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单介绍一下芭蕾舞?
1.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早在五百年前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贵族们在宫廷内观赏一种叫做“芭莉”或“芭莱蒂”的华美舞 蹈,即是后来芭蕾舞的雏型。 这种舞蹈传人法国,成为芭蕾舞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法由国 王带头跳舞,并创办不第一所舞蹈学院——皇家芭蕾舞学院,确 立了芭蕾舞蹈动作的基本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 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 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 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 立的技艺,把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 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 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戴爱莲带芭蕾到中国 第一位中国芭蕾舞者戴爱莲,出生于1916年,现已90岁;她曾在英国学习芭蕾舞,回国后培育了中国第一批芭蕾舞蹈员。中国第一间芭蕾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于1954年成立,便是由戴爱莲担任校长,华永康也是当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第一出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谨慎》(关不住的女儿),并于1958年演出《天鹅湖》,白淑湘就是中国第一位白天鹅。 1959年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舞团于1963年脱离母校,成为中央芭蕾舞团,即现时的国家芭蕾舞团。现在中国已发展至有5大芭蕾舞团,除了国家芭蕾舞团外,还有上海、辽宁、广州及天津芭蕾舞团。 香港芭蕾舞的发展要追溯到1922年,俄罗斯的巴芙洛娃来港演出,吸引了当时只有10多岁的何婉宜4姐妹,请来英国老师学跳芭蕾舞。后来,英国芭蕾舞教师卡佩尔在金巴利道开设舞蹈学校,她离开香港后,由何家4姐妹接管执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嘉露贝雯和钟金宝等外籍老师在港教授芭蕾舞,多位本地著名舞蹈家和名人如王仁曼、郭世毅、廖本农、刘兆铭、陈宝珠、毛妹等,都是她们的学生。本地的舞蹈家也开始创立芭蕾舞学校教授芭蕾舞,而本地首个职业芭蕾舞团——香港芭蕾舞团亦于1983年成立。
芭蕾舞剧《仙女》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运用严格特别的道具方法,加上浪主义题材,揭露了人性中的丑恶,赞扬了髙贵纯洁的心灵,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憾动了人们的灵魂。
1 作品简介
《仙女》是法国浪漫时期舞剧的处女作,也是芭蕾史上开脚尖舞先河的里程碑之作。1832年由芭蕾歌剧院芭蕾舞团进行首演,编导是菲利波塔里奥尼,主演则是他的菲利波塔里奥尼小女儿玛丽塔里奥尼。导演菲利波塔里奥尼于1777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的芭蕾世家,其编舞风格是高贵典雅,轻盈飘逸,处女般纯洁,宗教般神秘;主演菲利波塔里奥尼出生于1804年,父亲为她设计了轻盈优雅的抒情舞蹈风格,开创性地把脚尖舞和大跳,碎步小跑,双腿打击结合起来,塑造了优美典雅且超凡脱俗的仙女形象;自身的努力加上父亲的悉心栽培,玛丽于1832年在她人生28岁之际主演了其父为她量身创作的浪漫芭蕾舞剧《仙女》并大获成功。
2 故事梗概
它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全剧共两幕,讲述了一个住在苏格兰乡下的男青年詹姆斯,在已经和同村的少女艾菲订婚的前提下,爱上了仙女希尔菲德。女巫玛吉因之前想要参加詹姆斯的婚礼被拒怀恨在心,于是预言少女艾菲未来真正的结婚对象是单恋她的农民格恩,而非男主人公詹姆斯。婚礼当天,詹姆斯离开艾菲,追随仙女希尔菲德来到了森林,想与之翩翩共舞。为了抱住仙女,詹姆斯愚蠢地用巫婆玛吉特制的有毒的纱巾缠住了仙女的翅膀,随后仙女背后的翅膀脱落死去。就在詹姆斯对失去心爱的仙女而感到悲痛欲绝之际,森林之外的村庄传来了热闹的乐曲,詹姆斯的未婚妻艾菲改嫁了追求她多年的格恩,最后詹姆斯成为了人神两空的孤家寡人。
3 浪漫芭蕾舞剧《仙女》的艺术价值
3.1 它确立了作为一名合格的芭蕾舞演员的硬性标准
