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做产品之前,我想先聊聊什么是产品,以及它的一个重要子集:互联网产品。
因为接下来的所有文章,都是针对「互联网产品」总结的工作方法,所以有必要先花一点时间,同步一下我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确保没有太大误差。
服务 ≠ 产品
商业社会里,大部分人需依赖「买卖」为生,卖出别人需要的东西,再买回自己需要的,循环往复。
能卖的东西不过两类:产品,或服务。
凭着生活经验,你应该可以轻松分辨它们:你用的手机是产品、穿的鞋是产品、坐的车也是产品;而你吃饭的餐厅则为你提供了餐饮服务、帮你做家政的阿姨提供了保洁服务、便利店里虽然卖的大部分是产品——但它的生意却是销售服务、你每个月领到的工资,买的是你出售给工作单位的劳动服务。
对比之后发现:产品一般是可独立交付的实体商品;而服务则需要提供者从事某些特定的劳动,而通常无需交付实体商品,即使有交付物,也不应是交易的主要构成部分。
我故意找了几个和互联网没什么关系的例子,是想让你注意到:没有被互联网接管的时候,「服务」和「产品」之间的界限相对清晰,各自的优劣势也比较明显:
服务:
优势
启动成本低,比较容易开始
灵活,可以随时快速调整
人工的稀缺让高价成为可能
劣势
极难规模化,这是硬伤
标准化也很困难
收入难预测
提供服务对人工和时间的刚性依赖,使得成本难以降低
客户管理非常耗费人力
产品:
优势
容易规模化
容易标准化
收入易预测
人工投入有可能降低
劣势
较高的前期投入
难以快速调整,不够灵活
实体商品需要仓储物流等成本
服务 互联网 = 互联网产品
但互联网让原本清晰的界限模糊起来。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法律层面,常见的互联网业务基本都被归类为服务,这从一些行业所需许可证的名字上可以看出来:
中国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 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业务名称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反观业界,却高度默契的几乎全部选择了「产品」的叫法,走进任何一家你听过名字的互联网公司,如果撞见一条正给程序员捏肩的汉子,职位竟然不是产品经理,而是什么「信息服务经理」,那你多半找错门了。
京东在网上提供卖东西的服务,我们同样认为它是一款互联网产品。
Google 提供在线广告的服务,但这家著名公司的产品列表很可能是互联网公司里最长的。
也就是说,立法者对这些业务的定位是「服务」,而从业者却多认为我们在做「产品」,谁说的对?
别急着回答,我们先分析一下:
用上面的思路来看京东:
京东提供的销售服务,并不是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像在传统零售业里那样,站在柜台后面亲手把商品卖给用户,他们的工作同样是设计和开发一套系统,由这套系统代替大量人力,来实现快速把很多货卖给很多人这件事情。
京东的业务是销售服务,用户需要的,也是通过这个服务得到他们想买的商品。
京东在做的产品,是由客户端应用、服务器端程序、仓储系统、物流系统等组成的一整套销售系统,而这个是不会卖给用户的。
Google 也是类似的道理,就不继续分析了。
结论出来了:都对。
这些公司卖的,确实是服务,但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改造后,就成了「互联网产品」。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轰轰烈烈的 O2O 创业潮,就是典型的试图把传统服务改造成互联网产品的过程。
这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产品化」、「互联网化」的说法,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背景的人,更喜欢琢磨这个,指的也是这件事。
人人都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为什么大家都想「产品化」?
我们在前面比较过「服务」和「产品」的优劣势,回想一下其实最核心的两点是:
标准化
规模化
而恰恰在这两点特性上,服务模式都在被产品模式狠狠碾压。
也就是说,一个生意的核心模式如果是「服务」,想标准化就很困难,再加上平均服务成本极难指数级降低等因素,最终导致几乎无法短期内做到极大的规模,也就意味着很难迅速赚到大钱。
而「产品」则出场自带标准化光环,不标准的得叫艺术品。而且不论是传统实体产品还是软件形态的互联网产品,都能享受到「边际成本递减」的好处——也就是随着规模加大,所增加的成本会越来越小。这些优势让以产品为核心模式的生意相对更容易规模化、更容易快速致富,这显然是创业者和投资人更喜欢的结果。
所以你可能会想,要是有办法把「服务」模式变成「产品」模式,从而让服务也能规模化的赚钱,那就牛逼了。
传统行业里那帮哥们儿,也这么想过,各种连锁经营的业态,就是这个思路的具体体现,但由于线下经营方式的某些先天缺陷,导致达到规模化临界点的难度比较大。
比如有一天,你不愿忍受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的对百度的羞辱,辞去这家公司的工作,在楼下开了家小超市,每个月赚的钱约等于打工时交的税。
不够养家啊,于是你决定在隔壁小区又开了一家,房租立刻翻了一倍,又要再雇一个人看着新店,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月底一算,赚的钱还是约等于打工时交的税。
而对于互联网形态的零售商来说,从为一个小区的用户服务增加到两个小区,需要硬性增加的成本微乎其微,这就像传统行业里,花了一大笔钱买了设备,建了厂房之后,在一定范围内,生产的越多,单件成本就越低。
说回你的两家小超市,还有一件比较坑的事:没法实时共享客流。经常一家店里顾客挤得要死,而另一家店员闲的要死,你多想让挤不进去的顾客到你另一家店去买啊,但没人愿意走那么远,他们转身就进了对面的直接竞品。只留下你在风中哀怨的发了条朋友圈: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也是醉了……
而京东的用户不管身在何处,购物时全都访问同一个域名,就不会遇到上面的问题。虽然在现实环境中,这种量级的产品,一定会按照某种规则将用户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去,但可以通过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之类的技术,相对容易的把大量用户访问的压力,透明的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合理分配。相当于你可以把一部分客人从挤爆了的那家店里,瞬间移动到另一家空着的店,更爽的是,他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你干了这件事。
以前的 PC 互联网时代,能够被互联网覆盖的人群有限,所以虽然有这么明显的好处,但整个传统行业总觉得没那么紧迫,但现在移动互联网几乎能覆盖到每一个有消费能力的人,世界一下就变了,所有传统服务业都会逐步被改造,已经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真正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将会非常忙。
如何「产品化」?
具体操作这件事的人,主要是创业者和产品经理,要怎么做呢?
最简洁的方式,可以概括为:
深入理解用户的本质需求
深入理解业务流程
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和逻辑,重新组织并优化业务流程(我们常说的「颠覆xx 行业」,就发生在这个流程中)
将优化后的流程以最适当的产品形态呈现出来
把这几点展开,就是后面的文章里想要讨论的事情。
名词释义:
交付:指一方将标的物的占有权交给另一方,比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互联网产品来说,交付一般是指网站上线能够被用户访问到、App 在软件商店里能够被下载等情况。
Google:这是一个正常情况下,在中国无法正常访问的网站,这简直太不正常了。但即便如此,如果你想做互联网产品,能访问到它是你要解决的第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O2O:Online to Offline,意为在线的营销和购买,带动线下服务的使用和消费。
规模化临界点:要享受到规模化带来的好处,通常用户或者售出产品的规模需要达到某个数量,这个数量点就是规模化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