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理论有哪些(产业发展理论及应用)

产业发展理论有哪些(产业发展理论及应用)

芮明杰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三思派”特约专家

编者按

芮明杰教授就职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是研究产业经济最为权威的经济学家之一。多年来,芮明杰教授在产业发展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研究,创新成果卓著,影响广泛,其中新型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创新是其最新的重大成果。

产业发展理论演进

“产业发展”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包含在现代西方产业经济学中,在西方产业经济学中没有“产业发展”这个词,他们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就是产业组织(IO,industrial organization)。“产业发展(industrial development)”的概念实际上最早出现在发展经济学中。上世纪60、70年代发展经济学非常红火,因为当时有一些后起的国家,比如日本、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四小龙等,居然用10—20年的时间就进入到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自然引发了经济学家非常大的兴趣,纷纷开始研究后起国家跨越式经济发展及其背后的原因,希望找到经济学规律。

研究过程中,学者们从影响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因素入手,探讨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不是政府的产业政策,是不是与特定的产业部门发展有关,等等问题。因此许多讨论经济发展的文献中,关于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与变化,产业部门与宏观经济政策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研究问题就愈来愈多,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产业发展的问题就成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是,产业发展实际上涉及三大领域。一是从宏观层面分析研究经济社会中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变化;二是从中观层面分析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关联、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三是从微观的层面分析个别产业的发展,例如汽车产业、互联网产业等,研究其规律性。

??宏观层面

发展经济学的学者最早研究的产业发展问题,都属于宏观层面,研究产业部门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以及这些部门自己会出现什么变化,究竟什么影响因素导致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针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过程当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如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做了一个长期的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规律,它的规律就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对GDP的贡献比重逐步上升,之后慢慢趋于平缓乃至下降,而第三产业对GDP贡献则逐步上升,然后到了发达国家状态时,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可以达到70% ,农业比重则逐渐缩小。这就是整个工业化过程中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尔.刘易斯最重要的研究是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他指出发展中国家拥有一个强大的农业部门和相对落后的工业部门,就形成了二元经济的反差,而发达国家恰恰是倒过来,拥有强大的工业部门和不断发展的服务业部门。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就是从一个状态要变成另外一个状态,这个变革的可能性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与成功。没有工业化的带动,城市化也不可能成功,二元经济反差也就是解决不了。

罗斯托在他的经济“起飞理论”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跨越式发展,通常会经历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经济准备起飞的阶段,其中基础设施状况、经济资源状况、劳动力状况等初始条件非常重要;第二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此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并且有可能保持高速度增长,持续的时间可能10到20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三阶段是持续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结构变化剧烈,发展开始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所谓第二阶段其实就是工业化开始并取得大规模进步的时刻,工业化就是以工业、以现代机器制造机器这样的生产方式进行,先是制造业领域然后扩张到全社会,从而给社会带来物质财富的涌现和生活的改善。而第三阶段其实就是工业化后期开始的阶段。所有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阶段的共同特征都是工业化已经完成,开始了经济发展的后工业化时代。

发展经济学家钱德勒教授做了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研究经济增长中标准的产业结构模式,他们统计不同国家的人均GDP增长和三次产业变化的数据,然后得出了一个人均GDP增长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性表达,形成了后来称之为产业结构标准模式:即不同的人均GDP就有对应的三次产业在GDP中贡献的不同比例结构。这个模型影响很大,以至于在后来的研究中,比如说在研究中国的产业结构时,通常会对照这个标准,以发现现实产业体系与结构中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实际上日本的一些经济学家在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贡献也是很大的。比如非常有名的筱原三代平,曾经提出的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与结构转型升级时要注意选择经济不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希望集中资源推动此产业发展,然后由它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最终使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为此他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生产率上升的标准,还有一个是需求弹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比较快,生产率上升的比较快,或者这个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比较高的话,那么该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速度,未来的市场前景就会很好,所以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主导性的产业来加以扶持和推动。显然这是利用产业的关联性为政府通过政策设计来推动产业发展的理论,实际上“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一个奇迹,有很多人认为日本的经济增长奇迹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设计和实施了产业政策。

