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密宗的修法(请问密宗修法“观想”是怎么回事)

佛教密宗的修法(请问密宗修法“观想”是怎么回事)

请问密宗为什么要"密"?

密宗的修法大概来说是三摩钵底为主,即以幻除幻的修行方式。每种幻观对治一种烦恼。因为是所起的幻化观,所以不明白的人无法理解幻观的含义是什么,所以称为密,密意的意思,不是保密。所以修行密宗要有善知识带领,否则的话执着在幻相上面,舍离不了就会着相入魔。普通人对密宗的误解也是对幻相的不理解造成的。不明白其中蕴含的密义。

如何修行密宗佛教

密宗修行需要寻访、拜上师,以后所有修行都要依止上师,上师就是你的佛。必须百分之百无条件听他的。上师难遇难求。需要有福报、有缘。个人建议,还是修行净土念佛法门吧,我就是,无风险,安全。我记得有位大师说过,密宗门槛很高,进门就是菩萨,也就是说只有菩萨才能修行,要求根基必须很高。风险很大,修不好会堕落地狱的。阿弥陀佛!

想修就修,是执念;是欲望!佛门广大只渡有缘!近年来对密宗的分歧和偏见让很多人想修行密宗;呵呵;说那么多大道理太浪费口舌了.佛本不分显密,是人把它分类方便称呼罢了,显密的区别仅在于形!本意无差!

首先要受四皈依,皈依佛法僧上师四宝。没有上师之前,没有传承,修不了密。上师是你的缘分,每个派别修法都不同,选择你认为可以依止的上师去修行。汉地也有不少师父在传法,真想修行可尝试在网上找,不知你在哪个城市,很多大城市里都有藏传佛教的师父。

佛教与佛家是不同的,佛教是宗教,你在宗教里自然找不到方法的。

请问密宗修法“观想”是怎么回事?