编导菲利波塔里奥尼对女儿玛丽塔里奥尼的严苛要求不仅使得舞剧《仙女》扬名天下,更让三长一小的芭蕾肢体特征从此开始正式成为人们对芭蕾演员的审美标准,即:三长一小一个高,20cm顶重要,开绷直立爹妈給,轻高快稳师傅教。首先,三长一小是对芭蕾舞者身体条件的苛刻要求,三长指的是长胳膊,长腿,长脖子,一小指的则是小脑袋,一个高指的是脚背高。要求肢体纤长是为了观众的视觉效果更是为了舞者整体的稳定性;在肢体及其修长纤细的情况下如果再多出个大脑袋岂不是滑稽?所以小脑袋是为了舞者的整体协调性;而高脚背是因为舞者在高位半脚尖和高位全脚尖的频繁转换中,只有脚背高的演员才能利用脚尖鞋的小平头牢牢的扣住地面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而其中最苛刻的要求莫过是稀有的脚趾条件,即是大脚趾,二脚趾和中指一样长,这样舞者才能平均分配身体的巨大重量,使得脚尖舞的痛苦降到最低程度。其次,20cm顶重要讲的则是芭蕾舞者的下肢比上半身长出20cm,因为芭蕾舞的重心移动要全部靠腿部来完成,所以观众们的视觉会集中在舞者的腿部,如果腿部粗壮就会给观众留下大腿如林的肉欲观赏感。最后,开绷直立爹妈给,轻高快稳师傅教指的是先天条件和后天的训练。开指的是舞者膝盖、胯骨、胸部、肩膀、脚踝五位一体的向两侧打开;绷指的是绷脚背,它是检验舞者脚下是否干净的试金石;直是指舞者在做线条延伸时必须要把膝盖骨收紧整个腿部线条中去,纵观古今没有哪个芭蕾舞者的膝盖骨在腿部延伸时是凸起的;立是指舞者的躯干要与地面垂直,正如我们中国人所推崇的坐如钟,站如松的偏偏姿态。轻高快稳师傅教是在说在具备了理想的先天条件之后所应形成的后天能力。其中,轻字当先,在浪漫芭蕾时期阴盛阳衰的大格局大环境中,我们的主人公大多是仙女、精灵、孤魂野鬼等,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都是轻盈飘逸几乎没有重量的,而玛丽塔里奥尼呈现在1832年的舞台上也是这种轻飘飘的艺术形象,所以不能够为了跳的高而牺牲掉了最终要的轻;而高则是因为舞者自身的重量很轻所以才能跳得高,轻与高是因果关系;快指的是舞者的动作要快,速度要快,尤其体现在双击打击和跳跃的动作上;稳则是最后一步,是每个动作的结束点,在芭蕾的双腿快速打击和高度弧线跳跃的结尾就是要稳稳的落地。
3.2 它开创了一个白裙芭蕾和足尖舞的崭新时代
在《仙女》之前的芭蕾舞在表演时演员皆是身着笨重的旧服装,这对演员自身动作的灵敏度以及协调性造成一定难度。而塔里奥尼父女对原来的芭蕾舞服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即用过膝的形状似一口大钟的白纱裙,且纱裙质地单薄半透明状态重量极轻,这是父亲菲利波塔里奥尼根据女儿自身娇弱而柔和的舞蹈风格量身定做的,因此玛丽塔里奥尼在巴黎歌剧院的舞台上首演时才能在大跳时轻盈如飞,在小碎步时移动自如,在双腿快速打击动作时如鱼得水,成功展现了轻盈欲飞、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感觉。而观众们被洁白的长纱裙、明亮的舞台背景以及演员轻快动人、浪漫优雅的演出打动,因此后人把这一时期的芭蕾舞剧形象称之为白色浪漫,芭蕾的第二大时期浪漫芭蕾就被称为白色芭蕾。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女演员首次穿上了足尖鞋以表现轻盈飘逸的浪漫主义色彩;足尖鞋的顶端有个专门的鞋头,内衬是使用很多层的衬布粘出来的,最后在其表面上再裹上一层缎子布;从此脚尖舞和足尖鞋成为芭蕾舞的最典型的特征并沿用至今。
3.3 它对整个芭蕾历史时期舞裙的影响
在《仙女》之前的芭蕾服装是曳地厚重而笨拙的长裙夸张且繁华的服饰是早期芭蕾的主要特征,而菲利波塔里奥尼将其变为了剪短了几寸变为了轻盈飘逸的钟摆状细腰白纱裙,在《仙女》中玛丽塔里奥尼首演时所穿的舞裙,它的上半身是露颈部的紧身胸衣,袖子则是短小而夸张的泡泡袖,胸前是小花,下半身的裙子则像是一朵倒置的半开的花朵,裙子长到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位置,舞服的背部缝纫上了白纱装点而成的小翅膀,整件舞服用纯白的绸布与薄纱层层重叠制成,质地极其柔软轻盈飘逸,成为了浪漫芭蕾时期的典型舞裙。这一创意之举的影响则是发展到芭蕾的第三个时期古典芭蕾时,变成了长度仅仅在臀部之下的天鹅短裙且颜色不局限于白色;进入现代芭蕾时期后则演变成了仅仅盖住臀线的迷你贴身超短裙,而现代芭蕾则白色腿袜上不需要任何裙子直接套上紧身连衣裤;由此形成了芭蕾舞裙趋短化的走势,这样一来,芭蕾这项技术对于舞者肢体线条和比例的要求日益提升。
3.4 芭蕾对现在服装表演的影响
早在浪漫芭蕾时期,芭蕾舞服装就已经开始引领时尚的潮流了,玛丽塔里奥尼在《仙女》中的发型和头饰的造型已经推出,巴黎的时尚女性就争先恐后的模仿,而商业嗅觉敏锐的时装设计师则根据玛丽的造型设计出了流行一时的仙女帽并大受欢迎。而今,在2011年维多利亚秘密大秀的芭蕾主题中,超模丽丽唐纳森身着淡紫色天鹅短裙,小腿上环绕的红色绸带和脚下的红色绸缎增高版芭蕾鞋把芭蕾的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另一位超模亚力桑德拉的穿着则十分可爱,她身着粉白色紧身胸衣和粉色蝴蝶结塑腰,下身是淡淡的粉蓝色和白色叠加的超短天鹅蓬蓬裙,大臂上则套上了粉色的半截泡泡水桶袖,小腿裹着银白色芭蕾系带脚下是巴洛克风格的镂空鱼嘴鞋,她在走秀时的亮点在于在她完美定点之前做了一个双手向上掌心向内的经典芭蕾手位,这不仅仅是将芭蕾的服装鞋子元素加入时尚秀中,更将芭蕾的基本动作也融入了自己的台步中,堪称经典。而芭蕾舞鞋一直是时尚界设计师灵感的来源,尤其是近几年以芭蕾舞鞋作为设计灵感的鞋子开始普遍地走进人们生活,并可以搭配任何服装出行。同时芭蕾舞的绑带鞋也是设计师们的常用手段之一,鞋子上各色交错的丝绸质地的绑带,给不同类型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感觉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