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阜阳地区一周出现了三次地震,会不会有大的地震?
安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过去的一周阜阳接连发生了三次地震:
2020年06月10日9时50分在安徽阜阳市太和县(东经115.70度,北纬33.39度) 发生1.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20年06月14日1时0分在安徽阜阳市颍上县(东经116.37度,北纬32.79度) 发生1.6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20年06月15日16时10分在安徽阜阳市颍上县(东经116.38度,北纬32.79度) 发生2.1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从上面传来的震讯来看,这些小地震震源深度在5~8KM范围之内,很显然不是人力所为造成的人工地震,而是一次因构造变化诱发的小地震。那么这些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还是“匆匆过客”呢?
上图,这三次小地震围绕阜阳市周围,从历史上来看,这个区域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只是在1831年淮南市潘集区发生过6.46级地震,1481年亳州市涡阳县发生过6.24级地震,其它小地震也不是很多,之后的400年来,一直很平静,一次5级地震都没有发生,所以阜阳周边发生 一次大地震概率大大降低。
从地质构造来看,阜阳市周边并没有特别活跃的断裂带,东部有一条平行于郯庐断裂带的固镇—怀远断裂,这条断裂带与东西向的无名更新世断层相交叉,断层上曾经发生过一次5级地震,而上周6月14日~15日两次地震就发生在这条断层上。上图
这条断层向西延伸与南北向王老人集断裂在阜阳交叉,拉伸发生错位,而阜阳市就处于错位带上,为什么阜阳市建在断层带呢?是不是人傻啊。
人类早期并不知道哪里有断层,随着地质学的发展,人们慢慢地知道,这些地震与断层有关,之后为了找矿,工程建设等才不断地探索,才知道有了断层。为什么阜阳城市恰好在断层发展起来了呢?
这是因为这里有河流,上图中可以看出,阜阳位于颖河上,而在阜阳有多条支流在阜阳交汇,这些河流都是沿着断层发育,而人类初期在河流两岸进行农耕生产,渐渐地聚集,最后形成了城市,与其说城市的形成与断层有关,还不如说是河流把人类吸引来的。图2还有一条涡河断裂带,恰恰是断层给涡河提供了发育条件。
回归正题,阜阳市处于多条断层交织带上,小地震发生这很多次,5级地震还没有发生过,这表明这里地壳还是非常稳定,发生一次大地震非常不容易。
从大的板块构造来看,安徽阜阳地处我国中部,新生代构造运动致使东部位伸,西部挤压,唯有中部地区没有过多的“伤筋动骨”,相对来说地壳稳定一些。从阜阳位置来看,位于大别山碰撞带北部,中朝板块上,断裂带也不是很多,而且没有形成较新的全新世断裂带,这里的地震慢慢处于消亡阶段,这也很好地解释了阜阳近400年来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原因。
从上面分析来看,一周发生3次地震,应该不是大地震的前兆,只是一些慢慢消亡的小地震,稍稍活动了一下,我们不要害怕,它只是给我们平静的生活里激起了一朵朵小浪花,明天太阳还会升起,迎接美好的一天。
全球近期发生了哪些自然灾害?求10个左右?
1.是西部地区地震频发。一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均发生在西部地区。其中,3月1日云南沧源县5.5级地震和3月30日贵州剑河县5.5级地震损失较重,两次地震震中均位于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民房抗震能力差,灾区群众自救能力弱,灾贫叠加导致灾害影响加重。1月10日新疆阿图什市5.0级地震、1月14日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5.0级地震、2月4日西藏改则县5.2级地震和2月22日新疆沙湾县5.0级地震均给当地造成一定损失,引发社会关注。此外,3月14日安徽阜阳市4.3级地震造成2人死亡。据统计,一季度地震灾害共造成27.2万人受灾,2人死亡,8.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近600间房屋倒塌,15.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7.6亿元。综合来看,灾情总体偏重,其中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损坏房屋间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为2004年以来同期第二高值。 二是低温雨雪多次来袭。一季度,全国大部多次遭受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其中,一季度东北地区雨雪过程频繁,平均降雪量为14.8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多,吉林、黑龙江大部积雪日数有10-20天,部分地区超过20天。1月8-11日,西南地区出现低温雨雪天气,云南香格里拉最大积雪深度20厘米,双江县大文青平水库最大降水量197.2毫米。1月27-31日和2月19-22日,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两度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给全国春运出行带来一定影响。据统计,一季度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276.8万人受灾,2人死亡,40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236千公顷,其中绝收9.4千公顷;4000余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4.7亿元。综合来看,灾情总体偏轻,其中受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为2004年以来同期第二低值,直接经济损失为第三低值。 三是风雹旱灾时有发生。一季度,全国有11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遭受风雹灾害,损失主要集中于四川、贵州和云南,西南3省农作物受灾面积31.6千公顷,其中绝收4.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1亿元,占全国风雹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去冬以来,北方冬麦区平均降水量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3成,河北、山西、甘肃等省部分冬小麦受旱,造成128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6.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截至3月底,河北、山西和甘肃等地仍有作物发生轻度干旱。 四是地质灾害同比偏重。一季度,全国地质灾害灾情与2014年同期相比明显偏重,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增加。其中,3月19日广西桂林市叠彩区岩石崩塌造成7人死亡,2人重伤,23人轻伤;1月23日,陕西汉中市留坝县发生一起山体崩塌,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2月14日,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发生一起山体崩塌,造成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