哦,您所言之情况非常普遍,一般修学显教或密教的行者,碰到的第一个关卡就是「如何观想 」?如果不懂得观想的要领,则一切的修行皆无法契入。
在密宗的身、口、意三密中,以意密最重要,因为一个人要有所行动,必先有思想,然后再表现于言语、行为上,而要改变一个人,也必须先从思想改造起,才能起根本作用。密宗的修持力是以手印、咒语、观想来调整我们的身心,进而契入真如,其中的观想就是意密,观想如果不懂,修持密宗就成了心外求佛、心外求法了。我之前邂逅过不少人,他们以为「观想」就是把心静下来,然后用脑筋去幻想一样东西,从没有影像幻想到有影像。下面,我以“观想莲花”为例,来阐述「观想」之要义: 有人会以莲花池或图片中所看到的莲花,甚至凭感觉去想像,集中念头硬是把它想出来,而且还要让它发光,最后这朵莲花似乎是用心灵的笔把它构成线条稿一样,可是毫无生命。其实不应该这么拚命的想,也许还没让莲花发亮,您的头就已经发胀,接着身体会不舒服,而且脑筋也会非常疲惫,一点法喜也没有,这种执相的修法并不正确,跟打妄想是没有两样的。密宗之修持,必须依「三密」而入,「三密」首重意密,意密就是「观想」,所以,您要先懂得什么是「观想」?又以“净三业”为例,观想“净三业”时,莲花合掌,中指为火大,表智慧,中指稍微打开表智用—智慧的启用,由智慧的启用来开敷我们的本觉心莲,本觉心莲就是自性八叶心莲。此时结手印要晓得其涵义,它代表我们内心有一朵白色莲花,不要执着是否有八叶,若一边观想还一边算叶子有几片,那就太执着了,根本不了解八叶的意义!八为四智四行,四智为四方佛:不动佛、宝生佛、无量寿佛、不空成就佛,四行菩萨为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此就金刚界而言,所以虽名为八叶,一一叶又具八叶,无量无边,名为千叶莲台,切莫依文起观,不解密意,那就执着在相上了。八叶又代表八识,转八识而成就第九识—法界体性智,此时观想心中有白色八叶莲花「此处当知八叶并非真的有八叶」,白色代表纯洁、清净,莲花给我们脱俗、自在的感觉,慢慢的从莲叶中发出白色光芒,诸佛菩萨以放光表说法,所以光就是一种用光可以照破无明,这个过程就是智用,它的本体就是自性八叶莲花。当我们身心渐渐融入在莲花里,最后身心不见了,只剩下莲花在发光,安住于此,智慧自然会慢慢开显出来,当然最后连莲花在发光的觉受都要灭除,人法两忘,才能契入真如,到达解脱地。一般初学的人身见较重,「观想」时,常会有身体内外的执着,比如:观想莲花,他会先把身体观成中空,然后把莲花放在身体里面,勉强把莲花描画出来,却又像飞机遇到乱流一样,飘浮不定,不是这边暗掉,就是那边缺一角,非常不稳定,不仅莲花无法发光,甚至要保持住都很困难,这是初修行时,很正常的现象,等功夫纯熟,心气存足后,自然就不会了。现在我再来说明一个问题:上师常会教弟子把莲花安住在心中,请问心的位置在哪里?这个位置并不是指心窝的地方,而是在我们心灵深处,内心最清净、最安稳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又在那里呢?对初学的人谈这个问题是深了点,所以每一个人在刚始起修时,或许需要一点点的安置之处,然后再慢慢的把这个安置之处舍掉,才能真正契入般若空性。为了让初学的人有安置之处,方便教导,将莲花安住在心中,这里大致是心轮的位置,密教的修行方式是身心一体,用身体的反应来促进心理的觉受,以心的觉受来促进生理的反应,二者互相配合,互为因果,当然观想的位置是有甚深涵义与作用的。而观想的时候,虽然把心安置在该处,但是却不要执着莲花在身体里面,要把身见去除,无内外的分别,当下就是心灵深处,就是最安稳、最清净的地方了。此时的观莲花与前面的观莲花二者截然不同,前者是为了观莲花而观莲花,当您把一朵莲花拚命地想出来,然后又要让它发光,赋予它立体的感觉,虽然现出来的影相或许可以给你一些许的觉受,但是可以发现到这个影相无法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所以可能还是落在第六识或第七识之作用,无法在八识田中起作用。人类日常生活的活动 ,都是粗浅的意识在活动,不足以影响第八识,因为它是无始劫以来的记忆库存,必须进入较深的「禅定」,才能改变身心,去除八识田中的业垢。如果您的修行只是为了「观想」一个假相,您会发觉到,它对您的生命好像没有意义,那些肤浅的觉受是由外而来的,而真正的修行,契入的感觉是由内开展出来,完全不假思索,不假分别,很自然的从内心涌现出来,所以前后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其次,前者莲花的观想是没有根据,凭空捏造的,后者在观想莲花时,要同时安住在莲花三昧中,三昧是,三摩地,以现代名词说明,或许可以方便解释为一种气氛的觉受或理趣开展,所以观想莲花时,要了解其涵义,它代表我们清净、光明、自在的觉体,藉着莲花来开展本有,也就是藉着事相来显示内心的思想、理趣、体证,这是藉事显理,有根据的,并非凭空制造出来的。密教的手法通常会依据一个理趣,慢慢引导您契入,所以观想莲花前,首先要注重在理趣上,整体的觉受,观想莲花时,不管观的清不清楚都没关系,但至少内心要安住在那一份觉受上,然后起一点念去观莲花,这一点念是很轻微的,丝毫不用到任何脑力,是在您身心能够放松的范围内,所起的一点念。慢慢的,由于您的身心越放松,观想就愈清楚,观想愈清楚,您就愈能体受这个理趣,理趣与事相上的观想,二者会互相长养,功夫纯熟时,就能把内心对莲花的觉受开展出来,渐渐的,您的身心就融入在莲花的三昧中,此时已没有身见了,这样的「观想」不是很舒服吗?还会产生观想不明之情吗? 另外,我尚需要说明一点:有法本虽好,但若不知法上之住心及理趣,有如一台机器而无电力一样,空具其壳。再者,密法之修持要有所受用,一定需要阿闍梨从旁指导,自修是无法受用,或无法获得圆满之证悟。仅是咒语之念诵及结手印、观想之指导已是非常不易,更何况是自修呢?若想修持,还是依止阿闍梨,好好接受其指导来进行;或者,宜向藏密大德请示清楚,修之方可受!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