日本的另外一个产业经济学家赤松,提出非常有名的“雁形学说”,主要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会导致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转移。发达国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某些产业在本国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弱了,那么企业就会将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因为劳动力比较优势就会发展这个产业,这个产业发展除了满足自己的市场外,还会通过价格优势输送给发达国家的市场,就像中国一开始接受了劳动密集的制造业的转移,通过不断发展除了满足国内市场外,开始出口大量的低端工业制成品到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竞争力的弱化,导致会把低端的产品继续向外转移,只能不断创新发展技术先进的高端产业,并保持优势。这样的贸易均衡会导致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在国际贸易中经济收益受损,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就会想办法发展自己的高端产业,然后随着自己的经济增长、收入水平提高又会将低端的产业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外转移。我们将这样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体系与结构就不断地轮替称为产业体系迭代。如果迭代得不好或进行不下去,就会陷入结构性陷阱,即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起来,传统低端产业又遇到强大竞争很难发展下去的两难境地。

??中观层面

产业关联方面的研究实在是开启了产业体系内部关系与机理方面的深入探索,已经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产业体系、结构变化的相关性,转入产业体系与结构内部的机制研究。这方面最重要的研究当然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经济学。他运用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间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关系所发生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加以量化,并加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认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部门之间的各种关联特性与比例关系,从而揭示了产业体系内部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关系以及产业活动的内在机理。特别是投入产出表可以表达出各个产业间的中间投入与中间产出,即中间产品的运动过程,这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所涉及不到的领域。

一个国家为什么有些产业有国际产业竞争优势,有些则没有?这方面开创性研究是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他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考察了为什么有些国家的产业特别具有全球竞争力有些则没有,他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来解释不同国家产业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指出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可能与政府、产业配套、基础要素、市场竞争因素密切相关。钻石模型把这些要素放在一起互动地来解释一个国家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有一定的说服力。后来我还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对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新钻石模型”理论。

由于产业的关联性就有了产业群的概念。产业群是指互相关联密切共生互惠的一群产业,它在供给侧结构中表达为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具有竞争力的具有关联效应互惠共生效应的大类产业群体体系,在投入产出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这样的产业群。产业群在地域空间上集聚就被迈克尔波特教授称之为产业集群,是产业群在空间上组织形态。波特教授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中间组织不同于科层制组织或垂直一体化组织,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难以达到的。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产业发展的研究必然要涉及产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产业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水、空气、土地、港口、森林等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自然环境;一是产业的组织生态系统,如政府、市场、竞争对手、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制度环境等。近年来已经有在产业生态系统方面许多研究文献,只是没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产生。

顺便说下,我认为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它很难说有一个上帝之手在指挥它,比如我们分析上海和深圳的产业创新生态,大家都公认深圳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更好。这是因为政府的规划导致的吗,我认为并不是,创新生态就是企业家们发现创新有红利,且这个红利可以经过努力合作获得,这样他们愿意抱成团去创新,不同企业家就有动力通过各种专业能力共同合作去追求这个收益,这样就形成了多样性的产业生态系统。这其中,产业创新主体以最大化利益为导向,政府则开放所有产业的进入,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就发展起来了,新兴产业伴随着新兴大科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了。

??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产业发展理论最早可以归结到美国的经济学家费农。费农他实际上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专家,他曾经提出非常有名的学说叫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从在本国诞生,然后在本国慢慢成长,成长到一定阶段在国内的市场出现饱和,为了扩大市场它要出口,以延长其产品寿命;出口以后到了海外,海外其他国家看了这个产品比较好,慢慢就会学过去,那边的产业就会发展起来,与它产生竞争,本国这个产品就衰落了,如果还要继续发展的话,就必须创新出新的产品。所以在费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需要本国产业到一定阶段去创新发展新的产品。后来该理论逐渐从讨论产品延伸到讨论产业有没有生命周期,实际上产业是有生命周期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不同的产业其寿命是不同的,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其中很大程度上和创新是密切相关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在上世纪80年代,也论证了产业的生命周期是存在的。

