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秒和秒之间的换算单位(2者定义及换算方式)

微秒和秒之间的换算单位(2者定义及换算方式)

愉快的暑假转瞬即逝

又快到九月一

又是一年开学季

不管你的暑假是怎么度过的

都该收收心

迎接开学啦

为了帮助准初二的同学顺利迎接开学,小V特地搜集了新学科物理前2章的重难点归纳、解决办法以及精选金题,帮助同学们做好开学前的收心~

第一章机械运动

重点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难点:

①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数

②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知识点归纳: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单位

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0后面均为立方)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2、正确使用刻度尺

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 估计值。

3、时间的测量

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

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1h = 60min=3600s

1s = 103ms= 106μs= 109ns

(10后面均为立方)

4、误差

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②减小误差的办法: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C.改进测量方法。

③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方法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重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多个物体

知识点归纳:

1、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3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难点:

①运动的图象:建立物体的s-t图象、v-t图象和运动情况的关系

②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学生会误以为两个概念是相同的

知识点归纳:

1、速度

①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③公式:v= s/t

④单位:米/秒(m/s,m·s-1) 千米/时(km/h)

⑤计算:v=s/t,可变形为s=vt,t=s/v,用于求路程和时间。

⑥在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要写出依据的公式;

(2)应该统一单位;

(3)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时,既要代数值,又要代单位

2、运动的图像

(1)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就得到了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

(2)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就得到了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

3、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的区别

平均速度 = 总位移/总时间,

速度的平均值 = 几个不同的速度之和/速度数量。

举例:

一台车跑了500km用了5个小时,它的平均速度是

500km/5h=100km/h。

三台车竞速,第一台车的速度是120km每小时;第二台车的速度是100km每小时;第三台车的速度是80km每小时,那么这三台车速度的平均值是

(120km/h/ 100km/h/ 80km/h/)3=100km/h。

重点4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知识点归纳:

1.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v=s/t

3.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要点诠释一:

(1)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要点诠释二: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

重点5

复杂的行程问题

难点:不会分析物体的运动情景、不会灵活转化参考物分析问题

第二章 声现象

重点1

超声波测距、测速

难点:建立超声波传播的情景图、与机械运动综合

知识点归纳:

1、一般只有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

2、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3、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4、超声波的应用:

1)声纳—-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

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

4)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物体速度。

重点2

回声测距及计算

难点:建立回声传播的情景图、与机械运动综合

知识点归纳: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今天的知识点分享就到这里啦~大家可以在服务号后台回复【机械运动】获取这部分知识点的检测题。

最后,这种方式的知识分享有没有帮助到你呢?你还想要什么类型的知识?欢迎在留言区提出你的建议。

推荐阅读

学霸靠的竟然不是天赋和努力?真正的原因让人大跌眼镜!

初三化学第一章知识汇总,暑假背一背,开学不吃亏!

学霸自曝高考最遗憾的事,竟然是这两个“意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