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宽容的职场,
才能成就最好的职场女性。
来源:综合自中青评论、2号HR、南方都市报等
01
最近,一则由海南新视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代发的招聘启事,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该招聘启事来自海口市琼山区妇女联合会,招聘岗位为“办公室文员”,可是在报名要求的第二条开头,却赫然写着“男性优先”这个明确的条件。
妇联?男性优先?
消息曝光后,网友们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表示:“要是妇联都开始搞性别歧视了的话,那这个社会就没救了,以后有谁还会为女性争取最基本的权益呢?”
面对网上的批评与争议,海南省妇联回应称:已第一时间要求撤下招聘信息,市妇联、琼山区妇联正进一步核查整改。接受采访时,琼山区妇联副主席表示,招聘内容确有不妥,对此深表歉意。与此同时,这位妇联副主席还表示:这次招聘是补录工作人员,招聘对象需要负责偏远扶贫点的驾车工作。这一表述,听起来似乎是在解释当地妇联此前制定相关招聘要求的理由。但是,仅凭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足以让“男性优先”变得正当,更很难让那些有意投递简历的女性求职者信服。从招聘岗位的定位属性上看,“办公室文员”这样的工作没有限定性别、或是规定某个性别优先的理由。就算考虑到“需要负责偏远扶贫点的驾车工作”这一理由,报名条件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健康身体条件”“有C1驾照”也足以将符合条件的候选人筛选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男性优先”的要求,既显得画蛇添足,也对本岗位潜在的女性候选人造成了直接的歧视。
所以这样的解释反而更加激怒了网友,“开车是辛苦到女性不能胜任的工作吗?这个主席潜意识里一开始就把女性定位成了羸弱群体,这是不对的。”“确实欠妥,如果工作是负责偏远山区驾车,可以说明岗位适合男生比较好,而不是写男性优先。”当然也有人这么认为:琼山区妇联优先招录男性文员履行开车下乡的职责,是对女性的一种“照顾”。女性就是没有男性适合驾驶汽车,因此用人单位“男性优先”的条件设立得合情合理。不过仔细分析类似说法,不难发现一些基本的事实和逻辑漏洞。
△来自石家庄的90后女孩云哥只用了半年的就拿到了大货车驾照,图片来自腾讯大燕网
海南省妇联表示,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妇联已开通全国统一的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女性朋友在遇到就业性别歧视时,可拨打12338或12345、12351、12333等热线进行举报、投诉。
02
这些年来,女性话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从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经常会看到上述这种女性在求职时被区别对待的事例。其实,在招聘过程中对男性和女性求职者区别对待,从来都不是用人单位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针对职场女性越来越迫切的平等需求,其实国家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
2019年年初的时候,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及各部门所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要带头遵法守法,坚决禁止就业性别歧视行为。
所以这次的事件对琼山区妇联是一个教训,更是给所有企业的一个警示。
如果你认为女性职工只能从事轻松、安逸、简单的工作,不能干重活、累活、技术活,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尽管歧视者可能对此缺乏自觉,认为这是对女性的“照顾”,但是,许多在职场上奋力拼搏的女性,根本不需要这样的“照顾”。
诚然,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部分女性劳动者不太愿意从事重活、累活、技术活,但是,这样的偏好不能代表整个女性群体。
事实上,男性劳动者中也有人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这在本质上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如果一名女性求职者主动向工作压力较大的岗位投递了简历,就说明她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打着“照顾”的旗号将心怀诚意的女性求职者拒之门外,无疑并不公平。
其实,不论是驾驶汽车,还是从事更加需要下苦力或技术精度更高的工作,都没有证据显示女性一定就比男性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的人不难发现:不少女性都在从事专业的驾驶工作,而且干得不赖。怡情初期,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新华日报》也曾经报道过:工地上男女工人比例约为1:1,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以男性工人为主力。这些事实,为坚定反对职场性别歧视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理由。只有让不同性别的求职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完全以能力论英雄,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03
其实女性在求职道路上,不仅会遭遇性别歧视、岗位歧视,面临最多的还有一种就是年龄歧视。在职场上,人们对女性的年龄要求比男性要苛刻得多。去年,爆红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就印证这个现状:三十位“30 ”的姐姐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年纪到了,工作机会少了,需要曝光率和热度才来到节目中的,这非常现实。在娱乐圈这样一个复杂的特殊职场中,女性艺人的年龄往往限制了她们的发展与突破。《我们是朋友》节目中,如今已经四十多岁的大S就曾表示,随着自己结婚生子,年龄大了之后,慢慢就没有戏约了,来找她演戏的人都是让她演一些妈妈的角色,甚至还要演一些当红男艺人的妈妈,这是她一时间难以接受的。
此种情况,姚晨也曾《星空演讲》中谈到:“适合我这个年龄段演员的戏越来越少,我的事业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丧。”说的过程中,她还曾几度哽咽,可见她们是非常在乎年龄对自己职业所带来的影响的。我们常说艺人是吃青春饭的,对于普通来说,又何尝不是?认识一个女高管,40 出头,有着十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后来又转到战略投资的岗位,专注产业并购和战略财务投资,主要以海外投资为主,年薪百万。可是结果还是被公司以年纪大了、承担不了高负荷的出差工作给裁掉了。经过这件事,她才意识到女性的年龄歧视不管你到了几岁,该来的总会来,所以你要时刻做好接下来的准备。比如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婚育计划合理安排好,在照顾孩子和家人的同时,也不忘提高自己,持续学习,与时俱进。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造就的。
一个宽容的职场,一份来自家庭的支持,一次自我尝试的挑战,都在造就自信的职场女性,成就最好的职场女性。
女性的幸福,不只由家庭和婚姻来定义;
女性的成功,也不只由工作和事业来书写。
人生,没有100%的完美,没有始终如一的平衡。
脱去传统女性标签的负累,全力奔跑,追逐梦想,是女性最美的样子,也是社会最美的样子。
——END——
来源:本文综合自 中青评论,作者:杨鑫宇、2号HR(ID:weixin2haohr)、南方都市报、海南省妇联、猎聘(ID: liepinwang)等
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分享职场智慧,解读热点话题。这里是文化行业人才招聘的权威平台,投稿与合作请联系:eastcollege@126.com,请关注微博@文化人才在线,头条号:文化人才在线】
扫描二维码
关注“文化人才在线”
~助你在职场一臂之力~
点击左下方“服务功能”菜单栏
查看更多内容
点个在看你会更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