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Utterback(1978)提出了著名的“A-U模型”,该模型指出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在时间上动态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的发展演化。由该理论可知,一个新产业的产生,是由新产品的初始创新开始,然后是进行相应的工艺创新和产业组织等创新,最后取得市场上的成功。一旦成功,其他的模仿者就会进入此领域,也开始生产开展市场竞争,这样一个新产业就产生了,如今天我们的汽车、计算机、移动手机等产业无不如此成长起来,然后是产品的不断迭代导致该产业不断发展至成熟;到了一定阶段产业进入成熟阶段,需求饱和增长放慢,之后产业会衰落甚至退出历史舞台。模型还证明了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就是众多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包络线。

对个别产业的研究自然是产业发展微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对个别产业如纺织、汽车、钢铁、电子、造船、房地产、金融等研究乃至今天对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的研究都十分热门,文献很多。这些文献一方面试图研究不同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规律与特点,一方面研究这些产业在技术进步的趋势下产业本身发展的变化方向,以指导具体产业发展的实践。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产业的最小最佳规模的研究与确认,例如汽车整车制造的最佳经济规模的研究,成为规模经济理论的实证基础。

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同类企业的行为尤其是比较一致的行为自然就左右了该产业的发展态势。因此研究同类企业比较一致的行为是对产业发展研究的微观分析。美国杜克大学的格里芬(Gary Gereffi)教授首先提出全球价值链的问题,由于生产要素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拥有量的不同导致价格的不同,于是企业将原本都在企业内的价值链,根据不同价值链环节依赖要素不同的特点,将价值链全球分布以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致行为导致了产业发展的细分化以及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另一方面就是从产业链的主导企业入手来研究这些企业利用其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上的特殊位置和相应的控制力,在产业标准制定、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链治理与重组、产品创新等方面如何来影响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等等。这方面就是这些年我开始的研究,也是我倡导的产业发展研究可以从微观角度开展的方法论。

我的产业发展研究历程

我于1991年博士毕业,专业领域当时叫工业经济,现在改为产业经济。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工业化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既然研究工业化当然就涉及到发展经济学,所以那段时间我看了不少发展经济学的东西。我对发展经济学很有兴趣,因为中国也是个发展中国家,我觉得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实际上工业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1 我的博士论文通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分析研究,对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如工业化的实质与目标、动因与机制、过程演变、道路抉择、结构变动趋势、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系统理论主张,并且对中国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中国如何通过工业化进程从发展中国家迅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提出了许多政策主张。这些研究成果,当时获得了许多著名经济学家们高度赞扬,我后来还出版了个人专著《社会主义工业化论》。

博士毕业之后,我的研究兴趣就转到管理理论与企业发展方面,这方面的努力结果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集中反映在本人作为主编主持出版的《管理学——现代的观点》(1999)、《管理前沿丛书》(1997)与《管理前沿书系》(共2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1999)的成果与本人专著《管理创新》(1997)、《流程改造》(1997)、《人本管理》(1997)、《产业制胜—企业战略的产业视角》(1997),《新经济、新企业、新管理》(2003)、《智力资本收益分配论》(2006)等著作及论文中。企业发展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反映在本人1994年作为主编主持出版的《现代企业制度丛书》的成果与本人主持承担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经营行为研究》(1997.12完成)与《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研究》(2000.12完成)、以及2000年出版的《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论与策略》(2003)、《突破成长的极限—企业再创业的理论与策略》(2005)、《知识型企业成长与创新》(2006)和《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2008)等著作与相关学术论文之中,其中专著《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一书获第三届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03年)。

