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对峙最新消息印媒:印度五个领域遥遥领先中国(中印边境对峙事件最近)

五月上旬以来,由于印度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印度陆军山地部队非法越境而导致的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5月23日,根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目前中印两军都在向对峙一线集结作战力量,“中国军人在班公湖、加勒万河谷一带搭起了数十顶帐篷”,同时“重型卡车与直升机也在拉达克(列城)频繁出现”。此外,印度媒体甚至宣称,“有一批印军士兵(可能指的是印藏边境警察部队,ITBP)被中国军队扣留,后经交涉才被缴械放还”、“有七十多名印军受伤”。
印度媒体报道的此次边境对峙
中印边界对峙最新消息印媒:印度五个领域遥遥领先中国(中印边境对峙事件最近)
虽然印度陆军随后借《印度时报》之口否认了以上消息,并且指责称炮制以上新闻的媒体“不负责任”,但是,中印两国边防军这二十多天来围绕着加勒万河谷、班公湖一线发生的军事对峙,已经是我们所有人都无法再忽视了的客观事实了。
印度为啥总想“搞事情”?
估计,很多读者老爷一听到“三哥又在中印边境搞事啦”的消息,第一反应都是“习以为常”,也确实如此:
印度媒体报道的此次边境对峙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讲,印度针对中印边境地区搞的“见缝插针、步步为营”的蚕食战略,可谓是一以贯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都玩了好几十年了。中印边境每年出事不算新闻,要是哪年不出事,反而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不知道这帮印度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从当前印度国内所面临的现实政治问题来考察,大伊万前段时间跟人笑谈,说印度现在也该到了蹦出来搞事的时候了,毕竟印度国内的“新冠肺炎”怡情从一开始的两位数两位数往上涨,后来变成三位数三位数往上涨,现在已经变成一天五千六千地往上翻了。
目前印度怡情已经处于严重爆发状态

照这样下去,目测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相当担忧的西方可能拿印度作为“民主国家的抗疫样板”,这下应该是落空了。印度自己琢磨的“利用怡情完成对中国的产业链替代”算盘,在惨淡的怡情面前差不多落空了一半不说,还附带今年经济指标的全面衰退。在这种内部环境下,作为惯用民粹手法煽动事端的莫迪“老仙”,这次不再借用印度教民族主义往外找个对手、立个靶子、搞点大新闻出来,那简直辱没了这位“大仙”的尊号好吧。

事发地点的地理位置
虽然印度军队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在中印边境搞事儿不难理解,但估计很多吃瓜群众听到“加勒万河谷”、“班公湖”这些地名,第一反应还是一脸懵逼:这都是啥地方?为啥印度会对这些地方这么上心?
“班公湖”的“西海舰队”

实际上,说“班公湖”大家应该还有点印象,中国军队唯一的“西海舰队”就部署在这里,当年洞朗事件的时候中印两国军人在班公湖一线也发生了对峙,对峙细节不得而知,反正中国军队中一名士兵的那一脚飞踹闻名全国。
大力金刚腿

而说“加勒万河谷”,估计大多数读者全都抓瞎了,其实,班公湖也好,加勒万河谷也罢,都属于中印边境西段著名的地理单元阿克赛钦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班公湖位于阿克赛钦南境,在新疆和田地区与西藏阿里地区之间,湖畔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下面的日土县。

而事发地加勒万河谷位于阿克赛钦西部中段,是加勒万河与什约克河的交汇点,加勒万河湍急的水流从喀喇昆仑山冰川流出,注入克什米尔印度实控线内的什约克河,最后注入印度河,河谷地在位于班公湖以北约一百二十公里的地方。
(图片来自互联网)

对峙事件的细节
那么,既然咱们搞清楚了“班公湖”和“加勒万河谷”到底在什么地方,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何印度军队会选择在这里搞事?中印两军整体态势与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我?
“班公湖”边的对峙

