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般影视剧作品,第一季大多会高度秉承主创者的初衷,于是先从第一季里挑了几集感兴趣的来看,分别是姚晨、李安、张楚、俞飞鸿、贾樟柯、陈嘉映、金承志这几期。每集30至50分钟左右时长,总体感觉对话有内容,深浅有不同,但都给观众提供了去了解和思考的角度。
由于主持人许知远鲜明的个人风格,节目不可避免会带着他的一些主观倾向。但访谈节目的好处是,被访谈者可以做自己的陈述,而不会被完全设计,这也是观众能从细微处获取的东西,并且每个人可以解读的东西不尽相同。
姚晨那期是我看的第一集,整体稍显得温吞,没有特别深入的交流,不过姚对成名前经历的描述倒是让我映像深刻,是一位有很强自我认知意识的演员。同样是知名女演员,俞飞鸿这期充分展现了其个人魅力,无论是外貌气质、学识修养、思想深度,俞都不愧是真女神的典范,许对俞迷弟似的欣赏都快要溢出屏幕了。
李安这期显得比较平淡,许知远有他的偏见,但不妨碍李安自己的表达,至少可以看出李是一位谦虚内敛、不故弄玄虚的专业导演,但是两人的交谈没有多少火花,比较遗憾。另一位导演贾樟柯,也许是与许比较熟的原因,相对聊得比较充分,贾本人看起来朴素和平实,却给我带来许多新鲜的观念,比如近三代人的思维模式缺乏变化,交流不一定要达成共识,艺术创作不是智力较量,等等(有时间的话我会单独展开写一篇)。
张楚那期是我非常喜欢的,虽然许比张小了快十岁,但也许是共同经历过中国摇滚最辉煌的年代,两人的交谈你来我往,一个火花接着另一个碰撞,许知远抛出的任何一个问题张都能接住和回应。我感觉这么多年来时间没能磨掉张楚的纯真和率性,反倒是让他活得更加通透了,在很多事情上他都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可以算是知识分子类型的音乐人了。
陈嘉映和金承志是我不熟悉的两位,前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后者是一位85后作曲家和指挥家。作为哲学的门外汉,我是带着学习的态度去看陈嘉映先生的访谈,试图从他接地气的叙述中理解一点点哲学的意义(按照我的习惯,也许过些时候会来重看这一期)。金承志是网络知名的彩虹合唱团的团长,耳熟能详的《感觉身体被掏空》便是他的作品之一,这个来自浙江温州的年轻人,既有在音乐上的天赋,又有着不同于大众的警醒,可能因为其本人的克制或者是年龄的限制,他没怎么在访谈中表达许知远口中”形而上“的东西。
可以看到,《十三邀》的访谈嘉宾都是在某个领域比较出色或出名的人物,而对话是一种比较直接的交流方式,观众藉此可以对不同行业的人和事有所了解,可以拓宽视野,更可以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