2 2003年,我老师苏东水教授退休了,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科需要新的学科带头人,学校和学院都希望我接这个班。我考虑多时,终于下定决心出任产业经济学科带头人角色,组织师资队伍,开始把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产业经济学主流领域:产业发展与产业组织。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我们决定,首先从产业链方面的研究开始切入产业发展与产业组织主流研究。我本人则开始在模块化分工条件下产业链的知识整合与创新方面研究。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和“985”课题研究项目等研究支持,在模块化分工的条件下,产业链发生了变化我称之为网络状产业链,研究网络状产业链上知识整合与创新集成的理论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文章和著作,其中我们的《产业链整合》专著获得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后来又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经济学著作三等奖。

之后,我开始研究网络状产业链上的产业创新问题,其成果《产业创新战略——基于网络状产业链内知识创新平台的研究》著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同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获原创经济学著作奖。目前产业链知识创新的研究已经变成了学界研究的重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产业关联创新,即在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网络当中,一个企业的产品创新是需要很多人协同的,比如整车厂推出一款新的整车,所有的零部件都会发生变化,那么零部件供应厂商就必须推出适合新要求的零部件,由一个创新就引导了其他创新的现象叫关联性创新。这个方面研究延伸至今就是我在2010年开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机制理论与策略的研究。

3 政府几乎每年都要讲产业结构调整,但是结构调整到现在为止,依然也没有很好的结果,而发达国家政府根本不说产业结构调整,但是他们的产业结构还是在不断地调整优化升级,如美国。我们是行政推动结构调整,美国是市场机制导致结构升级。为什么市场机制可以很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条件下微观企业对创新红利追逐的一致性行为。比如说汽车产业中的整车厂,它其实是关联了很多产业,一个新车型出来,必然对电子、纺织、皮革、发动机、甚至能源产业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产业内一个主导企业的技术进步需要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协同创新成功,新产品新技术才能在市场上成功。所以如果产业链上关键性企业一致不断地创新,宏观上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就会自动调整升级。美国就是如此,一些产业链上领先的大企业不断地在创新,投入巨资不断地开拓,在创新红利的诱导下,会围绕此企业形成一个合作的互惠共生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就自动地在市场的机制下不断优化,而中国现在缺少的,其实就是创新的领军企业。所以在整个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环节中会有关键的节点或者说舵手企业,这些舵手企业有可能领导真正的产业创新、领导在产业化上成功,最终导致产业发展变化以及对其他相关产业创新的推动。因此培养这种创新的、重大的战略者、领军企业非常重要。这其实就像我们之所以要努力发展商飞公司,投入巨资把大飞机做好,就是因为大飞机涉及到的产业非常多,通过它的产业化,一定会带动现有的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上述研究成果是我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政府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组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的路径与主持创新研究》(批准号为:10AZD006),我们研究团队先后发表了三十多篇高等级论文,我与学生出版了专著《大公司主导变革:我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思路、新政策——基于产业链重构视角》,该著作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受邀在“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国际论坛作45分钟大会主题报告,著作还获得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6年11月)。

4 我的另一重要研究成果是2016年我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批准号11&ZD142)研究,并出版了著作《中国新型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研究》(2017),全书通过对我国现行产业体系的现状、问题、深层矛盾的分析,对未来影响我国新型产业体系的内外生因素的研究,构建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新型产业体系及其科学发展模式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我认为新型产业体系可能的构成与现行产业体系构造不同。未来由于生产与服务的划分困难,新的产业体系应当划分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大功能性集成产业。需求可按功能性分界为公共产品与服务,私人产品与服务。由围绕个性化集成需求的价值链集成、产业链集成、产业网络集成产业构成。此类产业简称大功能性产业。具体有四大类:第一是围绕消费的大功能集成产业,如大消费品生产服务(衣食住行),大健康生产与服务等;第二是围绕生产装备服务设施的大功能集成产业,如智能、定制装备与服务设施制造服务产业等;第三是基础性功能的集成性产业,如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服务产业等;第四为生产生活组织功能性集成产业,如物流网络、流动与服务产业,信息、知识技术创新及服务产业等等。

