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细节解析?

1.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由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1994年出品,得过当年奥斯卡6项大奖,斯皮尔伯格谢绝了片酬,并将这些片酬全部捐献给了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电影讲述了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表现了残酷的战争对人性的影响,有的人选择了让心中的恶肆意增长,为所欲为,比如纳粹军官阿蒙;也有的人选择了善良,不随波逐流,并尽力去帮助他人。

和大家聊聊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再次回味一下这部珍贵而伟大的电影。

一、电影片头是彩色的,一根蜡烛被点燃,接着另一根,然后一个犹太人家庭围着餐桌,唱起了一首歌,唱着唱着,人消失了,只留下餐桌和蜡烛,之后电影就是黑白色的。

他们唱的这首歌名叫《金色的耶路撒冷》,片尾也用了这首歌,演唱时候用的是希伯来语,是犹太人表达对圣城耶路撒冷的崇敬和希望。

犹太人在历史上遭受多次灾难,但是依然没有灭亡,他们坚强而茁壮的成长,这一次,他们的灾难又再次来临了。他们唱着圣歌,唱着希望,但是犹太人在遭受迫害,人一个个消失,然后一个黑白时代来临,一个犹如地狱般的时代降临了。

二、为躲避纳粹的屠杀,一个小男孩奥利到处寻找藏身之地,可是到处都藏了人,他最后迫不得已,只好跳进粪坑,哪知粪坑里面也藏了好多小孩。奥利站在粪坑里,无奈而恐惧地看着上方,默默祈祷千万别让纳粹军人找到自己。

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把人逼进了粪坑,纵然站在粪坑中还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可见纳粹的残忍。

三、德军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杀开始了,但是和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影表现不同,我们一般以为是把犹太人排成一排排,然后开出一辆军车,军车露出黑森森的机枪口,之后对着人群开始大屠杀。这里也有直接杀人的镜头,但是有一段剧情让人更加震撼。伴随着杀人的机枪声,一个军官在犹太人家里的钢琴前坐下,伸出优雅的双手,弹出了极其优美的钢琴曲。琴声优美,像水银般到处流淌,周围是突突杀人的机枪声,还有子弹射出时候在黑夜中绽放的光影,像极了一幅美丽的艺术作品,旁边还有两个军人,他们对杀人熟视无睹,反而在讨论这钢琴曲是巴赫还是莫扎特的曲子。

这真是一场绝妙的讽刺,如此的热爱艺术,却对生命又如此不屑,在他们眼里,杀人和杀一只鸡一条鱼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就是形状的不同,质量的不同吧。电影用这种模式表现了德军的残忍非人性。

四、电影剧情中基本都是黑白的,但是除了一个地方,在纳粹军人屠杀的时候,有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她在人群中所波逐流走着,没有看到她和父母亲在一起的场景,明显和家人分开了,也许,他们都已经被杀死了。小女孩目光中并没有看到恐惧,也许她觉得周围发生的事情只是一场游戏,父母只是在和她玩躲猫猫,电影中没有小女孩被枪杀的剧情。给了观众一丁点希望,期盼着她能活下去。

在之后的剧情中,对小女孩的命运有了交代。阿蒙军官接到命令,要把已经被杀死掩埋的犹太人全部挖出来,重新焚烧。阿蒙组织了还活着的犹太人来做这件事情,有一辆手推车路过,上面堆满了尸体,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穿着红色的衣服。

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观众都已经落泪,我们都祈祷着出现一点点奇迹,能让小女孩活下去,然而现实很残酷。德军残忍地毁灭了那些美好的东西,不留一丁点的念想。

五、有大量的犹太人被送到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犹太人下了火车,他们被安排逐次进入营地,天空中有很多雪花在飘着,但是奇怪的是,地上并没有雪的踪迹,而且,周围人包括德军穿的也不是冬天的衣服,再看看前方,巨大的焚尸炉冲天而起,黑色的烟浓得连风都吹不动,这些烟直立着飞到天空,然后成片的灰尘像雪花一样铺天盖地的飘落下来。此时,我才明白过来,顿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在心头萦绕,太恐怖了!再看看他们的表情,犹太人面无表情,知道已经必死,而德军笑容满面,慈爱的照顾着流动的犹太人,这些笑容,恐怕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笑容。

六、电影中辛德勒和阿蒙有一段对话,我觉得说得非常经典,完美的诠释了善和恶。辛德勒对阿蒙说:“滥杀无辜不是权力,那是制裁,所谓的权力就是当我们有绝对的力量去杀生,但是我们却不这么做,这是帝王风范,饶恕一个微不足道的人,那才是权力。”

我认为这段话是在说,当我比你强大,但是我们不能恃强凌弱,我仍然要和你讲规则,讲道理,这就是善;如果因为自己强大,而肆意妄为,这就是恶。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是大家的幸运,我们应当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按照规则做事,大家都按照规则办事,这和平美好的生活才能持久!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1.基于战争的残酷建立而成的影片,大多会着重描写人性的闪光点,以此得到后世的夸赞,但很少有一部能让众人真正反思战争残酷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绝对是一部能让人从头到尾发自内心在反省的影片。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二战时期,我们自小就从历史课时课本上接触过的一场战争,课本上寥寥无几的文字,根本无法概括战争的残酷。

