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把血压降得低低的,这样对身体好吗?会不会有害?
相比于血压150/90mmHg,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获益更多;相比于140/90mmHg的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获益更多。但对部分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并非控制得越低越好,过低的血压反而会带来不利影响。
预防心脑血管损害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血压长期升高,可引起血管狭窄,增加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同时可引起血管破裂,增加脑出血等严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关研究发现,在115/75mmHg的基础上,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均会倍增。与之相反的是,控制血压达标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之路均会一帆风顺,部分患者即使给予了药物治疗也很难控制血压达标,可能需要两至三种降压药才能达到降压预期;部分患者即使初期控制血压达标,但由于未遵医嘱规律服药,不仅血压会逐渐升高,还可能出现血压波动,依然会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对于这些患者而言,他们均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血压控制得越低越好,以降低血压控制难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虽然降低血压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血压是我们重要的生命体征,只有将其维持在合理范围,才能保证各器官组织的血流供应。但血压的合理范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血压降至100/70mmHg不会出现显著不适,但部分患者血压降至130/80mmHg则可出现重要器官缺血症状。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并非控制得越低越好,首先应取决于自身是否能耐受,若降压过程中出现头晕、乏力、黑曚等症状,肾功能检查出现肌酐升高等,说明已经不耐受当前血压,需适当提高降压目标。一般而言,老年患者不宜将血压降至过低,因此老年人对较低范围的血压更不耐受,可先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内,能耐受的情况下可逐步降至140/90mmHg以下,若血压降至130/80mmHg依然未出现不适,则可进一步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获益更多。青中年高血压患者,耐受性相对较好,至少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能耐受的情况下可将血压降至更低范围。
综上,虽然降低血压可减轻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但血压并非降的越低越好,部分患者由于不耐受较低范围血压,因此可能出现重要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甚至诱发不良事件。因此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以医生制定为准,缓慢控制血压达标,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再考虑将血压控制在更低范围,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