中国建立新型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必须在禀赋升级、价值链升级和空间结构优化三个方面取得协调,才可能实现由现行产业体系与结构到新型产业体系与结构的转化。战略思路包括三个方面:1)升级要素禀赋,改变比较优势的基础。转型升级的基础是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分工体系,同时又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实现知识的积累,提升要素禀赋等级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是发展新型产业体系与结构的关键之一。2)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价值链的“治理权”。在开放格局下,中国很多产业没有价值链的治理权。国外的跨国公司充当了“系统的整合者”,甚至通过价值链的区域分割和等级制安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沿价值链的学习和产业升级。因此,如何通过知识积累和能力培育,使我国更多的大企业获得更多产业链主导升级的“话语权”是转型的关键之二。3)通过区域一体化,构建形成新型产业体系与结构的市场基础。目前中国区域间产业同构的现象导致了资源分散和市场分割,难以形成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利环境。区域一体化通过要素流动和市场的统一,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支持,这是以区域间产业分工的科学性为基础。

5 先进制造业群发展的研究。我研究制造业集群发展问题,认为我国世界先进制造业群发展的跨越式模式,就是通过自主创新直接把握世界先进制造业群的价值链高端,发展附加价值高收益大的环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该产业价值链的控制者,同时能够引领其他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这个模式也称之为“三高”模式。这三个高的内涵为:

(1) “产业高新”首先指世界先进制造业群发展以当代高新技术为基础,代表着未来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具体应该有三个方面的特性:第一,所发展的世界先进制造业群在核心技术、关键工艺环节上是高新的,属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第二,通过发展这样的产业具有技术与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而且是国际领先的创造力;第三,所发展的这样的产业具有强大的战略引领性,能够引领其他相关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调整升级,产品创新。

(2) “产业高端”是指世界先进制造业群具有高级要素禀赋支持下的内生比较优势,因此处于有利的产业价值链竞争位置。产业高端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高级要素禀赋,指要素禀赋从传统的资源禀赋到知识禀赋,而知识禀赋在企业多体现为在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环节有高的技术密集度。如目前ICT产业中的云计算、物联网等;第二高的价值链位势,如制造业价值链形如“微笑曲线”,高的价值链位势就是在“微笑曲线”两端,而动态维持高价值链位势需要具有高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是高的价值链控制力,从在价值链上所处的环节位置判断,实质就是对价值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专利研发或营销渠道、知名品牌等的控制力,高价值链控制力对于产业也具高战略引领性。

(3) “产业高效”是指世界先进制造业群资源配置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高效的内涵也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高的产出效率,如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率、人均产出效率等;第二高的附加价值,如利润率高,工业增加值率高,税收贡献大等。第三高的正向外部性。指产业与环境和谐友好,生产过程产生污染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还有就是对就业的促进和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带动作用等。

未来的研究重点

目前至近期的未来,我在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1 一是从我国目前供给侧结构深化改革的现实问题出发,研究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到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内生机制研究。因为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是简单地把现有的产业体系当中低端的产品淘汰掉一点,高端的产品发展一点就可以,而是我们现有的整个产业体系,必须跟上全球经济新一轮发展与产业革命的要求、全球新科学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培育新型产业体系和新的动力机制。因此我国现行供给侧结构改革,除了要对我国现行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外,一定还需要通过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产业创新等,形成面对消费需求变化、面对未来市场和符合我国未来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定位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而改变现行的产业体系与供给结构。

为此我希望就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产业创新的理论、产业创新的过程内容、产业创新的合作网络、知识传播与分享、产业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政策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探讨创新的产业化成功的规律,为解决我国有科技成果创新而缺乏产业化成功问题提供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案。

2 二是开展互联网时代平台经济的研究。随着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平台经济及外部性对整个经济形态及其下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相关产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交易市场作为流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平台化发展的趋势已经逐渐显现。在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产业体系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新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准确定位当前中国商品交易平台发展情况,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交易平台向未来模式进一步发展,进而带动中国未来新体系,新业态,新模式成型,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

