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就字面而言,“止于至善”中“止于”很好理解——“停止于……”,“至”也不难——“极、最”。关键是“善”。什么是善?在古文里的“善”跟现代的“善”意义,并不一样。现代的“善”字多是“善良”的意思。但古代的“善”,其实主要指“好”的意思。所以,止于至善,就是“停止于最好”——“做到最好”。一件事怎么做到最好?“最”是个主观感受,关于“最好”,世界上任何事都没有统一标准。所谓“众口难调”,在一部分人看来好的事情,在其他人眼中有可能就是坏事。比如,禅宗有名的公案“南泉斩猫”(详见:《逆徒!佛教迷惑行为大赏(下)》)。就此一事,对于当时在场弟子而言,或有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之益。但对于被斩的猫来讲,岂不是飞来无妄之祸?对于开悟的赵州而言,倒是一针见血;对未明理的后学凡夫来说,岂不是一脸懵逼?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哪怕是菩萨再来,神通广大、智慧如海,其很多应机说法、善巧方便,也只是“无漏行”或是“殊胜行”,绝对称不上“最好”、“至善”。这与果位无关、与证悟无关,而与个人的因缘有关、与众生的业力有关。君不见,哪怕是释迦牟尼佛,树下三次劝阻琉璃王,最终仍免不了迦毗罗卫的灭国之难?可见,因为因缘、业力的原因,三界之内不存在绝对“至善”,而法界连“善恶”的观念都没有,更遑论“至善”?既然根本不存在,那么,“止于至善”的现实意义到底是什么?答: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发“想要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法、争取做得更好”的心,并“付诸行动”,就是“止于至善”。南泉身为禅师,应机说法,乃是其本职“定位”。撸猫也好,斩猫也罢,都是手段。只要能让弟子开悟,哪怕结下恶缘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止于至善。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前身为迦毗罗卫太子,此生因缘未了,虽体知一切有为梦幻泡影、族人定业难改,但仍同体大悲,三次劝阻,这就是止于至善。所以说,“止于至善”乃是一个持续的状态,一种不断超越的模式,一项无限接近的目标。就相上讲,正是因为不存在“最好”,所以我们永远要用“更好”要求自己。我们内心应该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同样一件事,我这一次有没有“更用心一点”?能不能比上一次“做得更好”?用佛教徒的修行精神讲,这就叫“善用其心”亦或“无尽的超越”——你敢不敢,不断突破自己,永不停息?你敢不敢在方方面面上突破自己,永不止步?修行如此,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亦是如此。我们老说:“菩萨万行皆是梵行”,怎么做到的?发愿、定位、善用其心。止于至善,如是而已。~END~系列文章推荐《如何看待佛教中的“不科学”?》《佛教徒可以喝牛奶吗?》《轮回之前谁是我?轮回之后我是谁?》《读不进去佛经?有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止于至善的含义及出处)
编辑:昊阳
点赞(0)
收藏(0)
相关推荐
游戏搞笑名字大全霸气十足(幽默搞笑吸引人的网名)
游戏搞笑名字大全霸气十足,幽默搞笑吸引人的网名,搞笑名字 能笑死人的网名,幽默搞笑吸引人的游戏名字,逗比又霸气的游戏名字,幽默游戏名字大全霸气的,幽默霸气的名字大全,能把人笑死的网名,搞笑游戏名字 能笑死人的...
编辑:昊阳发布时间:2022-04-21 15:29:16