直至小编接触过这部电影,小编才意识到战争究竟有多可怕,枪鸣不会因你的弱小而停止,入侵的脚步不会因你的哀嚎而后退,随着他们的前进,一具具身体倒下,你连哀嚎的时间都没有,必须跑。失败者要么死,要么会成为低人一等的俘虏。

影片以最赤裸而残忍的方式解刨战争的残酷,你发的内心的呐喊质问,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为什么会迎来战争?为什么会成为俘虏?所得到却的是,敌人毫不留情的毒打,甚至是在你发问的瞬间,就开枪结束你的性命。根本就不在乎一条鲜活生命的逝去,在战争面前生命多么脆弱而渺小啊。主角辛德勒,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人,他只不过是想趁着战争发笔财而已。黑心商人的做法在和平年代能被人给打死,在电影中他的工厂却是人人向往的天堂,只要去了哪里人就可以活着。

影片描绘出了极其黑暗而又压抑的面,过分的残忍让你不得不反思这一切,战争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好,没有胜利者,没有全面压倒的局势,伴随着满布的献血才得以结束。战争从来都只是残酷,战争从来都是带走希翼给予人绝望,战争只会前进,战争从来不会因人的祈求而停止。

我们呼唤和平,和平不来;我们呼吁自由,自由空幻;我们渴望平等,平等虚无;我们祈求希望,继而绝望。我们做错了什么?想活下去有错吗?没有,没错。只是事实情况如此而已,像以前一样根本就不可能,家园被毁,无处可去。我们不是战争的参与者,也不是战争的缔造者,但我们无法反抗战争的侵略者,便只能活得低人一等。期盼着救赎,渴望着希望。

等待的这个时间极其漫长,无数的凛冬呼啸而至,我无法看到初春的到来,便死于这寒冷的冬季,冷风吹过丢弃的尸体,无人问津。无数人的哀嚎,视而不见,以人性的挣扎为乐,视做狂欢的乐曲,这就是战争,这就是侵略者。听闻战争的残酷和亲自见证战争的残酷,这是两回事,从意义上来说也绝对不同,前者我们或许会不为所动,后者我们无法无动于衷。他们的哀嚎,希特勒听见了,他再也不是那个黑心商人了,无法眼睁睁的看着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流逝,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财务,来换取更多的员工,挽留更多的生命。

过去的已经发生,任凭力挽狂澜也无法改变既定的结果。逝去的生命永远不会再回来,他们只能弥留于别人脑海之中,得以幸存的人背负着已去的故人前行。在外人眼中看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确是对于他们来说是救赎。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办法体验那种凌迟一样的绝望,无数的春夏秋冬,外面繁花似锦,冬雪交融,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只有一角,狭小的房间,暗不见天日,我们称之为监牢,他们称之为栖身之所。

有家不能回,亲人见不到,不愿听到他人的消息,只期盼着他能自由活着。熟悉的土地,不熟悉的家园,入侵者的脚步肆意践踏,视若珍宝的东西,破碎于敌人的脚下,任人踏踩。

凡是经历过的人,此生都不愿经历第二次,甚至连会议都觉得惊恐万分。午夜梦回仍是鲜血淋漓的一幕,故人倒在脚下求救,却又无能为力。影片一系列鲜血淋漓的镜头,直白的向观众诉说着,同是身为人的我们究竟有多残忍,满手鲜血,不思反省,愈演愈烈,逐渐的丢了身为人的道德良知。怎能不发人深省?裸露的多杂的痛苦并不是观众们愿意看到的,甚者会有人承受不住这份压抑,率先提早离开电影院,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影片以一种缓和的方式讲述,时不时穿插其他的画面。

这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某种意义上来说破坏了影片的整体风格,但人操控全局导演心思可不这么浅,他把这方面的着重点用于辛德勒的蜕变上,以他的蜕变来推进画面的变化,既不突兀也不平乏,熔接的相当完美。希特勒本身不完美,为了突出人性这一点,利用巧妙的人物对比,却又不是强行突出前者人性光辉的一面,合理的剧情安排化,既点醒了配角,又突出了主角。

关于电影本身导演可是费劲无数心思,黑白的荧幕画面庄重威严,看着就让人肃穆起敬,唯一的亮色就是那个小女孩,她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寥寥可数,可对于全片的意义却是重大的,没有她也不会有后来的辛德勒。脆弱的生命流失,明明仿在眼前一伸手就可以将她救赎,可是她却眼睁睁地消失在自己的面前,无力感愧疚感席卷了心扉,极大地催化了一个人善的一面。

电影看完后小编久久不能言语,一方面是为电影所表达的故事的给打动了,一方面心里是实在是痛的喘不过气了,暂且丧失了言语功能。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心情,太沉重了,只看着就让人绝望,心想着永远要不要经历这样的事。辛德勒的名单,一部题材极其沉重的电影,逼得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战争带来的伤痛,逼着让我们呼吁战争平息,期盼着永远不再看到类似的画面,期盼着有朝一日所有的战争都能平息。

辛德勒的名单,一部伟大的反战争题材电影。全片以入骨的刻画,赤裸裸的解刨,让人反思深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