平台经济属于新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交易组织模式,已经开始改变传统交易供需见面的模式,改变生产分销的组织形态、对供给与消费的连接有新的影响。今天的电商平台主要是商品交易与服务的平台,平台尚未延伸至研发制造生产环节,一旦平台延伸进入研发制造生产环节,并与物联网结合则可能产生重大变革,从而对经济新形态、新型产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改变产业链形态、竞争格局和价值链。未来新一代平台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平台生态,新一代平台发展的模式、我国平台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等,这些都是我们希望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方面面。

3 三是对产业预见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我觉得现有的研究成果就事论事的多,缺少理论的预见性,产业创新的成功与对产业未来发展的预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什么对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的预见性,你说你创什么新?产业创新是对未来的一种探索,探索成功了,当然产业创新就成功了。我们在许多领域对未来的预见都比较差,不能说我们没有一点预见,但是主要靠直觉与经验,我们缺乏科学预见的方法,也不怎么会应用这些方法。例如我们对未来学就知道的很少,导致我们现在对未来的科学预见不够。

因此我觉得产业创新的主体就是要有预见思维,而不是只会跟着别人呼口号。我曾经对于未来的新经济,新动能、新企业是做过一些研究的,我在十几年前就写了一本书,叫《新经济、新企业、新管理》,我是对未来的新经济、新企业、新管理做了一点预见研究的,在那本书中我认为未来的生产方式将改变,将从我们现在的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改变为“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现在突然看这一理论预见还真是正确的。无论是研究创新还是产业创新缺乏预见思维,缺乏预见研究的工具,就会限制我们创新的展开。我前面讲的那些美国的大企业为什么成为产业创新的领军者,是因为那些企业眼光看得远,对未来的变化有一定的预期,而且美国有未来学学科,有未来学领域的大家如托夫勒、奈斯比、里夫金等人。

未来我计划主编一个关于产业新体系、新动能、新模式的研究书系,这个研究系列就包含了我自己个人对产业未来新发展的理论预见,第一本关于中国未来新兴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的著作已经出版,书中包含了我们对未来新型产业体系的理论预见。之后我还想研究下新产业体系下的微观基础即新企业与新模式的问题。产业领军性企业是如何通过它的组织创新与改造怎么把生产要素重新组合起来,把产业链、价值链、产业生态圈协同起来,最后达到大规模的产出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中国需要这样的世界级科技型产业创新的领军企业,比如说华为。但这样的企业我觉得目前还太少了,需要研究其成长发展的规律,需要相应的理论创新,为培育这样的企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文访谈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李辉副研究员完成。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扩展阅读

芮明杰:转型发展:成为世界级一流企业——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市公司领袖峰会的演讲

芮明杰:管理创新的三大原则

芮明杰:美日德政府产业创新政策比较

芮明杰:美国的产业创新模式、趋势与政策变化

芮明杰:世界先进制造业群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索

芮明杰:“工业4.0”: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方式

芮明杰:“新实体经济”到底是什么——寻找下一个爆发式增长的起点

芮明杰:三思荐书丨《产业发展与结构转型研究》

芮明杰:论产业创新政策战略设计

芮明杰:再论产业化创新成功关键

芮明杰:产业化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芮明杰:特斯拉与英特尔统领产业的方式有何不同?产业化创新的创新生态圈重构设想

芮明杰:作为行业舵手,丰田汽车是怎样经营它的“朋友圈”的

芮明杰:产业政策评价的三个关键方面

芮明杰:丰田公司合作创新生态圈中的舵手企业创新促进机制研究

芮明杰:“世界级”创新型企业的成长特点和路径

芮明杰:“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研究

芮明杰:培育上海“世界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双新策略

芮明杰:管理创新思想的产生,从熊彼特到科斯

芮明杰:管理创新研究:管理创新概念与过程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