为何印度军队会选择在这里搞事?
当然,这几天大伊万也看了一些分析文章,诸多大佬都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所谓的“加勒万河谷对阿克赛钦的锁钥地位”上,认为加勒万河在古典时代是“进入阿克赛钦乃至南疆的要隘”,认为印度军队之所以在这里搞事,主要是想完全控制这样一个战略锁钥,便于向阿克赛钦拓展。但对于这种说法,咱认为并不成立。
(图片来自互联网)

很简单,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古典时代徒步步兵或骑兵能通过的进攻通道,现代的摩托化行军纵列未必能通过:以加勒万河谷谷地的具体情况分析,此地山高谷深,平均海拔高达4600米左右,要通过这条通道进入阿克赛钦,需要沿着极其狭窄、通过能力较弱、两侧均为高山峡谷的战备公路行军数十公里,才能进入我军河尾滩边防站防区,而要找到可以作为补给线起点的我方道路G219国道,还需要继续行军约120千米。仅此一条就决定了,从加勒万河谷进入阿克赛钦地区,虽然理论上也能行,但绝对不是最佳的行军路线,毕竟它的进攻正面过窄,自然条件过于恶劣,行军长度太长,补给线也极其容易遭到切断。
解放军海拔最高的哨所:河尾滩边防站

实际上根据印军沿着什约克河修筑的战备公路情况来考察,印军最重视的应该是还位于加勒万河谷以北的我军神仙湾、天文点边防站,这里虽然海拔同样很高,但起码地势比较平缓,便于组织行军,是进入阿克赛钦的真正要隘。而从1962年10月中印两军围绕加勒万河谷、红山头等地发生的军事冲突来看,双方在这一战术地幅动用的部队是分队一级的,实施了时间较短、烈度一般的短促突击后即同时停止了攻防,从侧面证明了加勒万河谷地带由于后勤补给较困难,其实并不适合部署太多部队。
态势上对中国是否有利?
虽然印度军队这回选择在加勒万河谷搞事,其战役战术目标未必非常大,很有可能就是惯常的“步步蚕食”老毛病又犯了,但从具体的搞事地点选择上,大伊万也不得不承认,印度军队这次地方选的还是颇为高明的。
(图片来自互联网)

咱们还是接着看地图好了,以我军与印军在阿克赛钦正面形成的战役布势来看,中国这边沿着班公湖到加勒万河谷,再到阿克赛钦与印度交接处的最北端,有四到五个边防部队的防御地幅,从南到北分别是西藏军区的阿里防区、新疆军区的空喀山口防区、河尾滩防区、天文点防区、神仙湾防区。但不管是哪个防区,面临的首要问题都是:距离补给线终点太远、能够支撑作战的后勤能力相对较弱,我军以上五个边防站均依托G219国道实施补给,但不管是哪个边防站,距离可以作为补给线终点的国道都有120到150公里不等,而真正可以作为补给基地使用的西藏日土县,距离事发现地大约有二百千米之遥,且据统计,全县的常住人口只有万余人,补给能力相当之脆弱。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印度边防部队沿着什约克河河谷展开的防御布势,除了沿着河谷修筑的标号较高的战备公路,起码在2016年,印军在河谷沿线就已经部署了兵站与简单的野战筑城体系,从列城出发沿着印度河河谷行军,一路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加勒万河谷地。当然,印度军队修这么一条战备公路,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加勒万河谷,而应该是克什米尔北部的我军神仙湾、天文点边防站,但这条战备公路距离事发的加勒万河谷地太近,差不多挪个几公里就到了,相比中国军队需要跨过一百多公里的无人区,把补给和后续梯队前送,印度军队的补给线终点距离事发地非常短,可以极快地把士兵和物资送上来。
印度军队的补给线

