固定牲畜的桩子,比如生肖“午马”。“端午”引申的是“午”字固定、牵制的涵义。
所以,端午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在某一节点,进行种类上的牵制——整理、归纳、统合——换句话说就是开会。
所以,端午又称“端阳”。
阳,就有“公开展示”的意思。比如 《庄子》里说“无入而藏,无出而阳”;《大戴礼记·保傅》 记载“箕子被发阳狂”;《抱朴子》 记载“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
公开展示?为什么公开展示?开会嘛。
端午,这个日子在商周时期,本身就是一个用来开会的日子。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沟通一下,调查一下各自的工作情况,汇总到一起做一个整体上的总结,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统筹和安排。
这一天,首领们去开会,负责具体工作的人也休息。休息了干什么?祭拜天地,然后吃吃喝喝。
所以,“端午”作为“特定”的日子,出现得很早。
后世,不管是伍子胥也好还是屈原也罢,在这一天过世了,大家要纪念他们。为什么他们会在“端午”这一天过世呢?就是因为,“端午”这天,就是古代特定的开会的日子。开完会,知晓了一切,心灰意冷了,抹脖子的抹脖子,投江的投江。
至于端午的习俗,自然就是龙舟、粽子。当然,龙舟这个习俗要比粽子早,因为没有伍子胥屈原的时候,不需要纪念他们,但是天地神明还是要祭拜的。
到了今天,那你还不知道吗?端午的习俗,就是“以放假的名义加班,顺便吃点粽子”。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1.一、端午节的来历
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2、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3、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内涵相沿迄今。
4、“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5、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二、端午节的习俗
1、在远古时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阳气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画上龙形的舟楫载上古粽籺等贡祭品以竞渡形式祭祀龙祖习俗;时至今日,扒龙船仍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有典籍记载的最早出现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3、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4、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5、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6、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
【参考资料】头条百科https://www.baike.com/wiki/端午节?search_id=2olbvlpd1krp4w&prd=search_sug&view_id=34vuv94u23dz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