故而总体来看,中印两军此次在加勒万河谷地带发生的对峙,印军在后勤补给上是多少占了那么一些优势的,很容易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这也给了印军搞事的底气。
事态将会如何发展?
不过,印度军队这回在整体攻防布势上占了上风也好,在部队士气与求战意识上掉了下风也罢,现在既然印度军队已经钻进来了,咱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么一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倒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其实从战术上讲,大伊万并不怀疑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也绝对不怀疑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官兵相对于印度军队在装备、战术和士气上的三重优势,真打起来的话,大概率印度军队还会跟1962年10月份一样吃亏,或者最后就跟洞朗事件一样,我军开始调集兵力前出,首长军事机关下了大打的决心,攻防布势开始向纵深进攻转换,印军自己就跑了。
2017年洞朗事件(图片来自互联网)

印军为啥总爱老一套?
但即使咱们能在战术上再度取得胜利,可老让印度军队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故伎重演也不是个办法,从根本上讲:
印军在边境地区修建的兵站

一方面,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的问题上始终都有较强的灵活性,虽然基层部队的装备普遍不行,队属、师属火器也都相当孱弱,但是其行动自由度、对现地情况处置的随意性始终比我军要高上那么一点。说白了就是放手让前面的边防部队随便搞事,搞出大新闻来后面的主官背书默认,其行动自由度比我军要高,而且真的不怕搞出事来,这也是为啥屡屡出现的都是印度军队先钻进我方国境、我方的反应却总像是慢了一拍的关键性因素;
印度军队的装备比较落后

一方面,我们前文说了,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始终维持着较强的蚕食战略,最近在知乎上面引起热议的“把界碑每天往前挪几米”的沙雕问题,对印度军队来讲完全是家常便饭,他真的敢干这种每天把你的界碑往你的国境内部挪几米的事情。就以这次加勒万河谷地区的对峙而言,听说起因跟洞朗地区完全一样,又是印度军队擅自前出,破坏了我军正在维修的战备公路。
此次我军维修的战备公路

这两个方面糅合起来,就决定了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绝对不可能有消停的时候,肯定是一副占便宜不够、吃了亏难受的德行。
印军的部署适合搞这一套
而以印度军队在边境地区的整体攻防布势,印度军队在边境的部署实际上非常适合搞这种不大不小的边境冲突:
印度在班公湖的部署(图片来自互联网)

根据目前已经披露了的印军在边境地区普遍采取的展开态势,起码在东部司令部麾下,印军的边境巡逻部队(SSB)、印藏边境警察部队(ITBP)、印藏边境特种部队、印度陆军山地打击军往往会平均分布在边境线、交通线上的一系列排级哨所、连级支撑点上,甚至以印度陆军的补给保障能力而言,军级只负责把补给运送到部队一级单位,部队以下要么靠人拉肩挑骡马送,要么就对部分条件实在恶劣的哨所用“北极星”直升机送盒饭。
印藏边境警察部队

这种兵力部署上的一字长蛇阵严重缺乏组织弹性防御所必需的防御纵深、梯次配置、掌握较为强大的战役战术预备队以组织反冲击,真要打大了堪称送死型的兵力部署。但是相比较我军在西藏、新疆地区当前普遍采取的“前轻后重”、机动野战战役战术军团平时往往部署在二线地域的做法,印度军队这种部署特别容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搞蚕食,而且他还不容易吃亏,毕竟以印军的兵力配置来看,一个电话就立马拉过来一个连的人还真的不是妄想。
中国该如何应对?
因此,要大伊万来说,目前似乎在中印边境地区,只要我们肯下作战决心,是有相当的可能性迎来“破局时刻”的,尤其是以当前的战略环境来分析,在台湾海峡方向我方的行动自由度正在减弱、印度又因为闹“怡情索赔”冲锋在前的情况下,教训教训一个跃跃欲试想搞事的印度,这个示范效应还是很明显的。
当年能打的印军抱头鼠窜,今天也能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印度继续作死下去,只要他敢作死,我们就有破局的勇气和决心。至于为何破局,怎么破局,要达成何种作战目标,大伊万可以留待下篇再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